- 十三五政策及新聞
- 光伏產業政策
- 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政策
- 自貿區政策
- 區域經濟政策
- 一帶一路政策
- 縣域經濟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創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規劃政策
- 國家高新區政策
- 火炬計劃項目政策
- 高新技術企業政策
- 科技企業孵化器政策
- 創新型產業集群政策
哈爾濱市、成都市政協協商建言“十三五”規劃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1-23 點擊:次
“‘十三五’期間,我市應將加快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步伐,擴大混合所有制經濟規模,作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調結構、轉方式、落實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戰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在經濟新常態下,積極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11月18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政協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專題協商會,委員們結合專長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為哈爾濱市“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陳健委員建議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推動區域內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重要領域的改革,不能缺少農村改革。“重點是土地制度改革。”魏亞飛委員提出,其中包括開展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分類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林業和水利改革等具體內容。許修宏等委員則建議把加快農村領域金融發展和創新納入到《綱要》之中,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模式,探索建立地方財政出資的涉農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積極穩妥開展農民互助資金合作,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王鵬委員建議增加“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強化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剛性約束。”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和根本目標,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實施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制度,對現有污染源綜合采取清潔生產改造和污染深度治理、限產限排、停業關閉等措施,確保達標排放。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倡導全民參與。
“裝備制造業是我市的主要支柱產業,基礎雄厚。未來五年里,優化升級裝備制造業,從中優選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著力發展,逐步形成領軍企業。”魯嘯軍委員提出應增強制造業規劃與國家規劃的契合度,重點規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集群,明確規劃并培育高端制造業領軍企業。
哈爾濱市政協已事先將《哈爾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發給主席、副主席以及相關各領域委員,并收到書面修改意見98條。
針對委員們在專題協商會上提出的建議,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法制辦等部門進行了交流協商。市發改委主任王鐵力表示,委員的發言“專業準確、精煉務實”,將對委員們的意見建議逐字逐句分析,并吸納建議,促進“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和重大舉措的科學確立。
“作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國家體育總局6個體育產業發展聯系城市之一,目前成都市沒有一家符合甲級體育賽事要求的體育場館,沒有引進一項頂尖國際賽事,與其地位嚴重不符。”“2014年,成都市體育產業總值為65.36億元,占全市GDP的0.65%,要實現‘十三五’末GDP占比3%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在日前召開的四川省成都市政協重點調研課題“加快我市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調研座談會上,“十三五”體育產業規劃、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和引進頂尖國際賽事成為與會人員關注的焦點。
為開好本次重點調研座談會,成都市政協做了充足準備。2015年1月,成都市政協將“加快我市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確定為2015年度重點調研課題。歷時9個多月,成都市政協組織委員、專家廣泛開展研究、征集意見建議,最終形成了題為《加快我市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的建議》(征求意見稿)的調研報告。
“今天,邀請大家來,就重點調研報告和成都市體育產業發展談看法、說感想,希望大家暢所欲言。”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李鈾簡短的開場白,一下子打開了與會委員、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大學生代表的話匣子。
“我們要明確成都市體育‘十三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將發展體育產業作為成都市‘十三五’期間新的重要增長點。”何立新委員的話得到大家的紛紛贊同。
在魏萬珍委員看來,目前成都市體育產業發展相對遲緩,不僅不利于推動成都轉型升級,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民健身的推進。她建議,“通過引進頂尖國際體育賽事和建設大型體育場館,激發市民體育熱情,培育市民體育消費觀念,推動全民健身,建設健康成都。”
“建設健康成都,也要注重滿足市民日常健身需求,關注小微型體育設施建設。比如,規劃新建住宅小區要嚴格落實體育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驗收的要求,對未按要求配建的商品房,不予發放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不得對外公開銷售。”胡躍瓊委員表示。
蔡亦如委員建議,“體育產業發展不能單打獨斗,要借助成都萬達文化旅游城建設、雙流縣國際網球青少年大師賽、溫江區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等產業基地場館設施、賽事條件,實現體育產業與本地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抱團發展,在項目上做大做強,推動形成有影響力的產業形態。”
來自西南交通大學的大學生代表陳志偉說:“目前,成都市的大中專院校擁有良好的體育場館設施,如果充分利用院校的體育場館設施,就能減輕政府修建體育場館設施的壓力,發揮其服務周邊市民的作用,避免資源浪費。”
成都市發改委、財政局、體育局、旅游局等部門負責人表示,將認真研究與會人員的意見建議,吸納到正在起草的成都市體育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