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聞
- 光伏產業政策
- 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政策
- 自貿區政策
- 區域經濟政策
- 一帶一路政策
- 縣域經濟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創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規劃政策
- 國家高新區政策
- 火炬計劃項目政策
- 高新技術企業政策
- 科技企業孵化器政策
- 創新型產業集群政策
部分省區市“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生態文明建設新舉措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2-09 點擊:次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前不久,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和“綠色”發展理念。上述目標和理念要求,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新貢獻。落實到地方,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山東、江蘇、甘肅、青海、陜西、四川、江西、貴州、重慶、廣東、廣西、湖南、浙江、福建等省份“十三五”規劃建議近日陸續出臺,分別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對上述目標理念的要求做出了結合當地實際的具體安排。本期一版對這些內容進行了梳理,以饗讀者。
河北: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發展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推進氣化河北等重點工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施礦山復綠工程,加快礦山生態環境整治,恢復和提高山區生態功能。深入實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擴大治理范圍,通過“節、引、蓄、調、管”等綜合措施,到2020年基本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加強礦產資源保護開發,提高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水平,實施重點產業能效提升計劃。
內蒙古:嚴格控制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生產生活活動,嚴格控制超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工程項目建設。實施地下水保護和超采漏斗區綜合治理,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
黑龍江:支持煤炭接續資源較多的城市加快大型煤礦建設,加快推進煤炭轉化重大項目建設,建設煤化工基地。推動地方與大慶油田深化合作,實施重大石化項目,加快石化工業向精細化工延伸。
吉林: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勘查及高效利用,加快綠色礦山建設,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
山東: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優化發展高效清潔煤電,積極參與國內外能源開發。圍繞重點流域建設一批生態保護帶(區),實施地下水保護、超采漏斗區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塌陷地整治和恢復工程,分年度減少煤炭資源采掘量,切實防止產生新塌陷。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加快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
江蘇:促進鋼鐵、建材、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實行碳排放零增長,支持優化開發地區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
甘肅: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發展以新能源為主的清潔能源。開展生態資產評估核算和生態補償試點。
青海:以資源精深加工和智能制造為方向,滾動實施“百項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全面提高鹽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輕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的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推進產業鏈延伸和產業融合,為構建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千億元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打下堅實基礎。
陜西: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等重大工程,提高礦產資源采收率、回采率和綜合利用率。
四川:建設國家重要的天然氣基地。加強頁巖氣重點規劃區勘探開發,建設國家頁巖氣創新開發示范區。
江西:落實全省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辦法,探索森林、濕地、礦產資源開發等生態補償機制。開展省際橫向合作,探索資金補助、產業協作、項目支持等補償辦法。
貴州:加快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開發利用,爭取國家支持核電項目開發。
重慶:加強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推動建立跨行政區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廣東:加快實現化石能源消費峰值,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
廣西:利用節能低碳環保技術對傳統工業特別是資源型工業進行綠色化改造。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和防治體系。
湖南:健全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自然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和頁巖氣開發。
浙江: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促進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完善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探索生態環境資產證券化機制。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