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源市“十四五”規劃
漣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
(2021—2025年)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
(2021—2025年)
發展環境
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治理結構重構在加速,科技革命對世界的重塑在加速,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引發“逆全球化”浪潮,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在跨越歷史關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由“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邁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帶來加快發展機遇。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粵港澳大灣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長三角一體化等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等重大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縱深推進,國家區域經濟布局的重心將由沿海地區向內地傾斜,漣源區位優勢凸顯。發展基礎堅實,奠定可持續發展黃金期機遇。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保持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高,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創業創新活力迸發,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整體發展態勢躋身全市第一方陣。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3D打印、5G等技術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極大提升了人類采集、分析、應用數據信息的能力,拓展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接范圍和深度,從而快速和劇烈地重塑著這個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勢頭增強,威脅全球自由貿易進程,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五化同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綠色化)為引領,以“六穩”“六保”為前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不斷開創漣源發展新局面。
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發展邁入中高端,質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周邊縣市,力爭實現全市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城市功能得到提升、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對外開放合作取得新突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推動轉型升級,推進跨越發展,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加強要素保障
嚴格按照中央、湖南省、婁底市有關規定,強化規劃實施的項目支撐,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確保實現規劃目標和任務。
強化重點項目支撐。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圍繞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基礎設施、文化旅游和社會民生等領域,按照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要求制定年度投資滾動計劃。對列入中長期項目庫的重點項目,要加強項目實施的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因形勢變化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重點項目,要及時嚴格按程序進行調整。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要出臺和實施一批扶持性政策,確保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規劃目標實現。用足用好國家、省政策支持,充分發揮好產業、財稅、投資等政策的導向作用,合理配置公共資源,有力促進規劃實施。將規劃作為政府審批核準重大項目、安排政府投資和財政支出預算、制定特定領域相關政策的依據。按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合理安排公共財力支出規模和結構,按規劃提出的產業發展方向科學制定產業扶持和引導政策。
?
我們能為您做什么?
?
怎么聯系到我們?
電話
4001180807
010-52665291 010-5266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