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不應迫切要求京津冀馬上巨變
來源:未知 日期:2015-09-25 點擊:次
2015年9月10日,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在2015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接受網易視頻專訪,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城鎮化階段的判斷、城鎮化轉型的特點以及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規律等問題展開深入對話。
李鐵:從我知道城鎮化開始,在京津冀地區,無論是北京、天津,還是河北都提出過相應的發展思路,而如今的京津冀發展規劃的戰略思路和各地傳統的戰略發展思路有所不同,我們相信未來5年到10年,京津冀地區會有很明的改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剛剛頒布,我們不能迫切地要求京津冀地區馬上就發生巨變。
但是,我們需要再進一步研究產業轉移規律,并分析京津冀間的產業分布特點。事實上,京津冀的產業不像我們想象的,就是傳統的產業轉型模式,比如,向北京集聚的會是什么產業?而北京向河北轉移的會是什么產業?我想,隨著北京未來的發展,如果北京制訂的規劃目標還要求工業向北京集聚的話,那么會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未來進入北京的新要素,更多的要考慮服務業產業的發展以及北京市對人口的控制。
另一方面,北京對周邊城市的輻射更多是以服務業為主,它對河北、天津,尤其是對河北的服務業發展有很強的帶動能力。舉個京張申奧的例子,張家口為什么可以聯合北京一起申奧?就是因為它毗鄰北京,首先受到北京滑雪愛好者的需求輻射,拉動了旅游業和滑雪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了崇禮縣的發展。其次,申奧以后會帶動基礎設施的改擴建,推動高速路的建設,并帶動交通設施條件的完善,區位條件也進一步優化。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的變化使得北京和張家口空間和時間距離進一步縮短,對張家口服務業發展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進而大大加快了張家口和崇禮縣的發展速度。比如,京張聯合申奧結果宣布的當天,張家口的房價就上漲了,張家口崇禮縣沿街的店面租金也漲了;崇禮縣城在10年前只有3家飯館,但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了幾百家飯館;過去飯館都是單一的口味,而現在不同的風味美食競相呈現給消費者;過去縣城僅有幾家飯館,現在還出現了酒吧、咖啡館、茶樓等形態的餐飲服務業。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皆是針對北京的消費者群體而生,因為它和北京經濟結構、消費需求,以及自身區位條件的優化緊密結合,并相應催生了各種發展變化。
之前我們談張家口的變化,主要反映在冬季的人流、物流的變化,然而當北京交通基礎設施配置發生變化后,必然會進一步帶來夏季的要素流動變化,并且,全季節旅游不可能僅僅局限在、濃縮在“崇禮”一個點上,而是會進一步向周邊的沽源、張北、蔚縣輻射,進而使得整個地區發生變化。與此同時,這些被輻射的地區要與北京消費輻射和服務業外溢的發展趨勢相適應,要調整自身的戰略結構,從環境污染重、資源消耗高的傳統工業發展模式,轉向環境和資源友好的服務業發展模式。為了適應北京旅游人群的需要,該地區就必須要優化生態結構、資源環境,比如提高張家口地區的水質、空氣質量、改善植被條件等。那么,有了這些產業特色和優勢條件,有了北京服務業轉移的經濟發展戰略,兩者的結合碰撞就會帶來“火花”,使得地區發生日新月異的改變。
記者:您以前在談“京津冀”問題的時候提出過交通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那么,您覺得交通應該怎樣規劃?政府在制定交通規劃和交通政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問題?
李鐵:首先,交通資源配置的變化。我們要先了解過去交通資源的配置方式,這是當前交通存在諸多問題的導火線。在沒有京津冀發展戰略前,交通設施、資金投入等各種資源要素是按行政區域來配置的。比如,北京市會按照北京發展的需求來配置北京行政轄區內的交通設施。我們在北京與河北的邊界地區經常可看到斷頭路,那么為什么會有斷頭路?就是因為北京周邊的很多城市會和北京的產業形成同構競爭,在傳統的發展思路下,北京自然不希望本市房價因周邊其他城市的競爭而受到影響,不希望本市大量的優質資源被周邊其他城市吸走,所以在交通基礎設施等資源配置上,會更多的考慮北京市自身發展,而不會覆蓋到周邊城市。但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制定以后,北京市肯定是要擴大其交通配置的范圍,并且交通資源配置的權利,恐怕也會從北京市上升到中央政府。那么在京津冀發展規劃中,不能僅僅考慮各自行政轄區內的交通資源配置,而是要考慮省市行政轄區間的交通資源配置。那么我們會看到一個可喜的變化,就是斷頭路的打通。
第二,加快修建軌道交通,降低出行的時間成本。現在,北京軌道交通發展水平遠低于發達國家城市的水平。比如,日本東京市郊鐵路長達2013公里,英國倫敦、美國紐約市郊鐵路長度分別達到3650公里和3155公里,而北京的市郊鐵路長度僅有77公里。如果未來北京的市郊軌道也能達到3000公里左右,當軌道交通條件逐步優化以后,必然會大大加快北京服務業向外輻射的速度,也會帶動周邊城市、特別是周邊中小城市的快速發展。不過,這個變化需要一段發展時間。
第三,交通條件的變化會帶來什么改變?還舉崇禮的例子,企業家選擇到崇禮投資,考慮的是什么因素?因為企業發展要和北京的服務業相對接,所以交通條件就成為企業家選擇落地的第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崇禮有很好的自然資源條件,但企業家關心的是“從北京到崇禮需要多長時間?”很多企業家明確地說,“只有等高速路修建了,我的場地設施才能開始修建”。從企業家的表態我們可以明白,當高鐵開始修建了,置業包括各種設施的投入也會要應增加。所以,在京張成功地聯合申奧之后,北京與張家口、崇禮間要修一條高鐵;而高鐵的運行就使原先花3個多小時開車才能到達的距離縮短到1個小時以內,甚至是幾十分鐘以內。出行時間的驟減會大大縮短了兩地間的空間距離,會催化兩地間產業發展的融合或對接,必定會給周邊城市帶來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的巨變。
第四,怎樣才能改變空間區位條件?是不是都要修高速?還是要修城軌?我們要考慮出行成本的因素,也就是說對周邊城市的交通輻射要重視交通出行成本。過去,我們更多地關注小轎車的出行,于是為了小轎車的順利出行修建了很多高速公路,但是我們卻忽視了“人”的需求差異,忽視了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對交通工具的選擇會有不同偏好。因此,在建立區域間交通聯系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廣大較低收入水平的階層的出行需求,降低他們的出行成本。所以未來修建軌道交通,是加大交通通達性、提高出行效率、縮短出行時間、降低人的出行成本的一種交通方式,并且會大大改變京津冀的經濟分布格局。當然,還可以加快航空港的修建。航空港在河北和北京的交界,它會不會對河北地區,特別是北京南部地區,產生一定影響呢?會不會帶來人流、物流的變化呢?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內容。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交通資源配置的變化會從根本上改變京津冀各種要素的分布格局。
記者:現在是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以前是行政主導的發展方式,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在政府制定的政策中,有哪些方向正在調整?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李鐵: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首先打破了地區封鎖和各自為政的格局。舉個例子,過去在京津冀區域內,跨行政轄區的手機通訊是要收費的,但現在京津冀區域內基本是一個價格、一個標準,而且不收跨地區的漫游費了,這就是一個很突出的改變。第二,基礎設施配置上會打破原有的壟斷格局。隨著市場要素流動的加快,政府的限制會越來越少,各種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產業一體化、產業的合理分工等會相繼實現。甚至,城市也會出現更加合理的分工,比如隨著北京服務業資源的外溢,過去以工業為主導的城市,會相應調整自身產業結構,會自行去適應北京市服務業的發展,進而演變成城市間新的分工格局。這些都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下,中央推動區域發展的政策走向,逐漸打破行政壁壘,實現要素的市場化流動,大大地弱化行政壟斷。我想,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的深入調整,而且會對京津冀的空間格局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