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 >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5-16 點擊:

  船舶工業是為水上交通、海洋資源開發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現代綜合性和戰略性產業,是國家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基礎和重要支撐。為此,《中國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明確了今后10年的發展重點和目標,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認識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的重要意義

  
  海洋工程裝備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所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高技術船舶具有技術復雜度高、價值量高的特點,是推動我國造船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處于海洋裝備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是促進我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我國世界造船強國建設步伐的必然要求,對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加快海洋開發、保障戰略運輸安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增加勞動力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ㄒ唬┘涌彀l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是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由之路
  
  我國是一個負陸面海、陸海兼備的大國,提高海洋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能力,事關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大局。海洋與陸地的一個根本區別是海上的一切活動必須依托相應的裝備,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開發都是伴隨著包括造船技術、海洋工程技術在內的裝備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深化的。經略海洋,必須裝備先行。特別是我國海洋強國建設進程向前推進,綜合實力不斷上升,已經對傳統海洋強國形成挑戰,西方強國在一些核心技術和裝備上對我封鎖。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建立自主可控的裝備體系,必須掌握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的自主研制能力。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南海開發進程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海上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空間開發等相關裝備的需求將更為急迫,也對我國高端海洋裝備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ǘ┘涌彀l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是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必然要求
  
  經過新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國,具備了較強國際競爭力。未來10-20年我國船舶工業將進入全面做強的新階段。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核心任務是全面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所謂全面轉型,就是產業發展動力的全面轉型,由依靠物質要素驅動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以產品創新,制造技術創新等支撐產業發展;所謂結構升級,主要是技術結構升級和產品結構升級。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是船舶工業全面轉型、結構升級,從而實現全面做強的重要方向。加快提高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國際競爭力,逐步引領未來國際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將有力地帶動我國船舶工業技術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的整體躍升。
  
 ?。ㄈ┘涌彀l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逐步放緩,發展方式開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發展動力轉向新增長點。發展高端制造業,正是中國制造業適應經濟新常態,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舉措。船舶工業作為我國最早進入國際市場,并且已經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具備在我國建設世界制造強國的進程中率先突破的基礎和條件。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的快速發展,必然成為帶動整個制造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二、未來十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國際船市進入新一輪大的調整周期,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成為需求熱點
  
  船舶工業是一個周期性很明顯的產業??v觀國際船舶市場發展歷程,間隔30年左右出現一次大的周期波動,其間每3-5年將出現中短期的波動。自2008年國際船市進入新一輪大調整以來,期間雖有起伏,但目前總體上還處在產業調整周期的低位。當前全球運力接近17億載重噸,運力總量和結構性過剩矛盾較嚴重,消化過剩運力將需要一段時間。就未來調整方向來看,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散貨船等常規船型需求乏力,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需求相對旺盛。同時,節能環保的新型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將是市場需求主體,液化天然氣(LNG)船、液化石油氣(LPG)船需求將保持旺盛,汽車運輸船、豪華游輪、遠洋漁船需求增長將較為明顯,更多的市場增量將來自技術復雜船型。
  
 ?。ǘ┤蛟齑瑯I競爭格局深度調整,主要造船國在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域競爭將日趨激烈
  
  未來一段時期世界造船業仍將保持中韓日競爭格局,并且更主要地體現在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具體來看,歐洲造船業將進一步退出船舶總裝建造市場,但在設計、配套、海事規則制定等方面仍具優勢,特別是歐美基本壟斷了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核心設計和關鍵配套;印度、巴西、越南等新興造船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發展遲緩;日本在造船技術、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上仍具較強競爭力;韓國造船業將在相對較長時期內保持全面競爭優勢,韓國提出未來5-10年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打造為第二個造船業;新加坡提出全力保持海工裝備競爭優勢。目前中國在常規海工產品制造領域已經加快趕超新加坡,并在向高端產品轉型,未來在深水海工裝別產品領域中國、韓國及新加坡之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ㄈ┊a業核心競爭要素發生重大變化,關鍵要素從硬實力轉向軟實力
  
  在新的產業競爭環境下,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不再是設施規模、低勞動力成本等因素,而是技術、管理等軟實力以及造船、配套等全產業鏈的協同,科技創新能力對競爭力的貢獻更為突出。競爭要素的變化直接導致我國船舶工業原有比較優勢在削弱,特別是勞動力、土地等各類要素成本集中上升,人民幣匯率呈長期升值趨勢,低成本制造的傳統優勢正在消失,產業發展的重心已經從追求速度轉向追求質量效益。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處在船舶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是我國船舶工業未來發展的重點。
  
 ?。ㄋ模┬乱惠喛萍几锩彤a業變革興起,將引發制造業分工格局的深度調整
  
  以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多領域技術群體突破和交叉融合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深刻變革,“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成為未來技術變革的重要趨勢。制造模式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日益成為世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船舶制造也正朝著設計智能化、產品智能化、管理精細化和信息集成化等方向發展,世界造船強國已經提出打造智能船廠的目標。同時,國際海事安全與環保技術規則日趨嚴格,船舶排放、船體生物污染、安全風險防范等船舶節能環保安全技術要求不斷提升,船舶及配套產品技術升級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ㄎ澹┊a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產業結構亟待調整升級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高端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創新引領和創新驅動明顯不足,創新模式仍屬追隨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占比明顯低于韓國,特別是深水裝備方面差距更為明顯。
  
  二是船舶配套產業亟待升級。韓國、日本船用設備本土化裝船率分別高達85%以上和90%以上,我國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配套領域本土化配套率不足30%。
  
  三是生產效率亟待提高。目前我國造船效率是韓國的1/3,日本的1/4,隨著勞動成本的不斷攀升,效率對保持成本競爭優勢的作用將更加突出。
  
  四是產業結構亟需升級。目前,我國船舶工業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勞動力成本和各類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問題,造船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產品結構主要以散貨船為主,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
  
  三、未來十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思路與重點方向
  
  未來十年,我國船舶工業應緊緊圍繞海洋強國戰略和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宏偉目標,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順應世界造船競爭和船舶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強化創新驅動,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品及其配套設備自主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突破口,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層次、質量和效益。力爭到2025年成為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先國家,實現船舶工業由大到強的質的飛躍。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域將大力發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及其關鍵系統和專用設備。推動深??臻g站、大型浮式結構物的開發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裝備綜合試驗、檢測與鑒定能力,提高海洋開發利用水平。突破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氣等高技術船舶國際競爭力,掌握重點配套設備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設計建造技術。
  
  根據產業發展階段、發展基礎和條件,未來十年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方向與重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海洋資源開發裝備
  
  海洋資源包括海洋油氣資源以及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能源、海洋空間資源等。海洋資源開發裝備就是各類海洋資源勘探、開采、儲存、加工等方面的裝備。
  
  1、深海探測裝備。重點發展深海物探船、工程勘察船等水面海洋資源勘探裝備;大力發展載人深潛器、無人潛水器等水下探測裝備;推進海洋觀測網絡及技術、海洋傳感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2、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重點提升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半潛式支持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卸裝置(FPSO)等主流裝備技術能力,加快技術提升步伐;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浮式生產儲卸裝置(LNG-FPSO)、深吃水立柱式平臺(SPAR)、張力腿平臺(TLP)、浮式鉆井生產儲卸裝置(FDPSO)等新型裝備研發水平,形成產業化能力。
  
  3、其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重點瞄準針對未來海洋資源開發需求,開展海底金屬礦產勘探開發裝備、天然氣水合物等開采裝備、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等新型海洋資源開發裝備前瞻性研究,形成技術儲備。
  
  4、海上作業保障裝備。重點開展半潛運輸船、起重鋪管船、風車安裝船、多用途工作船、平臺供應船等海上工程輔助及工程施工類裝備開發,加快深海水下應急作業裝備及系統開發和應用。
  
 ?。ǘ┖Q罂臻g資源開發裝備
  
  海洋空間資源是指與海洋開發利用有關的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區域的總稱。將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間進行綜合利用的裝備可統稱為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裝備。
  
  1、深??臻g站。突破超大潛深作業與居住型深海空間站關鍵技術,具備載人自主航行、長周期自給及水下能源中繼等基礎功能,可集成若干專用模塊(海洋資源的探測模塊、水下鉆井模塊、平臺水下安裝模塊、水下檢測/維護/維修模塊),攜帶各類水下作業裝備,實施深海探測與資源開發作業。
  
  2、海洋大型浮式結構物。以南海開發為主要目標,結合南海島礁建設,通過突破海上大型浮體平臺核心關鍵技術,按照能源供應、物資儲存補給、生產生活、資源開發利用、飛機起降等不同功能需要,依托典型島礁開展浮式平臺建設。
  
 ?。ㄈ┚C合試驗檢測平臺
  
  綜合試驗檢測平臺是海洋工程裝備總體及配套設備研發設計的基礎,是創新的源泉和發展的動力。
  
  1、數值水池。以縮小我國在船舶設計理論、技術水平方面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為目標,通過分階段實施,建立能夠實際指導船舶和海工研發、設計的數值水池。
  
  2、海洋工程裝備海上試驗場。以系統解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關鍵配套設備自主化及產業化根本問題為目標,通過建設海洋工程裝備海上試驗場,實現對各類平臺設備及水下設備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試驗,加快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國產化進程。
  
 ?。ㄋ模└呒夹g船舶
  
  船舶領域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一是實現產品綠色化智能化,二是實現產品結構的高端化。
  
  1、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抓住技術復雜船型需求持續活躍的有利時機,快速提升LNG船、大型LPG船等產品的設計建造水平,打造高端品牌;突破豪華游輪設計建造技術;積極開展北極新航道船舶、新能源船舶等的研制。
  
  2、超級節能環保船舶。通過突破船體線型設計技術、結構優化技術、減阻降耗技術、高效推進技術、排放控制技術、能源回收利用技術、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等,研制具有領先水平的節能環保船,大幅減低船舶的能耗和排放水平。
  
  3、智能船舶。通過突破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信息技術在船舶上的應用關鍵技術,實現船舶的機艙自動化、航行自動化、機械自動化、裝載自動化,并實現航線規劃、船舶駕駛、航姿調整、設備監控、裝卸管理等,提高船舶的智能化水平。
  
 ?。ㄎ澹┖诵呐涮自O備
  
  配套領域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一是推動優勢配套產品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發展,掌握核心設計制造技術;二是加快船舶和海工配套自主品牌產品開發和產業化。
  
  1、動力系統。重點推進船用低中速柴油機自主研制、船用雙燃料/純氣體發動機研制,突破總體設計技術、制造技術、實驗驗證技術;突破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智能化電控系統、EGR系統、SCR裝置等柴油機關鍵部件和系統,實現集成供應;推進新型推進裝置、發電機、電站、電力推進裝置等電動及傳動裝置研制,形成成套供應能力。
  
  2、機電控制設備。以智能化、模塊化和系統集成為重點突破方向,提高甲板機械、艙室設備、通導設備等配套設備的標準化和通用性,實現設備的智能化控制和維護、自動化操作等。
  
  3、海工裝備專用設備。提高鉆井系統、動力定位系統、單點系泊系統、水下鋪管系統等海洋工程專用系統設備研制水平,形成產業化能力。
  
  4、水下生產系統及關鍵設備。重點突破水下采油井口、采油樹、管匯、跨接管、海底管線和立管等水下生產系統技術與關鍵水下產品及控制系統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發展



 


主頁 > 新聞中心 > 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 >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發展

2016-05-16 來源:未知 點擊:

  船舶工業是為水上交通、海洋資源開發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現代綜合性和戰略性產業,是國家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基礎和重要支撐。為此,《中國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明確了今后10年的發展重點和目標,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認識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的重要意義

  
  海洋工程裝備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所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高技術船舶具有技術復雜度高、價值量高的特點,是推動我國造船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處于海洋裝備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是促進我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我國世界造船強國建設步伐的必然要求,對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加快海洋開發、保障戰略運輸安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增加勞動力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是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由之路
  
  我國是一個負陸面海、陸海兼備的大國,提高海洋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能力,事關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的大局。海洋與陸地的一個根本區別是海上的一切活動必須依托相應的裝備,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開發都是伴隨著包括造船技術、海洋工程技術在內的裝備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深化的。經略海洋,必須裝備先行。特別是我國海洋強國建設進程向前推進,綜合實力不斷上升,已經對傳統海洋強國形成挑戰,西方強國在一些核心技術和裝備上對我封鎖。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建立自主可控的裝備體系,必須掌握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的自主研制能力。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南海開發進程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海上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空間開發等相關裝備的需求將更為急迫,也對我國高端海洋裝備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ǘ┘涌彀l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是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必然要求
  
  經過新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國,具備了較強國際競爭力。未來10-20年我國船舶工業將進入全面做強的新階段。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核心任務是全面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所謂全面轉型,就是產業發展動力的全面轉型,由依靠物質要素驅動向依靠創新驅動轉變,以產品創新,制造技術創新等支撐產業發展;所謂結構升級,主要是技術結構升級和產品結構升級。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是船舶工業全面轉型、結構升級,從而實現全面做強的重要方向。加快提高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國際競爭力,逐步引領未來國際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將有力地帶動我國船舶工業技術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的整體躍升。
  
  (三)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逐步放緩,發展方式開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發展動力轉向新增長點。發展高端制造業,正是中國制造業適應經濟新常態,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舉措。船舶工業作為我國最早進入國際市場,并且已經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具備在我國建設世界制造強國的進程中率先突破的基礎和條件。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等高端的快速發展,必然成為帶動整個制造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二、未來十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面臨的形勢
  

 ?。ㄒ唬﹪H船市進入新一輪大的調整周期,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成為需求熱點
  
  船舶工業是一個周期性很明顯的產業。縱觀國際船舶市場發展歷程,間隔30年左右出現一次大的周期波動,其間每3-5年將出現中短期的波動。自2008年國際船市進入新一輪大調整以來,期間雖有起伏,但目前總體上還處在產業調整周期的低位。當前全球運力接近17億載重噸,運力總量和結構性過剩矛盾較嚴重,消化過剩運力將需要一段時間。就未來調整方向來看,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散貨船等常規船型需求乏力,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需求相對旺盛。同時,節能環保的新型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將是市場需求主體,液化天然氣(LNG)船、液化石油氣(LPG)船需求將保持旺盛,汽車運輸船、豪華游輪、遠洋漁船需求增長將較為明顯,更多的市場增量將來自技術復雜船型。
  
  (二)全球造船業競爭格局深度調整,主要造船國在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域競爭將日趨激烈
  
  未來一段時期世界造船業仍將保持中韓日競爭格局,并且更主要地體現在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具體來看,歐洲造船業將進一步退出船舶總裝建造市場,但在設計、配套、海事規則制定等方面仍具優勢,特別是歐美基本壟斷了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核心設計和關鍵配套;印度、巴西、越南等新興造船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發展遲緩;日本在造船技術、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上仍具較強競爭力;韓國造船業將在相對較長時期內保持全面競爭優勢,韓國提出未來5-10年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打造為第二個造船業;新加坡提出全力保持海工裝備競爭優勢。目前中國在常規海工產品制造領域已經加快趕超新加坡,并在向高端產品轉型,未來在深水海工裝別產品領域中國、韓國及新加坡之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ㄈ┊a業核心競爭要素發生重大變化,關鍵要素從硬實力轉向軟實力
  
  在新的產業競爭環境下,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不再是設施規模、低勞動力成本等因素,而是技術、管理等軟實力以及造船、配套等全產業鏈的協同,科技創新能力對競爭力的貢獻更為突出。競爭要素的變化直接導致我國船舶工業原有比較優勢在削弱,特別是勞動力、土地等各類要素成本集中上升,人民幣匯率呈長期升值趨勢,低成本制造的傳統優勢正在消失,產業發展的重心已經從追求速度轉向追求質量效益。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處在船舶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是我國船舶工業未來發展的重點。
  
  (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將引發制造業分工格局的深度調整
  
  以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多領域技術群體突破和交叉融合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深刻變革,“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成為未來技術變革的重要趨勢。制造模式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日益成為世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船舶制造也正朝著設計智能化、產品智能化、管理精細化和信息集成化等方向發展,世界造船強國已經提出打造智能船廠的目標。同時,國際海事安全與環保技術規則日趨嚴格,船舶排放、船體生物污染、安全風險防范等船舶節能環保安全技術要求不斷提升,船舶及配套產品技術升級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五)產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產業結構亟待調整升級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高端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創新引領和創新驅動明顯不足,創新模式仍屬追隨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占比明顯低于韓國,特別是深水裝備方面差距更為明顯。
  
  二是船舶配套產業亟待升級。韓國、日本船用設備本土化裝船率分別高達85%以上和90%以上,我國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配套領域本土化配套率不足30%。
  
  三是生產效率亟待提高。目前我國造船效率是韓國的1/3,日本的1/4,隨著勞動成本的不斷攀升,效率對保持成本競爭優勢的作用將更加突出。
  
  四是產業結構亟需升級。目前,我國船舶工業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勞動力成本和各類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問題,造船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產品結構主要以散貨船為主,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
  
  三、未來十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思路與重點方向
  
  未來十年,我國船舶工業應緊緊圍繞海洋強國戰略和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宏偉目標,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順應世界造船競爭和船舶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強化創新驅動,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品及其配套設備自主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突破口,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層次、質量和效益。力爭到2025年成為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先國家,實現船舶工業由大到強的質的飛躍。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域將大力發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及其關鍵系統和專用設備。推動深海空間站、大型浮式結構物的開發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裝備綜合試驗、檢測與鑒定能力,提高海洋開發利用水平。突破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氣等高技術船舶國際競爭力,掌握重點配套設備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設計建造技術。
  
  根據產業發展階段、發展基礎和條件,未來十年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方向與重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海洋資源開發裝備
  
  海洋資源包括海洋油氣資源以及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能源、海洋空間資源等。海洋資源開發裝備就是各類海洋資源勘探、開采、儲存、加工等方面的裝備。
  
  1、深海探測裝備。重點發展深海物探船、工程勘察船等水面海洋資源勘探裝備;大力發展載人深潛器、無人潛水器等水下探測裝備;推進海洋觀測網絡及技術、海洋傳感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2、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重點提升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半潛式支持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卸裝置(FPSO)等主流裝備技術能力,加快技術提升步伐;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浮式生產儲卸裝置(LNG-FPSO)、深吃水立柱式平臺(SPAR)、張力腿平臺(TLP)、浮式鉆井生產儲卸裝置(FDPSO)等新型裝備研發水平,形成產業化能力。
  
  3、其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重點瞄準針對未來海洋資源開發需求,開展海底金屬礦產勘探開發裝備、天然氣水合物等開采裝備、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等新型海洋資源開發裝備前瞻性研究,形成技術儲備。
  
  4、海上作業保障裝備。重點開展半潛運輸船、起重鋪管船、風車安裝船、多用途工作船、平臺供應船等海上工程輔助及工程施工類裝備開發,加快深海水下應急作業裝備及系統開發和應用。
  
 ?。ǘ┖Q罂臻g資源開發裝備
  
  海洋空間資源是指與海洋開發利用有關的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區域的總稱。將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間進行綜合利用的裝備可統稱為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裝備。
  
  1、深??臻g站。突破超大潛深作業與居住型深海空間站關鍵技術,具備載人自主航行、長周期自給及水下能源中繼等基礎功能,可集成若干專用模塊(海洋資源的探測模塊、水下鉆井模塊、平臺水下安裝模塊、水下檢測/維護/維修模塊),攜帶各類水下作業裝備,實施深海探測與資源開發作業。
  
  2、海洋大型浮式結構物。以南海開發為主要目標,結合南海島礁建設,通過突破海上大型浮體平臺核心關鍵技術,按照能源供應、物資儲存補給、生產生活、資源開發利用、飛機起降等不同功能需要,依托典型島礁開展浮式平臺建設。
  
  (三)綜合試驗檢測平臺
  
  綜合試驗檢測平臺是海洋工程裝備總體及配套設備研發設計的基礎,是創新的源泉和發展的動力。
  
  1、數值水池。以縮小我國在船舶設計理論、技術水平方面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為目標,通過分階段實施,建立能夠實際指導船舶和海工研發、設計的數值水池。
  
  2、海洋工程裝備海上試驗場。以系統解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關鍵配套設備自主化及產業化根本問題為目標,通過建設海洋工程裝備海上試驗場,實現對各類平臺設備及水下設備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試驗,加快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國產化進程。
  
  (四)高技術船舶
  
  船舶領域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一是實現產品綠色化智能化,二是實現產品結構的高端化。
  
  1、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抓住技術復雜船型需求持續活躍的有利時機,快速提升LNG船、大型LPG船等產品的設計建造水平,打造高端品牌;突破豪華游輪設計建造技術;積極開展北極新航道船舶、新能源船舶等的研制。
  
  2、超級節能環保船舶。通過突破船體線型設計技術、結構優化技術、減阻降耗技術、高效推進技術、排放控制技術、能源回收利用技術、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等,研制具有領先水平的節能環保船,大幅減低船舶的能耗和排放水平。
  
  3、智能船舶。通過突破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信息技術在船舶上的應用關鍵技術,實現船舶的機艙自動化、航行自動化、機械自動化、裝載自動化,并實現航線規劃、船舶駕駛、航姿調整、設備監控、裝卸管理等,提高船舶的智能化水平。
  
 ?。ㄎ澹┖诵呐涮自O備
  
  配套領域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一是推動優勢配套產品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發展,掌握核心設計制造技術;二是加快船舶和海工配套自主品牌產品開發和產業化。
  
  1、動力系統。重點推進船用低中速柴油機自主研制、船用雙燃料/純氣體發動機研制,突破總體設計技術、制造技術、實驗驗證技術;突破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智能化電控系統、EGR系統、SCR裝置等柴油機關鍵部件和系統,實現集成供應;推進新型推進裝置、發電機、電站、電力推進裝置等電動及傳動裝置研制,形成成套供應能力。
  
  2、機電控制設備。以智能化、模塊化和系統集成為重點突破方向,提高甲板機械、艙室設備、通導設備等配套設備的標準化和通用性,實現設備的智能化控制和維護、自動化操作等。
  
  3、海工裝備專用設備。提高鉆井系統、動力定位系統、單點系泊系統、水下鋪管系統等海洋工程專用系統設備研制水平,形成產業化能力。
  
  4、水下生產系統及關鍵設備。重點突破水下采油井口、采油樹、管匯、跨接管、海底管線和立管等水下生產系統技術與關鍵水下產品及控制系統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中國制造2025》解讀之: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qc|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新婚人妻扶着粗大强行坐下|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波多野结衣 黑人|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国产 | 欧美精品videosbestsex日本|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波多野结衣 内射|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群交射精白浆视频|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手机福利视频|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软件|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sp调教打屁股| 性人久久网av|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久久影院九九被窝爽爽| 亚洲av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