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光谷500億產業引導基金刷新全國紀錄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26 點擊:次
12月26日,一只規模達到500億元的地方引導基金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設立。“前期地方財政出資,后期還將吸收各類社會機構參與增資。”東湖開發區發改局副局長劉清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未來光谷產業發展基金計劃撬動萬億元的基金規模,投入產業主要為戰略新興產業。
對比長江產業基金,光谷產業發展基金在引導基金層面的規模還多了100億元,這刷新了湖北省乃至全國地方產業基金的規模紀錄。
與此同時,東湖高新區(也稱“中國光谷”)還設立光谷金融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光谷金控”),作為光谷金融領域領頭羊,彌補區域金融力量短板,推行光谷金融產業領域的諸多破冰之舉。
而這一切的改變,均是東湖高新區整合區域內的金融資源,啟動“金谷”建設,該區計劃,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知名的“武漢·金谷”,成為中國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整合資產設金控集團
此前的光谷區域內有多家國資涉金融資產平臺,“但這些平臺規模較小,也相對分散,無法形成合力。”劉清江解釋,東湖高新區以現有的光谷科技金融發展有限公司為基礎,由東湖高新區和國資平臺公司共同增資組建,注冊資本達200億元。經此整合后,東湖高新區旗下國資平臺中涉金融資產整體注入光谷金控。
在未來光谷的金融產業和產融結合方面,光谷金控被賦予重任。光谷金控的任務包括產業基金運作管理,即出資設立光谷產業發展基金,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基金,打造光谷戰略新興產業基金集群。此外則是金融資產投資管理,在整合高新區國有金融類資產的基礎上實現金融牌照的全布局。另外還將進行金融空間開發運營,待完成光谷中心城“金融谷”土地資產整合后,啟動“金融谷”的開發運營。最后一塊則是開展科技金融綜合服務。
“光谷金控承擔的是區域內金融產業整合和改革的領頭羊的角色。”劉清江如此解釋這一定位。
事實上,早從2011年起,東湖高新區啟動建設“資本特區”,先后出臺科技金融專項政策20多項,累計投入財政資金超10億元后,區域內聚集了科技金融機構超3000家,資本超3000億,形成了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體系。
但這一體系仍有不足,絕大部分都是分支機構,而諸多本土的金融機構則存在知名度不高,實力不夠強的尷尬。已經在推進的自貿區中,因為缺乏能自主“闖關”的金融主體,諸多政策可能面臨無法推行的局面。
“光谷金控設立后,將牽頭逐步推進,陸續拿到基金、券商、保險、銀行等牌照。”劉清江說,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金融全牌照布局。
最大的地方引導基金
光谷金控率先推動的是光谷產業發展基金。根據規劃,光谷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500億元,前期將由“政府主導切入”,后期則將向全球發布招募令,吸引社會資本合作。
“基金的設立是為了解決區域的短板。”劉清江坦言,當前,從GDP的角度來看,光谷已經在武漢市和湖北省都占據極重要的位置,而光谷的企業數量有6萬多家,其中科技型企業占比很高,但在實際的融資過程中,企業普遍存在融資困難的難題。
從產業方面來說,光谷在諸多新興產業拔得頭籌,但在金融產業領域,實力還不夠強,無法有效扶持產業的發展。
而在資本市場方面也存在短板,2016年,湖北省有10多家公司沖擊IPO成功,但2017年卻數量驟降,在上市公司指標上,后備儲備不夠,形成其他省份趕超湖北的局面,而在光谷也是如此。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設立的基金類型將涵蓋天使、VC、PE等,對企業的投資關注度將從科學家的科研成果孵化、股權投資、新三板掛牌、上市、并購等全鏈條式的引入機構。”劉清江說,光谷產業發展基金還將廣泛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起設立2500億元的母基金,母基金再通過設立子基金或對重大項目進行直接投資的方式,帶動超過萬億社會投資。
根據規劃,光谷產業發展基金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持外部性強,基礎性、帶動性、戰略性特征明顯的產業和中小企業創業成長,通過對企業的并購重組和股權投資等方式,打造產業龍頭,構建產業鏈條,培育產業生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具有光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所有基金的運作將全部是市場化的。”劉清江說,東湖高新區均將向全球發布招募公告,邀請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即便是在引導基金層面也將引入合適社會資本來合作。而在反投領域,光谷產業發展基金將不局限于產業投資,“如果對方能帶來招商引資也可以視為反投合約的履行,而所有的流程當中,政府不要求控股權,全部用市場化的方式解決。”
打造三個先行區
東湖高新區籌謀的還不止于此。
根據規劃,東湖高新區將打造“五谷”,其中關于金融領域的整合則計劃打造成“金谷”,而在規劃實施路徑中,將分為三個先行區。
一是新金融集聚發展先行區。東湖高新區表示,到2020年,區內的金融機構總量突破5000家,其中股權投資機構總量突破3000家、管理資本突破5000億元,建立起全牌照的現代科技金融機構體系,并集聚一批有影響力的科技金融總部機構,形成“金谷”科技金融生態圈。
此外,還計劃成立資本融通便利先行區。其中,企業年度融資規模突破3000億元,形成與科技型企業特點相適應的產品體系,初步建立國際化的投融資信息對接機制和資本跨境流動便利化機制,推動高新區高科技項目與國內外資本的有效對接。
而在資本市場方面也將建立一個創新先行區。即計劃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及掛牌企業達到2000家,要素市場突破20家,支撐一大批高科技企業成長為行業龍頭,一批大型企業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而到2035年,聚全球資源、建世界光谷,建成全球領先的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除了政策和產業的整體規劃,東湖高新區還設立“一谷多中心”的空間布局。
東湖高新區透露,在已有的光谷金融港,光谷資本大廈,光谷基金港的基礎上,目前,該區已在光谷中心城建設科技金融總部基地“金融谷”,占地55公頃,建筑面積約133萬平方米,規劃布局科技金融、財富管理、平臺服務三大主體功能板塊,未來將成為“金谷”的核心空間載體。
而通過資本、政策,并組合空間和產業方面的整體布局后,才能真正實現上述規劃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