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推動鋰電產業規劃升級,促進產業技術革新
遂寧鋰電產業規劃升級,促進產業技術革新
來源:未知 日期:2019-10-12 點擊:次
10月11日,2019年中國(遂寧)鋰業大會在“鋰業之都”遂寧市舉行。來自政府相關部門、鋰行業生產、研發、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國內外人士一同走進位于遂寧城市之心圣蓮島上的大會現場。
當天下午,一場看似平常的產業發展報告會,300余人的會場被早早擠滿。“前幾天,諾貝爾化學獎給了鋰電池領域的科學家。今天,也是因為鋰,我們走到了一起。”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周復感受到了現場氛圍的火熱。
研發熱:尋求來自中國的技術突破
中國(遂寧)鋰業大會,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遂寧市政府聯合打造的全國性鋰業發展合作平臺。雖是首次舉辦,大會卻吸引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多位重量級學者和業界大佬的積極參與。
剛剛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是現場探討中繞不開的熱點。
“這是對鋰電池領域科研應用的莫大肯定。”從2001年開始,周復便在中國科技大學開啟了鋰電科研之路,從國內走向海外,再從海外回歸,周復始終沒有離開鋰電科研一線。周復認為,雖是3位科學家最終獲獎,但其獲獎的背后是眾多科技工作者的參與和支撐,“這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同行所付出的努力。”
透過諾獎,還能看到什么?“科研,就是要把冷板凳坐熱,堅持到一定時候就會開花結果。”進一步認識到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數次提及。他認為,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是科研領域面臨的大挑戰。“綠色能源革命仍在進行時,這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坐在冷板凳上靜心研究,尋求來自中國的技術突破。”
投資熱:加快洗牌促進產業技術革新
鋰電產業火熱的投資市場同樣備受關注。
2019年國內有超過30萬噸新建鋰鹽產能投產,基礎鋰鹽產量大幅提升,其中碳酸鋰產量同比增加33.2%;今年以來,鋰鹽價格一直在底部徘徊,對比年初,電池級碳酸鋰降價24.5%,工業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降幅均達到27%。大會現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會長趙家生發布的兩組數據扯人眼球。
如何看待鋰鹽價格的“斷崖式”滑落?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認為,就目前態勢來看,需求端是正常增長的,價格的波動是供應端出了問題,供需平衡被打破了。“洗牌,現在已經開始,上一波蹭市場熱度的涌入者,在這輪洗牌中會很難受。到底誰能勝出、誰會掉隊?要看自我革新、自我革命做得好不好。”
投資過熱,已成鋰電產業不可回避的問題。“目前仍屬于階段性、結構性的投資過熱。”趙家生認為,通過鋰電產業的洗牌,落后產能將被市場淘汰,進而推動產業規劃技術升級,長遠來看,對發展是有益的。
借助大會搭建的平臺,10個落地遂寧的重點產業項目實現簽約,計劃投資金額99.7億元。
落地射洪,四川新鋰想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繼續加大投入,年處理10萬噸廢舊鋰電池項目計劃明年年初開建。逆勢而行,勇氣何來?項目負責人殷娟娟認為,做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應用,最終都逃不過回收再利用這最后一環,這是待開發的新市場,“做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省內我們還是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