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功能農業再入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重磅!功能農業再入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07-24 點擊:次
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鄉村產業內涵豐富、類型多樣,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價值,鄉村特色產業拓寬產業門類,休閑農業拓展農業功能,鄉村新型服務業豐富業態類型,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產業。近年來,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鄉村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存在產業鏈條較短、融合層次較淺、要素活力不足等問題,亟待加強引導、加快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要求,為加快發展以二三產業為重點的鄉村產業,制定本規劃。
規劃期限2020-2025年。
第七章 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的交叉重組,引領農業和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第一節 打造農業產業化升級版
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隊伍。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兼并重組、股份合作、資產轉讓等形式,建立大型農業企業集團,打造知名企業品牌,提升龍頭企業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帶動能力。指導地方培育龍頭企業,形成國家、省、市、縣級龍頭企業梯隊,打造鄉村產業發展“新雁陣”。
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牽頭、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構建分工協作、優勢互補、聯系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實現抱團發展。引導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明確權利責任、建立治理結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持續穩定發展。有序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產業化經營。
第二節 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培育多元融合主體。支持發展縣域范圍內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參與主體多的融合模式,促進資源共享、鏈條共建、品牌共創,形成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科研助力、金融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發展多類型融合業態。引導各類經營主體以加工流通帶動業態融合,發展中央廚房等業態。以功能拓展帶動業態融合,推進農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創意農業、功能農業等。以信息技術帶動業態融合,促進農業與信息產業融合,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
建立健全融合機制。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多種類型的合作方式,促進利益融合。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統籌協調
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有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建立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積極支持、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建立鄉村產業評價指標體系,加強數據采集、市場調查、運行分析和信息發布,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科學評估發展成效。
第二節 加強政策扶持
加快完善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支撐的政策措施,確保各項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見效。完善財政扶持政策,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及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鼓勵地方發行專項債券用于鄉村產業。強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當地,建立“銀稅互動”“銀信互動”貸款機制。充分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強化擔保融資增信功能,推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實行分類管理。
第三節 強化科技支撐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成果產業化,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引導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與鄉村企業合作,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研發一批具有先進性、專屬性的技術和工藝,創制一批適用性廣、經濟性好的設施裝備。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鄉村企業,建立健全科研人員校企、院企共建雙聘機制。指導縣(市)成立鄉村產業專家顧問團,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節 營造良好氛圍
挖掘鄉村產業發展鮮活經驗,總結推廣一批發展模式、典型案例和先進人物。弘揚創業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激發崇尚創新、勇于創業的熱情。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解讀產業政策、宣傳做法經驗、推廣典型模式,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協力支持,營造良好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