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改造提升工業園區,強化產業規劃!
橋頭改造提升工業園區,強化產業規劃!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07-31 點擊:次
近日,橋頭鎮召開東太湖商住用地推介會,推出東太湖科技產業園商住地塊項目。該項目總面積為84182平方米,是東太湖片區唯一超過120畝的商住用地,坐擁區位交通及產業發展優勢,配套教育、醫療、公園等設施,生態環境優越,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目前,橋頭鎮已將規劃面積約6.8平方公里的東太湖科技產業園作為村鎮工業園區進行改造提升,并列入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作為橋頭鎮工業園區改造提升的新亮點和標桿,東太湖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將為橋頭其他區域的發展提供借鑒。
一
重新布局規劃
推動園區連片“工改工”
以往,橋頭曾被稱為東莞的“西伯利亞”,由于區位、交通等因素,在人們心目中存在感較差,并非受矚目的明星鎮街。長期以來,橋頭鎮土地使用過度,可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短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已經接近極限。但是,土地資源單位產值低,經濟并未隨高開發強度而呈現出高水平發展,反而出現經濟倒掛的情況,嚴重制約橋頭的城市更新和高質量發展。
橋頭鎮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和城鎮空間布局雜亂,嚴格來說沒有明確的生態空間,城鎮空間和農業空間交替混合,三大空間布局不清晰。為此,近年來橋頭厘清思路和方向,重新優化生態、生產、生活格局。抓住“三區”疊加的歷史機遇,橋頭正以“品質美麗宜居”為中心,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即圍繞石馬河生態廊道和番莞高速公路輻射帶動的“一河一路”優勢,建設東太湖科技產業園“創新門戶”和荷花產業園“生態門戶”。
其中,東太湖科技產業園是橋頭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正依托番莞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優勢,與潼湖生態智慧區、謝崗銀瓶創新區聯動,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產業,積極培育生命健康、現代服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促進園區產業向高端邁進。
東太湖科技產業園規劃用地面積近1.5萬畝,其中工業用地面積4600多畝。劃定1280畝改造核心區作為突破口,以點帶面促進片區全面升級。同時,橋頭計劃依托“中國環保包裝名鎮”品牌建設“東太湖科創小鎮”,推動片區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小鎮的生態建設、文化建設、配套建設,打造國際領先的宜創、宜業、宜居國家級科創小鎮。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東太湖科技產業園推出的商住地塊項目,坐擁區位、交通、環境、生活配套優勢。東太湖科技產業園東至規劃路,南至東太湖大道(東園路),西鄰東太湖水道,北至橋東路南六街,距離番莞高速東太湖出入口約800米,未來將通過東太湖大道東接番莞高速出入口,西聯龍橋路進入橋頭鎮中心,交通便利,可通達周邊鎮區乃至其他城市。
從發展規劃來看,該項目周邊集聚環保包裝產業園、生命健康城等產業項目以及新技電子等高端優質企業,高端產業、人才云集。“東太湖大道直接對接番莞高速,橋頭鎮近期正重點提升東太湖大道服務水平,目前正以迎賓大道為目標打造綠色風景線,建成后將成為橋頭鎮舒適、暢通、安全、美麗的高標準迎賓之路。
二
完善周邊配套
政府引導構建產城融合高地
番莞高速公路是廣東省境內一條擬建的東西向高速公路,連接珠江西岸的廣州市番禺區和珠江東岸的東莞。番莞高速橋頭至沙田段路線全長約65公里。目前,番莞高速橋頭段的施工建設進展順利,正以加速度建設,以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建設任務。
據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工程建設比較順利,除了灌注樁、系梁、墩柱、蓋梁、路基施工等常規工程,兩個控制性工程也正進行。中交一航局番莞高速項目部副經理高樹軍表示,工程進展比較順利,人員和材料都滿足現場施工要求,預計在2021年4月全部施工完畢。
番莞高速公路作為橋頭融入大灣區的主動脈,為輻射帶動橋頭拓寬發展空間提供重要支撐。隨著周邊廠房“三舊”改造的不斷推進以及生態環境治理,橋頭發展的環境優越性將進一步凸顯。
由于受舊村居、舊工業園等環境因素的掣肘,橋頭進行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工業園區勢在必行。橋頭鎮副鎮長蘭建鋒表示,將按照“多規合一”的要求實施村鎮工業園連片整合、連片開發,打造核心園區,形成產業聚集區。比如,將全鎮工業分布大體整合到東太湖科技產業園和東部工業園,進一步提升節約集約發展水平,這是橋頭產業規劃布局的必由之路。
“在此過程中,政府主導發展和規劃非常重要。對于正進行規劃調整的工業園區,橋頭要引入產業優勢明顯的大型企業對園區進行綜合開發,通過綜合開發企業的資源優勢,引入高產值、高效益、高科技產業,使其產生集聚效應。”
如今,橋頭鎮將東太湖片區作為工業園區改造提升的典型,成功后或掀起工業園升級改造的熱潮。目前,橋頭重新定位東太湖科技產業園,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材料等產業,構建先進產業發展平臺,打造橋頭的“創新門戶”,向新一輪發展打開大門。
三
改造工業園區
城市更新強化產業規劃
像珠三角其他地區一樣,村鎮工業園區曾經是改革開放早期橋頭工業繁榮的基石,但因缺乏整體規劃,歷史遺留問題多。大部分尚未升級改造的村鎮工業園畝產較低,且大多存在“散亂污”現象,成為鎮村發展的“雞肋”。企業質量、土地產出與基層收益沒有直接關系,造成項目準入門檻低,土地資源低效利用,基層也缺乏引進好項目、大項目的積極性,長期下去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目前橋頭鎮在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具體問題:比如工改產城融合、公共設施改造等問題,導致開發商積極性不高,改造意愿不強,計劃推進困難。鎮村工業園改造必須“對癥下藥”,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方向。
橋頭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升級改造鎮村工業園,政府主導發展和規劃非常重要,將引入有實力的規劃設計單位,對產業聚集區做好整體規劃,然后引入產業優勢明顯的大型企業對園區進行綜合開發。
如今,橋頭以流域治理成效為導向推動格局重塑。比如,在東太湖科技產業園發展研究規劃中,考慮沿河退出50米,作為生態駁岸營造休閑綠地空間。隨著橋頭鎮大力實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各流域濱水環境日益改善,土地整備逐步增加,為接下來加強流域沿岸空間綜合保護與開發,形成沿河的優質生活空間以及公共空間集聚區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