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助力產業“富”農 江蘇豐縣打造縣域數字經濟新典范
數字“賦”能助力產業“富”農 江蘇豐縣打造縣域數字經濟新典范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09-30 點擊:次
豐縣總面積1450平方公里,其中全縣糧食復種面積147.8萬畝;總人口121萬,其中農村人口92.1萬。豐縣農業產業特色鮮明,是享譽中外的“中國蘋果之鄉”“牛蒡之鄉”和“毛木耳之鄉”,一產在三次產業中占比19.4%。為了實現從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轉變,該縣堅持抓數字賦能、抓產業富農,積極探索具有豐縣特色的“11358”數字鄉村建設路徑(以下簡稱“11358”)。
“11358”即1個發展目標,1套工作機制,精準化、智能化、數字化的“三化”發展方向,果、菌、菜、牧、木的五大產業集群以及農業大數據歸集共享、數字農牧場管理、農產品安全溯源監測農村人居環境智能監測、農村電商培育、數字農業農村服務、智慧休閑農業以及鄉村數字治理八大平臺。
數字豐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豐縣公共數據中心主任方軍表示,豐縣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發展路徑,“ 11358”設置高位發展定位,該縣專門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主任的數字豐縣工作委員會,全面領導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此外,該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各鎮設立數據辦,各部門成立數據科,建立實行月度例會、定期觀摩、項目化推進制度,強化頂層設計、高位協調,強力推進豐縣數字鄉村建設。
方軍表示,該縣此次參加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這將在豐縣的未來又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根據“11358”規劃,豐縣圍繞生產經營、生產管理和數字治理的數字化,聚力打造農業產業“五大集群”,并用八大平臺的建設去賦能農產品的優質化。
方軍舉例稱,豐縣現有蘋果面積32萬畝、梨7萬畝、桃及其它時令鮮果6萬畝,2019年果品年均產量66萬噸,是江蘇省最大的連片果園,被譽為“果都”“果海”,相繼榮獲全國水果生產十強縣、中國綠色生態白酥梨之鄉等榮譽稱號。當前,該縣正在該集群推動應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術,動態監測果業土壤墑情、果品長勢、災情蟲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升果業生產管理信息化水平。此外,該縣有68萬畝的特菜產業集群,如大蒜、牛蒡、蘆筍等。在一產業集群,該縣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超、電商平臺等關鍵市場交易環節信息實時采集、互聯互通,構建交易主體、交易品種、交易量、交易價格一體化的交易大數據。
找準方向和平臺 與阿里實現深度合作
據方軍介紹,豐縣從2013年以來致力于發展數字經濟,豐縣跟阿里在數字鄉村、農產品出村進城、普惠金融等方面跟都有著深度合作,豐縣從傳統農業大縣向數字農業強縣轉變,特別是在數字興業、數字治理、數字決策上,豐縣走出了踏實的一步。如今,豐縣與阿里生態伙伴已有淘寶鎮(村)運營中心、“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示范縣、阿里巴巴豐縣數字鄉村項目等10多個深層次合作項目。
26日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開幕當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來到豐縣展位參觀,并了解了該縣與阿里的深度合作項目。
“這次峰會他(張勇)特別關注數字鄉村,因為我們豐縣和阿里也簽訂了數字鄉村建設的戰略合作協議,他(張勇)更關注我們豐縣下一步如何全方位地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上、在淘寶村的建設上做一個阿里的典范,這也是阿里的小伙伴們對我們提出的希望,我們也希望通過阿里的平臺做出全國的數字鄉村的典范。”方軍表示。
豐縣數字項目重要執行方、杭州鋒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美縣美品”創始人祝升鋒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豐縣很多農戶的梨、蘋果銷售不出去,電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們幫助該縣直接銷售了100萬單的酥梨,解決了86個村的水果滯銷問題,為生鮮電商帶來了新的風口。而他們在豐縣打造阿里巴巴淘寶鎮(村)運營中心,以當地特色產業為基礎,以阿里生態資源導入為協同,通過地推式宣講,全鏈路扶持,保姆式服務,數據化運營等手段營造豐縣大眾創新的環境,搭建萬眾創業的平臺基礎,吸引人才回流。
祝升鋒表示,他們從今年籌劃運營的淘寶鎮(村)運營中心,解決目前整個農產品上行過程當中的痛點,這個模型基本上已經完整。接下去他們會在全國復制。
2020年,豐縣獲得1個淘寶鎮,3個淘寶村。基于豐縣優秀的生鮮電商運營能力,被邀請入駐淘寶村永久性博物館。2020年9月26日,豐縣受邀參加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在“淘寶永久博物館”豐縣展區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勇先生蒞臨認真聆聽阿里巴巴各版塊與豐縣合作項目進展情況,對雙方合作所取得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
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真正實現惠農富農
“我們制定‘11358’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農民得到實惠。”方軍稱,通過發展數字化,豐縣的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根據阿里發布的數據看,盡管是疫情期間,但是今年1—6月,豐縣的蘋果在阿里的電商平臺上位居第一,農產品全品類位居第五。
方軍說,原來該縣的牛蒡產業附加值很低,一斤牛蒡五塊左右,如今把牛蒡加工成茶、面膜、酒等產品提升了牛蒡的附加值。其中,他們的牛蒡酒跟茅臺鎮合作,一瓶酒可以賣到300元左右,牛蒡的附加值提升了約60倍。如今,該縣陸陸續續發展了20多家牛蒡的深加工企業,這就意味著農民可以從數字經濟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這也是豐縣縣委、縣人民政府下一步致力的方向。
方軍介紹稱,從政策的發展上,最近幾年豐縣人民政府出臺了從財政專項基金到科普科研基地建設的政策,去扶持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此外該縣還打造各種園區,并進行資金扶,對豐縣老百姓和農業產業帶來更大的實惠。
據悉,豐縣有90萬農民,現在有接近4萬人在做淘寶、網商,共有淘寶店3000多家,帶動幾十萬人致力于讓自己的農產品走出去。
今年剛被評委豐縣十大網紅的“80后”青年孫凱莉在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期間為豐縣農產品進行直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本主要做牛蒡出口的她受到了很大影響。所以她把目光轉向直播,借助網絡開展牛蒡銷售,并倒逼產品升級。如今她經營的徐州凱莉食品有限公司不僅有牛蒡涼茶、牛蒡醬、牛蒡咖啡等衍生產品,還培養了自己的研發團隊,開展新產品研究。
孫凱莉表示,豐縣以一縣之力重點打造牛蒡產業,引進了阿里優質資源,讓他們有底氣做優做強,給了他們本地青年更大的舞臺,“整個縣的牛蒡產業得到了發展,也會帶動整個行業的產品品質的提升。”
作為此次淘寶村高峰論壇的草根茶話會負責人,祝升鋒說該組就草根網商、直播電商進行一個上午的交流。祝升鋒說,未來他們對農產品電商非常有信心,也有信心把淘寶村的打造從目前的東部向中西部延伸,他們會把“美縣美品”的供應鏈和流量共享的模型進行全國復制,未來將帶動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大數據倒逼農戶提高農產品品質、把控食品安全,最終實現消費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