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天橋區規劃打造“中國纖谷”特色園區
濟南天橋區規劃打造“中國纖谷”特色園區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0-09 點擊:次
2020中國新材料資本技術大會在濟南市天橋區開幕。其間,4位院士、2位投資人圍繞新材料技術創新、產業化應用以及新材料產業投資等多個維度進行了主題演講。“新材料資本技術大會匯聚了‘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這批新型功能、先進結構、高性能復合材料項目的簽約實施,將為天橋區新材料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天橋區委書記韓偉在會上表示。
落地4個項目總投資15.8億
據悉,中國新材料資本技術大會自2014年以來已成功舉辦9屆,累計超過1.2萬名新材料行業專業人士列席,是國內新材料行業最大規模與影響力的新材料行業資本和技術主題品牌會議活動。
本次大會旨在搭建新材料產業“產學研用”資源對接平臺,匯聚新材料企業、項目、資本、技術、專家等要素在濟南融合共生發展,促進新材料資本技術落地和產業化,助推全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
其間,鋰電池軟包鋁塑膜項目、3D陶瓷手機背板項目、石墨烯復合材料項目、多晶金剛石微粉生產基地4個項目與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管委會進行了現場簽約,總投資15.8億元。
近年來,天橋區探索“產學研”融合路徑,逐步推進傳統化工產業向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扶持壯大新材料應用項目發展,在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聚集了一批新材料產業重大項目,打造區域性先進材料科研成果研發、轉化和產業化基地。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韓利師介紹,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新價值,關鍵是“實現從0到1這一步”。尖端技術從研發到產業化通常要經歷“取得初步技術成果—進行中試—產業化投產”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資金支持。“到哪里尋求科技成果轉化的第一筆投資,是很多科技類企業關心的問題”。為此,大會專門組織了前沿新材料專場、新基建·新材料專場、醫療器械新材料3個產業項目的路演,通過中國頂尖投資機構與優質項目的一對一快速約談,幫助機構與企業之間搭建高效對接通道。
明確規劃
打造“中國纖谷”特色園區
2020年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記者了解到,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堅持在融入“工業強市”的發展規劃中緊抓產業,圍繞全市十大千億產業體系和園區產業基礎,優化調整了以新材料、智能制造和醫療康養為主的產業發展主攻方向,并高質量編制了“十四五”產業規劃。
同時,作為天橋區攜河北跨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首要承載地,該園區將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聚焦打造“中國纖谷”特色園區,以新型功能材料和新型結構材料“一主一次”兩個層面,重點布局光導纖維、納米纖維、導電纖維、醫用纖維四個方向,明確細分方向產業布局,延伸布局光纖光纜、電磁屏蔽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型復合建材四大板塊,在高性能結構纖維和電池隔膜領域與周邊城市形成產業協同,并以本地企業培育、外部企業招引、新平臺建設為路徑,重點打造“高性能結構纖維—新型復合建材—綠色建設”產業鏈、“光導纖維—光電信息材料—新基建”產業鏈、“醫用纖維—生物醫用材料—智慧醫療”產業鏈,構建“中國纖谷”特色新材料產業體系。
“十四五”期間,該園區將聚焦企業引培和區域協調,逐步完成新材料產業的升級和集聚。2020—2022年,重點秉承土地集約化原則,合理規劃產業分區,從人才服務、平合服務、渠道服務等方面扶持本地材料企業。針對轉型企業,積極引導現有企業進行產品升級與業務拓展,建立“幫扶一反哺”機制;針對小微企業,每年固定50個重點幫扶名額,實行末尾淘汰制;針對科創企業,通過共享實驗室、共享廠房、成立聯合科創產業基金等方式,目標打造20—30個優質新材料品牌。同時,秉承開放合作原則,聚焦“新型建材、光電材料、醫用材料”三大領域開展招商引資,引進10—20個行業龍頭企業,全面實現新材料產業高端特色化發展,力爭到2022年實現產值突破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