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形成高精尖產業體系構建雙循環經濟格局
朝陽區:形成高精尖產業體系構建雙循環經濟格局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1-18 點擊:次
作為新中國宏偉建設進程的歷史縮影,朝陽區秉承改革開放四十余載的高度國際化功能優勢、始終保持著開放的胸襟,打造了全球知名的國際商務區,形成了顯著的外向型發展特征,是首都國際交往的主要承載區,更是全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
朝陽區涉外資源豐富,國際化、市場化程度高,商務氛圍濃厚,是港資、港商、港企歷年來高度關注的區域。今年,第23屆京港洽談會將于11月19-20號召開,朝陽區也將積極參加會議的開幕式、朝陽區專題推介活動、京港雙向投資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等活動。
在本屆京港會期間,朝陽區擬于11月24日(星期二)下午2:00舉辦第二十三屆京港洽談會京港兩地“投資朝陽”云推介活動。重點推介朝陽區優異的投資營商環境、四大產業發展支持政策、重點產業發展空間,以及北京朝陽自貿區的產業發展規劃。
邀請香港在金融、文化創意、高科技、現代服務等產業領域有意向投資朝陽的知名企業、高成長企業,以“線上”的形式參與。通過此次“云推介”,促成一批香港企業回訪朝陽區,考察投資環境,洽談項目合作,促成高品質港資企業在朝陽區投資落地。
近年來,朝陽區經濟飛速發展,牢牢把握“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功能定位,不斷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高效能的全球優勢資源要素供需體系,形成了以現代服務、金融、文化、高新技術為核心的“高精尖”產業體系。
高度發達的金融服務業
朝陽區充分發揮國際化特色和優勢,聚焦優勢領域,大幅放寬外資準入,促成了一批國際要素、經濟主體、品牌活動的落地,極大地促進了區域資源配置的提升。
多年來,朝陽區金融產業始終保持著平穩健康繁榮的發展態勢。截至2020年8月,區內共有金融機構2600多家,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駐華代表處等國際金融組織均設在朝陽。
蓬勃發展的文化產業
朝陽區成立100億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推出“政策五十條”,涵蓋品牌提升、信用體系、文化科技、文化金融15個領域,實施“蜂鳥計劃”助飛行動。支持文創企業上市融資、風投獎勵、孵化創新等,吸引了大量文化傳媒機構落戶朝陽。
未來,朝陽區還將重點扶持成長型文旅融合IP,結合城市歷史、人文和景觀特色,形成"片區+園區+街區+地標"的系統性文旅融合發展格局,為首都的文化中心建設和經濟社會持續貢獻更大能量。
實力雄厚的高新技術產業
科技創新始終是第一生產力。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朝陽區持續加大對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先后吸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等功能性項目落地,為高精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大力發展國際一流水準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體系,與高新技術領域深度融合,培育新的朝陽經濟增長點。
高度發達的現代服務業
在不斷探索實踐中,朝陽區持續挖掘“涉外第一區”的外事資源稟賦優勢,充分把握全球化快速推進、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周期,深化擴大開放、集聚國際資源、引領消費轉型、完善設施布局、提升服務品質、優化營商環境,承擔起首都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樞紐作用。服務業已逐漸成為支撐朝陽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2020年9月24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設立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兩個大局”的世界發展大勢,著眼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決策。
牢牢把握住服務業擴大開放、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機遇,朝陽區將主動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大局,構建開放新高地,與國內外企業共享機遇、共謀合作,共同實現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