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全區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24 點擊:次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推動全區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
若干措施的通知
內政辦發〔2022〕4號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有關委、辦、廳、局:
為規范地方特色乳制品生產,提升產品標準化水平,提高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推動全區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推動地方特色乳制品生產企業
高質量發展
(一)優化市場準入服務。深化地方特色乳制品生產許可改革,優化地方特色乳制品企業生產許可準入服務,實現申請、審批全程網上辦理,簡化許可審批流程,按要求縮短審批時限。
(二)推動產業升級。打造種養加分工協作、聯系緊密的產業鏈條。大力開展地方特色乳制品研究開發應用,優化產品結構,擴大特色乳制品消費。支持地方特色乳制品生產設備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培育“專精特新”地方特色乳制品示范企業。
(三)完善標準體系。建設集奶牛養殖、良種繁育、飼草種植、產品加工等于一體的生產標準體系,推動地方特色乳制品生產實現標準化、集約化發展。自治區各相關部門要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開展地方特色乳制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鼓勵企業依法制定企業標準,開展地方特色乳制品加工、經營等標準化試點示范。
(四)推進品牌建設。強化企業質量管理,鼓勵企業推行HACCP、GMP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提高地方特色乳制品企業市場競爭力。鼓勵地方及行業協會等注冊區域公共品牌商標或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加大地方特色乳制品優秀品牌培育力度。
二、推動地方特色乳制品手工坊健康發展
(五)實現乳制品手工坊登記便利化。優化市場準入服務,實行簡化登記流程,縮短登記時限,推行網上登記。
(六)規范手工坊生產經營。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引導和支持地方特色乳制品手工坊進入食品園區,實施統一管理、統一檢驗,規范生產經營,打造規模優勢。開展地方特色乳制品手工坊示范園區建設。不具備集中入園區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扶持地方特色乳制品加工大戶、農牧民合作社等發展,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積極指導幫助家庭式手工坊按照地方特色乳制品生產加工手工坊要求改進生產條件,對具備生產加工手工坊登記基本條件的準予登記,納入小作坊管理。鼓勵實力較強、基礎條件較好的地方特色乳制品手工坊不斷提升規模,逐步發展為食品生產企業。
(七)強化檢驗檢測服務。根據全區地方特色乳制品主產區布局,在手工坊履行質量主體責任的基礎上,按照屬地就近檢驗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地方特色乳制品檢驗檢測服務體系,對形成手工坊加工園區的,要配備檢驗檢測設施設備,滿足園區檢驗需求;對分散的手工坊生產大戶或已登記的家庭式手工坊,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食品檢驗機構或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承擔檢驗工作。各級人民政府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對地方特色乳制品主產區檢驗檢測經費予以支持。
(八)提供標準服務。針對地方特色乳制品手工坊對產品標準、工藝規范等的實際需求,市場監管部門要引導手工坊依法制定產品服務等標準,按規定備案或自我聲明公開后實施。鼓勵地方特色乳制品協會、商會制定團體標準,滿足新產品開發需要。
(九)暢通銷售渠道。市場監管部門要主動服務,扶持手工坊乳制品取得商品條形碼,積極注冊商標,提高包裝水平。強化品牌意識,鼓勵符合條件的乳制品手工坊積極使用乳制品區域公共品牌商標和地理產品保護標志。開展地方特色乳制品手工坊示范店建設,打造一批標桿店。獲得生產加工手工坊登記、經產品檢驗合格的地方特色乳制品,可進入商場超市銷售。拓展地方特色乳制品電商銷售渠道,擴大網絡銷售,促進地方特色乳制品提升規模效益。
三、開展專項行動
(十)開展推動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專項行動。由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牽頭,發揮相關部門聯合工作組作用,落實工作方案,組織相關地區開展推動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發展專項行動。全面推進各項試點示范工作,開展地方特色乳制品園區建設示范、種養加合作經營試點、打造區域公共品牌試點、建設手工坊示范店等典型示范帶動行動;推進技術攻關、專業技藝培訓,著力提升地方特色乳制品加工工藝水平;堅守食品安全底線,推動地方特色乳制品產業健康發展。
本通知印發后,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全區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內政辦發〔2019〕36號)同時廢止。
2022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