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800億!北三縣產業大爆發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01 點擊:次
北三縣在與北京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牽住產業協同這個“牛鼻子”,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2021年,簽約總投資877億元的北京合作項目82個。2022年,北三縣將簽約合作項目100個、總投資8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0億元。
在不久前閉幕的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從用足用好協同發展機遇、推動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等方面,對北三縣未來發展作出部署。
調結構、促轉型,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
年前,國務院發布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北京通州區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牽住“牛鼻子”,共下“一盤棋”。2022年,廊坊市明確要打好規劃落地和政策標準統一攻堅戰,聚焦與通州區創建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聚焦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攻堅戰,聚焦在京央企、科研院所等6類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點和方向,制定出臺承接疏解工作方案,健全完善產業鏈招商目標企業清單,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成果項目,2021年12月3日在三河市燕郊高新區正式開工,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在持續推進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三河市充分挖掘潛力加大要素供給,全力謀劃推進產業項目建設。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當頭炮”,也是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的有效途徑。
2021年,廊坊市加速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三縣聚焦“232”(高端服務、文化旅游2個創新融合型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健康、都市農業2個支撐型產業)主導產業定位,“科創燕郊、智造三河、商務大廠、文旅香河”縣域經濟定位,實現產業協作的精準定位、錯位承接。同時,加快與通州區形成分工明確、層次清晰、協同高效、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連續3年與北京共同舉辦項目推介洽談會,一大批來自北京的項目在北三縣落地開花。簽約總投資877億元的北京合作項目82個,中冶總部基地、華海云谷云計算數據中心、國家京劇院文旅融合產業化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2021年以來,廊坊市深入推進園區“雙倍增”和產業項目倍增行動,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2022年,北三縣將至少舉行10場對接招商推介活動,簽約合作項目100個、總投資8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0億元;加快推進已簽約的82個與北京合作項目進度。
搭平臺、促創新,加速形成“北京研發、廊坊轉化”格局
圍繞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廊坊市堅持以“北京研發、廊坊轉化產業化”為方向,積極引進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全市90%以上的科技型企業與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京津冀協同創新取得了累累碩果。
三河市已建成科創園19個,入駐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科技型企業734家,61%來自北京;大廠影視小鎮聚集了肖進特效等近百家影視文創企業,其中京籍企業超過一半香河開發區吸引北京匯天威等140多家機器人企業毗鄰而居,其中93家來自北京……
產業一體化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這其中,加強重點承接平臺建設,是高效、順暢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有力舉措。近年來,北三縣主動與北京共建創新平臺、共享創新資源,提升區域產業層次,扎實推動協同創新向縱深拓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培育新動能。
近日,國內首座無人裝備與智能穿戴裝備主題公園——春玖智能無人裝備主題公園項目在大廠高新區開建。這是華信潤邦(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設立的子公司,未來將成為“5G+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基地,并聯合上下游企業、十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國自動化學會等,共同組成京津冀無人裝備協同創新產業技術聯盟。
位于燕郊的興遠高科產業園,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最前沿,將產業培育精準定位于精密制造,引進了一批精密制造領域的細分產業頭部企業、隱形“冠軍”。
加速“北京研發、廊坊轉化”,僅靠一個企業、一個園區的力量顯然不夠。廊坊市努力強化與通州區科技創新協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和應用示范項目在北三縣布局。依托中關村產業協同創新平臺等北京科創資源優勢,合作共建燕郊北部科學城等產學研創新和成果轉化平臺,吸引北京更多科技成果在北三縣孵化轉化產業化。
2022年,我市將不斷做強燕郊高新區、三河經開區、大廠高新區、香河經開區等承接平臺,加快燕郊科學城起步區和特色小鎮建設,持續增強承載力;同步實施存量產業正負面清單動態管理,把寶貴的空間資源精準“滴灌”到一體化高端項目的支撐保障上。
優環境、強服務,開創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近段時間,河北衡遠科技有限公司在燕郊高新區各項“科創園經濟”紅利的幫扶下,持續加大人財物投入,致力于全自動壓力檢測和修正系統的研發,各項經營平穩有序。目前,公司正準備高企申報工作,創新發展的腳步一刻不停。
在廊坊,大批企業正與河北衡遠科技一樣,在優良環境土壤的“滋潤”下,加速馳騁在創新賽道上。
筑得良巢引鳳來。近年來,廊坊市對標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建設標準,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增強對各類資源要素的吸引力,確保承接功能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香河縣加快營商環境改革,擴大開放全面提速、改革創新不斷向縱深推進。全縣全力以赴強對接、促融入,著力推進產業協作持續深化、招商引資深入開展、促進人才流動及靈活就業、著力做優服務。緊盯北京“容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建立了3.3萬家上市企業、“瞪羚企業”和北京高新企業目錄清單。
大廠回族自治縣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多證合一”擴容升級,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大力推行“智能化”“管家式”“不見面”審批模式,做實“最多跑一次”“一次辦好”等便利化服務,營造親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三河市出臺“瞪羚企業”的扶持政策,扶持高端高新項目;推出七方面25項惠企暖企政策,做強實體經濟;打造助企包聯服務,破解企業難題;設立市長特別獎,鼓勵創業創新……一樁樁、一件件,打通了市場主體的痛點、堵點、難點,做到了企業家的心坎上。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重大國家戰略。廊坊市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推動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對廊坊的戰略性、全局性意義,鼓舞干勁,壓實責任、全力攻堅,高標準、高效率推動,以實際行動當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