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初探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9-26 點擊:次
“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是我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目標。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產業融合不斷加深、農產品消費日益升級,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對支撐農業全產業轉型升級和引領農業向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發達國家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模式借鑒
近些年,一些發達國家通過數字化技術開發和應用,在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美國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對農業投入品、農業生產過程等農業各環節進行精準把控和標準化改造,提高了農業規模化經營效率和質量;德國政府與企業共同開發的“數字農業”技術,有效整合了地塊特征、作物類型、光照強度、土壤水分、肥料分布等農業生產信息,為農民提供了標準化生產和產業鏈化的解決方案,顯著提高了作物產量和效益;日本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有效采集農場24小時的耕作信息,并通過手機客戶端向農戶實時提供農場信息化服務,同時將農業生產的信息與食品環節進行有效銜接并提供給消費者,徹底實現農業產業鏈的標準化生產和可追溯管理。
把握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內涵
農業全產業鏈是指由農資供應與采購、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倉儲與物流、農產品加工與深加工、品牌建立與營銷、農產品銷售等多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而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是在農業全產業鏈基礎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所形成的覆蓋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全過程和全要素的各類標準的有機體,標準體系中的標準不僅是齊全、成套的,而且是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關指標優化的、有特定功能的整體。
厘清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框架
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從結構上分為3個層次(如圖1所示)。第一個層次按照功能要素劃分為安全、質量、服務、支撐4個方面的標準子體系。第二個層次包括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4個子體系所涵蓋標準的主要服務方向和領域,如安全標準子體系包括農藥殘留安全標準、獸藥殘留安全標準、重金屬殘留安全標準等9個要素,質量標準子體系包括種子種苗質量標準、良好農業操作規范、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等8個要素,服務標準子體系包括農資供應服務標準、農業生產服務標準、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標準等10個要素;支撐標準子體系包括農業質量基礎標準、農田基礎設施標準、水利基礎設施標準等7個要素。第三個層次按照標準的范圍劃分為種植業、林草業、畜牧業、漁業4個行業。
確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目標
圍繞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等重點領域,支持各類標準化技術機構、科研院校、社會團體、農業經營主體等廣泛參與標準研制,著力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多層次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有效支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建立適用于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到2025年,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更加完善,標準實施更加有效,基礎能力有效提升,國際化水平明顯提高。到2035年,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體系基本完善,標準覆蓋率明顯提升,標準供給質量基本滿足農業發展需要,支撐保障和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明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重點
開展全產業重要標準制定/修訂,保證標準有效供給。以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保障、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分級、農產品流通與農資供應管理評價、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為重點,開展農業全產業鏈安全、質量、服務、支撐標準研制。加強地方優質、特色、綠色農產品標準研制,開展農產品品牌培育、評價與保護標準制定/修訂。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農產品電商等新模式,推進循環農業、智慧農業、休閑農業等標準化建設。鼓勵和支持本區域具備相應能力的行業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本區域規模生產主體,制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團體標準,增加區域內農業農村團體標準的高效供給。
強化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有效實施
創新全產業標準化服務模式。扶持標準化技術機構、科研院校、技術推廣機構和標準化服務組織等積極開展農業農村標準化服務。組織農業農村標準化技術機構、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產業聯盟等,建立農業農村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積極開展標準制定/修訂、標準指標驗證、農業標準示范推廣、標準宣貫培訓、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農產品品牌評價、產品質量追溯等服務。充分發揮“互聯網+標準”的創新驅動作用,強化對國內外農業標準的收集整理和數據挖掘,構建國家農業標準大數據集成應用服務平臺。
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形成以標準為紐帶的“企業+標準+基地+農戶”的標準化示范推廣模式。并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農產品流通、農產品品牌建設、生態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等重點內容,加強農業標準化示范、良好農業規范試點、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林業標準化示范、農產品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農產品品牌示范區、農產品流通體系標準化試點等標準化示范項目建設,強化標準集成應用。
保障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實施效果
健全農業標準化監督體系。建立標準符合性檢測、監督抽查、認證評價等推薦性標準監督機制,強化推薦性農業農村標準制定主體的實施責任;建立以團體自律和政府必要規范為主要形式的團體標準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對團體標準的優勝劣汰作用;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的監督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通過市場化機制,培育企業標準領跑者;建立農業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實施效果評價機制,發布農業農村標準實施應用報告白皮書,強化農業農村標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以社會團體、檢測機構、新聞媒體、企業和消費者為主要力量的社會監督機制,共同監督農業農村標準實施。
開展農業標準化效果評價。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業標準化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加強對農業標準實施情況的審評、監督、檢查,適時開展農業標準化戰略規劃實施的效果評估和監督檢查。跟蹤分析實施進展,明確影響農業標準實施效果的關鍵控制點和亟待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根據外部因素和內部條件變化,進行中長期評估和調整優化,提高農業標準化戰略規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本文來源:中國標準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