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常見的50個問題(一問一答)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5-20 點擊:次
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正在申報期,我們從專業的角度,根據對項目政策的深度理解和解讀,以及多年豐富的項目申報實操經驗,整理出了50個關于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常見問題和答案(價值巨大),現分享給你。
這50個問題和對應的解答,可以說是覆蓋了你想知道的關于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所有相關事項。具體如下: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常見問題解答
問題1:什么是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定位在縣級區劃范圍內,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主導產業聚焦、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完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
問題2: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中的“中小企業”是如何定義的?
答案:
中小企業通常指的是員工人數、資產總額或年銷售收入在一定標準之下的企業。具體可按工信部中小企業劃分標準。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中,這些企業圍繞某一特色產業或領域集聚,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與配套。
問題3:如何理解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特色”二字?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主導產業特色:集群的主導產業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通常是所在地區的支柱或特色產業,具有獨特性和競爭優勢。
技術或產品特色:集群內的企業或產品可能擁有獨特的技術、工藝或傳統,使得其在市場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文化或地域特色:集群可能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傳統或地域特色,形成獨特的產業氛圍和品牌效應。
問題4: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申報需要經過哪些環節?
答案:
集群所在地的縣(市、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負責提交申報材料。
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對集群申報進行受理、初審和實地抽查,擇優推薦至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對集群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擇優形成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擬認定名單。
經公示無異議后,認定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并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戶網站公布。
問題5: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申報是否有名額限制?
答案:
是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申報存在名額限制。具體來說,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的集群數量不超過8個,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推薦的集群數量不超過2個。如果申報數量超過規定名額,將不予受理。
問題6: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有效期是多久?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滿后,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復核工作,并考核集群三年發展規劃目標完成情況,復核通過的有效期延長三年。
問題7: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認定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認定主要考察以下幾個方面:
集群的合規性與核心競爭力:集群內企業是否依法合規經營,近三年是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環境污染等,以及集群主導產業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當地發展規劃,發展水平是否位居細分領域前列。
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情況:集群內是否擁有一定數量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
產業鏈供應鏈協作能力:集群的產業鏈布局是否合理,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機制是否完善。
協同創新能力:集群在研發投入、創新平臺建設以及與大型企業、高校等的合作情況。
數字化轉型與綠色化發展水平:集群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裝備應用以及綠色低碳服務機制等。
問題8:如何理解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集群的主導產業是否明確,并且該主導產業是否具有優勢特色。
核心競爭力還體現在集群內企業之間的協作配套能力,以及集群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綜合實力。
此外,集群是否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以及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等,也是衡量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問題9:如何理解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協同創新能力”?
答案:
“協同創新能力”是指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內部企業之間以及集群與外部研究機構、高校等進行技術合作和創新的能力。
這主要體現在集群是否建立了產學研用合作機制,是否擁有共享的研發設施和服務平臺,以及集群內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合作情況。
協同創新能力是評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潛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問題10: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標準中對于主導產業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標準中對于主導產業的要求包括:主導產業為所在縣域的支柱或特色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要求,發展水平位居細分領域全國前列,有較高的集群品牌知名度。
問題11: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有哪些要求?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要求包括: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高,數字化裝備和系統應用廣泛,引入跨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評估和診斷等服務;“用云上平臺”成效顯著,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不低于15%,工業軟件應用率穩步提升,實現集群企業重要生產數據聯通;開展主導產業數字化新模式新業態探索,建立健全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問題12: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標準中對于綠色化發展水平有何要求?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標準中對于綠色化發展水平的要求包括:集群能源消費結構合理,二氧化碳排放量強度持續下降,資源利用效率較高,污染物排放治理有效,建立了綠色低碳服務機制。屬于高耗能行業的集群,能效水平高于行業基準值;屬于高用水行業的集群,水效水平高于行業基準值。
問題13: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申報中,對自主知識產權有何要求?
答案:
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申報中,自主知識產權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集群應擁有一定數量的自主知識產權,這體現了集群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自主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這些自主知識產權應與集群的主導產業密切相關,且能為集群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問題14: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數是如何計算的?
答案:
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數是指集群內所有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期末數的總和。
這個數據反映了集群的規模和吸納就業的能力,是評價集群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從業人員期末人數一般為上年度末在企業工作并取得工資或其他形式勞動報酬的人員數,包括在崗職工、勞務派遣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
問題15: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占地面積有什么限制?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占地面積一般不超過100平方公里。
問題16: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產值有何要求?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產值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近三年產值均在40億元以上;
中小企業產值占集群總產值70%以上;
主導產業占集群總產值比例高于70%;
產值年均增速高于10%。
這些條件體現了集群的經濟規模和增長速度。
問題17:集群中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需要達到什么標準?
答案:
集群中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需要達到以下標準之一:
擁有不少于1家主導產業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或者擁有不少于1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這些標準旨在鼓勵集群內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和創新。
問題18: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產業鏈供應鏈協作有哪些要求?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產業鏈供應鏈協作要求包括:
產業鏈布局合理,上下游企業產供銷一體化協同協作機制完善;
建立了通用生產設備、物流、倉儲、人力、設計等共享機制;
產業鏈關鍵環節配套能力較強。
這些要求有助于提升集群內企業的協作效率和整體競爭力。
問題19:“十四五”期間,全國范圍內計劃認定多少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答案: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規劃,“十四五”期間,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認定2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問題20: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申報材料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案: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申報材料需要包括《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申報表》,以及表中要求的各項佐證材料。這些材料應詳細展示集群的基本情況、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情況、產業鏈供應鏈協作情況、協同創新能力、數字化轉型水平、綠色化發展水平、產業開放合作情況、綜合治理與服務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