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安徽省零碳產業園區建設方案(試行)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6-04 點擊:

安徽省零碳產業園區建設方案(試行)

零碳產業園區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通過能源、產業、建筑、交通、廢棄物處理、生態等多領域技術工藝的集成應用和管理機制創新實踐,實現區域范圍內碳中和的產業園區。為加快推進我省零碳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實施“雙碳”戰略為引領,錨定建設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目標,堅持市場引導、政府主導,重點突破、分步實施,全面轉型、系統推進,綜合施策、平穩有序,積極探索產業園區多元化綠色低碳轉型路徑,深挖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潛力,全面提升重點產業綠色競爭力。到2027年,力爭打造5個以上零碳產業示范園區,在零碳路徑探索、場景打造、投資融資、技術應用、數字賦能、統計核算、管理機制和發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構建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地方性標準規范,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到2030年,力爭累計建成20個以上零碳產業園區,構建促進園區零碳發展的長效機制,零碳負碳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優勢產業綠色競爭力居于國際先進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建設能碳管理系統。(1)支持試點園區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統籌建設綜合能源管理平臺、數字化碳監測與治理平臺,對園區內關鍵排放源的能源與碳排放數據開展實時采集、處理、分析和溯源,實現對企業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全鏈條能耗與碳排放數據智能采集與監測,形成企業、項目碳信用檔案,建立碳信用庫。支持園區平臺與各級能碳管理平臺實現互聯互通。(2)鼓勵試點園區內骨干企業常態化開展碳盤查,委托權威機構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和標識認證活動,深度參與國內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制定,對接國際通行標準,積極推動實現國內國際標準互認。(3)鼓勵試點園區及區內企業深化與國內外知名能碳管理咨詢機構合作,推廣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低碳環保管家”等模式,開展綜合能源服務以及碳資產管理、碳排放統計、核算、自評價、后評估等全過程碳排放管理。(4)支持試點園區加強碳排放管理專門機構建設或人員配備,常態化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突破零碳關鍵技術。(5)支持試點園區加快建設高水平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協作、上下游協同的低碳零碳負碳創新體系。(6)鼓勵試點園區內優勢企業圍繞碳高效捕集利用與封存、變革性零碳能源、環境與氣候協同控制、固碳增匯等方向,聯合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創新戰略聯盟,實施與綠色低碳密切相關的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和基礎材料、關鍵裝備攻關,力爭取得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的創新成果并加速產業化。(7)支持試點園區創新應用場景,與高校院所、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合作建設一批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等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加快先進成套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節能產品首試首用。

(三)構建清潔能源供應體系。(8)支持試點園區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空間,因地制宜發展光伏、風電、地熱、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就地消納,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占比。支持試點園區統籌建設氣熱電聯產及高效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系統,建設多元儲能電站、儲熱儲冷裝置等設施,按照“以荷定源”的原則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探索園區微電網建設,構建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系統。(9)大力推廣建筑光伏一體化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加大余壓余熱余氣梯級利用力度,探索氫能開發應用,推進電能替代,提高常規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產出率。(10)支持試點園區及企業參與綠色電力和綠證交易,努力打造園區100%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景。

(四)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效率。(11)支持試點園區加快設備更新,加速生產方式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推動生產制造全流程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低碳”典型應用場景,提高資源效益、環境效益和管理效益。(12)鼓勵試點園區推廣“工業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新模式,加快建立再生資源回收、中轉、儲運和再利用體系,建設再生水處理及就近消納項目。鼓勵企業促進原材料和廢棄物源頭減量,支持產廢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協作配套,推動綜合利用產業與上下游建材、建筑、生態、農業等領域深度融合,構建園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13)引育壯大循環經濟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加快工業固廢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推動傳統銷售企業、電商、物流公司等主體利用銷售配送網絡建立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培育發展物資回收經營第三方服務商,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和模式,提高園區生活廢棄物、工業廢棄物回收利用水平,努力打造“無廢”園區。

(五)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鼓勵試點園區圍繞綠色低碳轉型深度布局產業鏈,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14)新能源汽車領域。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完善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體系,推動規范化回收、分級資源化利用。(15)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大力發展太陽能利用、風力發電、新型儲能產品等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及退役設備循環利用產業,加快廢舊光伏組件等新型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開發應用新型儲能多元技術。(16)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引導數據中心擴大綠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廣液冷、自然冷源等先進散熱技術,推動低功耗芯片等技術產品應用,探索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算力應用體系。(17)新材料領域。開展共伴生礦與尾礦集約化利用、工業固廢規模化利用、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動高碳新材料產品低碳替代,提升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18)高端裝備領域。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無損檢測和拆解等關鍵再制造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推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裝備開展再制造。(19)未來產業領域。聚焦“雙碳”目標下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需求,謀劃布局氫能、儲能、生物制造等未來能源和未來制造產業發展。(20)支持試點園區與企業對標國內國際先進,努力打造綠色園區、生態園區、“能效標桿”工廠、零碳工廠、零碳供應鏈,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鼓勵企業開發和參與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國際自愿碳減排核證標準(VCS)等各類自愿減排交易項目,開展碳資產管理。

(六)推動園區全面綠色轉型。(21)支持試點園區開展建筑設計、建造、運營以及建材循環利用全過程綠色低碳發展,推廣綠色施工,提高綠色低碳建材使用比例,鼓勵建設裝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比例,支持鈣鈦礦、碲化鎘、銅銦鎵硒等先進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裝備在建筑領域應用,推廣“光儲直柔”、建筑信息模型、智能管控等先進綠色技術集成應用,加快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提升建筑節能降碳水平。(22)鼓勵試點園區開展零碳低碳交通運輸工具全面升級替代,適度超前建設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綜合能源港等綠色配套基礎設施,推廣應用電能、氫能等零碳能源交通工具,推動工程機械、物流作業車輛等新能源替代,擴大電力、低碳液體燃料、氫能等清潔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應用。(23)支持試點園區加快園區物流倉儲、供電供熱供水、通信和環保等基礎設施綠色化、循環化改造,鼓勵各類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集成優化。落實垃圾分類制度,完善垃圾收儲設施。(24)支持試點園區發展林業碳匯,增加園區綠化面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持續提升園區生態碳匯能力,做好綠化、生態建設與其他領域低碳融合發展,協同推進園區全面綠色轉型。

(七)支持創建低碳零碳標準。(25)支持試點園區加強國家國際標準研究和對比分析,加快先進標準在我省轉化應用,推動園區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日常監測等各項工作標準化,探索制定零碳工程設施管理、低碳設施設備、綠色生產工藝、綠色供應鏈、低碳產品質量、碳足跡、能耗水平、檢測認證和評估等全流程、多環節管理和技術標準,構建園區標準化管理體系,努力形成我省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地方性標準規范。(26)鼓勵試點園區牽頭建設重點行業、主要產品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做好與國內、國際碳足跡背景數據庫供應商合作,積極推動我省碳足跡核算準則、標準和碳標識得到國內國際廣泛認可。

三、建設路徑

(一)評估測量。試點園區需在嚴格遵守國內國際等標準的前提下,對園區整體的能源使用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開展全面摸底調查,形成園區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清單,鼓勵邀請經國家或國際認定的權威機構進行審核評價。

(二)科學規劃。試點園區應編制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規劃,重點圍繞零碳能源系統、零碳交通物流系統、零碳建筑系統、零碳基礎設施系統、零碳生產系統、水系統與照明系統、廢棄物處理系統、綠色碳匯、碳金融以及綠色低碳產業等領域,在深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建設內容和實施路徑,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綜合減碳。統籌實施試點園區能源側、消費側、基礎設備減碳,杜絕運動式減碳,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在能源側,重點是建設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設施,應用新型儲能、蓄冷、蓄熱等先進技術。在消費側,重點是實施生產線節能降碳改造,推動余壓余熱余能回收利用。在基礎設備領域,重點是引進使用節能高效的智能設備。

(四)能碳運營。試點園區應搭建先進智慧能碳管理平臺,實現對能源使用、碳排放的實時監控、數據分析和智慧調度。支持試點園區將能源資產以虛擬電廠形式參與電力交易。鼓勵試點園區探索將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減排項目轉化為符合國內國際規則的碳資產。

(五)碳信用減排。對試點園區因技術、經濟或其他方面的限制而難以完全消除的碳排放,支持試點園區通過購買并注銷與其剩余碳排放量相等的國家碳信用產品,實現碳排放足額減量。

(六)認證賦能。支持試點園區完成上述任務后,嚴格對照國內國際標準編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邀請經國家認定的權威認證機構開展碳中和認證和零碳產業園區認證,獲得相關證書,提升園區綠色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創建程序

(一)市級推薦。支持綠色轉型意愿強烈、創建基礎較好、示范意義明顯的產業集聚區或大型廠區,創建省級零碳產業園區,優先支持綠色發展態勢良好、創建條件較為成熟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等領域以及智慧化水平較高的園區,先行開展創建示范工作。由設區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重點企業、專家智庫等,擇優開展零碳產業園區創建工作,明確創建周期、總體及分年目標任務,細化實化推進舉措,“一區一策”編制零碳產業園區創建方案,審核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合規性,書面推薦至省發展改革委。

(二)省級論證。由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集中審閱零碳產業園區創建方案,研究論證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路徑、能碳管理可行性、任務合理性和措施可行性以及復制推廣價值,形成論證意見,提出省級零碳產業園區試點創建名單,由省發展改革委征求省有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公示后,按程序公布創建名單,啟動零碳產業園區示范建設工作。

(三)試點創建。試點單位依據建設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機制,統籌要素資源,扎實推進園區示范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試點建設跟蹤指導機制,定期調度試點建設進展,及時協調解決試點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試點單位完成建設目標,達到驗收條件時,可向省發展改革委提出驗收申請。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對照零碳產業園區評價體系開展試點示范驗收工作,符合條件后及時認定為省級零碳產業園區。

(四)經驗推廣。組建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為示范園區規劃建設提供技術指導。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和典型做法,適時召開試點示范經驗交流會,復制推廣先進理念、管理模式和先進適用低碳零碳技術,引導更多產業園區樹立綠色低碳目標,加快實現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零碳產業園建設意義和建設成效,凝聚全社會共識,營造良好氛圍。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新興產業、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等現有政策渠道,加大對試點園區內重大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和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產品推廣應用以及企業開展國際產品碳足跡認證和標準化建設的支持。優先支持推薦試點園區符合條件的項目爭取國家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專項、省級重點節能減碳技術改造資金支持。鼓勵園區所在市、縣(區)制定專項支持政策。

(二)強化金融支撐。鼓勵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等與相關市共同出資設立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專項子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加大對園區內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的支持。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搭建零碳產業園區建設投融資平臺,擴大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推廣力度,落實技術改造融資無還本續貸、中長期貸款等政策,支持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掛牌融資和再融資,切實滿足零碳產業園區建設的融資需求。

(三)強化要素保障。優先支持試點園區按照“以荷定源”原則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并就近消納、核發綠證。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試點園區及企業爭創省級及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將零碳產業園區重點建設項目優先列入省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充分發揮省級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工作機制作用,對園區內重大項目用地、能耗、環境容量等要素依法足額保障。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安徽省零碳產業園區建設方案(試行)

2024-06-04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安徽省零碳產業園區建設方案(試行)

零碳產業園區是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通過能源、產業、建筑、交通、廢棄物處理、生態等多領域技術工藝的集成應用和管理機制創新實踐,實現區域范圍內碳中和的產業園區。為加快推進我省零碳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實施“雙碳”戰略為引領,錨定建設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目標,堅持市場引導、政府主導,重點突破、分步實施,全面轉型、系統推進,綜合施策、平穩有序,積極探索產業園區多元化綠色低碳轉型路徑,深挖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潛力,全面提升重點產業綠色競爭力。到2027年,力爭打造5個以上零碳產業示范園區,在零碳路徑探索、場景打造、投資融資、技術應用、數字賦能、統計核算、管理機制和發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構建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地方性標準規范,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到2030年,力爭累計建成20個以上零碳產業園區,構建促進園區零碳發展的長效機制,零碳負碳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優勢產業綠色競爭力居于國際先進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建設能碳管理系統。(1)支持試點園區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統籌建設綜合能源管理平臺、數字化碳監測與治理平臺,對園區內關鍵排放源的能源與碳排放數據開展實時采集、處理、分析和溯源,實現對企業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全鏈條能耗與碳排放數據智能采集與監測,形成企業、項目碳信用檔案,建立碳信用庫。支持園區平臺與各級能碳管理平臺實現互聯互通。(2)鼓勵試點園區內骨干企業常態化開展碳盤查,委托權威機構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和標識認證活動,深度參與國內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制定,對接國際通行標準,積極推動實現國內國際標準互認。(3)鼓勵試點園區及區內企業深化與國內外知名能碳管理咨詢機構合作,推廣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低碳環保管家”等模式,開展綜合能源服務以及碳資產管理、碳排放統計、核算、自評價、后評估等全過程碳排放管理。(4)支持試點園區加強碳排放管理專門機構建設或人員配備,常態化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突破零碳關鍵技術。(5)支持試點園區加快建設高水平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協作、上下游協同的低碳零碳負碳創新體系。(6)鼓勵試點園區內優勢企業圍繞碳高效捕集利用與封存、變革性零碳能源、環境與氣候協同控制、固碳增匯等方向,聯合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創新戰略聯盟,實施與綠色低碳密切相關的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和基礎材料、關鍵裝備攻關,力爭取得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的創新成果并加速產業化。(7)支持試點園區創新應用場景,與高校院所、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合作建設一批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等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加快先進成套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節能產品首試首用。

(三)構建清潔能源供應體系。(8)支持試點園區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空間,因地制宜發展光伏、風電、地熱、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就地消納,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占比。支持試點園區統籌建設氣熱電聯產及高效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系統,建設多元儲能電站、儲熱儲冷裝置等設施,按照“以荷定源”的原則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探索園區微電網建設,構建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系統。(9)大力推廣建筑光伏一體化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加大余壓余熱余氣梯級利用力度,探索氫能開發應用,推進電能替代,提高常規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產出率。(10)支持試點園區及企業參與綠色電力和綠證交易,努力打造園區100%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景。

(四)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效率。(11)支持試點園區加快設備更新,加速生產方式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推動生產制造全流程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低碳”典型應用場景,提高資源效益、環境效益和管理效益。(12)鼓勵試點園區推廣“工業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新模式,加快建立再生資源回收、中轉、儲運和再利用體系,建設再生水處理及就近消納項目。鼓勵企業促進原材料和廢棄物源頭減量,支持產廢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協作配套,推動綜合利用產業與上下游建材、建筑、生態、農業等領域深度融合,構建園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13)引育壯大循環經濟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加快工業固廢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推動傳統銷售企業、電商、物流公司等主體利用銷售配送網絡建立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培育發展物資回收經營第三方服務商,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和模式,提高園區生活廢棄物、工業廢棄物回收利用水平,努力打造“無廢”園區。

(五)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鼓勵試點園區圍繞綠色低碳轉型深度布局產業鏈,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14)新能源汽車領域。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完善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體系,推動規范化回收、分級資源化利用。(15)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大力發展太陽能利用、風力發電、新型儲能產品等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及退役設備循環利用產業,加快廢舊光伏組件等新型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開發應用新型儲能多元技術。(16)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引導數據中心擴大綠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廣液冷、自然冷源等先進散熱技術,推動低功耗芯片等技術產品應用,探索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算力應用體系。(17)新材料領域。開展共伴生礦與尾礦集約化利用、工業固廢規模化利用、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動高碳新材料產品低碳替代,提升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18)高端裝備領域。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無損檢測和拆解等關鍵再制造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推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裝備開展再制造。(19)未來產業領域。聚焦“雙碳”目標下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需求,謀劃布局氫能、儲能、生物制造等未來能源和未來制造產業發展。(20)支持試點園區與企業對標國內國際先進,努力打造綠色園區、生態園區、“能效標桿”工廠、零碳工廠、零碳供應鏈,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鼓勵企業開發和參與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國際自愿碳減排核證標準(VCS)等各類自愿減排交易項目,開展碳資產管理。

(六)推動園區全面綠色轉型。(21)支持試點園區開展建筑設計、建造、運營以及建材循環利用全過程綠色低碳發展,推廣綠色施工,提高綠色低碳建材使用比例,鼓勵建設裝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比例,支持鈣鈦礦、碲化鎘、銅銦鎵硒等先進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裝備在建筑領域應用,推廣“光儲直柔”、建筑信息模型、智能管控等先進綠色技術集成應用,加快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提升建筑節能降碳水平。(22)鼓勵試點園區開展零碳低碳交通運輸工具全面升級替代,適度超前建設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綜合能源港等綠色配套基礎設施,推廣應用電能、氫能等零碳能源交通工具,推動工程機械、物流作業車輛等新能源替代,擴大電力、低碳液體燃料、氫能等清潔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應用。(23)支持試點園區加快園區物流倉儲、供電供熱供水、通信和環保等基礎設施綠色化、循環化改造,鼓勵各類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集成優化。落實垃圾分類制度,完善垃圾收儲設施。(24)支持試點園區發展林業碳匯,增加園區綠化面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持續提升園區生態碳匯能力,做好綠化、生態建設與其他領域低碳融合發展,協同推進園區全面綠色轉型。

(七)支持創建低碳零碳標準。(25)支持試點園區加強國家國際標準研究和對比分析,加快先進標準在我省轉化應用,推動園區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日常監測等各項工作標準化,探索制定零碳工程設施管理、低碳設施設備、綠色生產工藝、綠色供應鏈、低碳產品質量、碳足跡、能耗水平、檢測認證和評估等全流程、多環節管理和技術標準,構建園區標準化管理體系,努力形成我省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地方性標準規范。(26)鼓勵試點園區牽頭建設重點行業、主要產品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做好與國內、國際碳足跡背景數據庫供應商合作,積極推動我省碳足跡核算準則、標準和碳標識得到國內國際廣泛認可。

三、建設路徑

(一)評估測量。試點園區需在嚴格遵守國內國際等標準的前提下,對園區整體的能源使用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開展全面摸底調查,形成園區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清單,鼓勵邀請經國家或國際認定的權威機構進行審核評價。

(二)科學規劃。試點園區應編制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規劃,重點圍繞零碳能源系統、零碳交通物流系統、零碳建筑系統、零碳基礎設施系統、零碳生產系統、水系統與照明系統、廢棄物處理系統、綠色碳匯、碳金融以及綠色低碳產業等領域,在深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建設內容和實施路徑,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綜合減碳。統籌實施試點園區能源側、消費側、基礎設備減碳,杜絕運動式減碳,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在能源側,重點是建設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設施,應用新型儲能、蓄冷、蓄熱等先進技術。在消費側,重點是實施生產線節能降碳改造,推動余壓余熱余能回收利用。在基礎設備領域,重點是引進使用節能高效的智能設備。

(四)能碳運營。試點園區應搭建先進智慧能碳管理平臺,實現對能源使用、碳排放的實時監控、數據分析和智慧調度。支持試點園區將能源資產以虛擬電廠形式參與電力交易。鼓勵試點園區探索將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減排項目轉化為符合國內國際規則的碳資產。

(五)碳信用減排。對試點園區因技術、經濟或其他方面的限制而難以完全消除的碳排放,支持試點園區通過購買并注銷與其剩余碳排放量相等的國家碳信用產品,實現碳排放足額減量。

(六)認證賦能。支持試點園區完成上述任務后,嚴格對照國內國際標準編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邀請經國家認定的權威認證機構開展碳中和認證和零碳產業園區認證,獲得相關證書,提升園區綠色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創建程序

(一)市級推薦。支持綠色轉型意愿強烈、創建基礎較好、示范意義明顯的產業集聚區或大型廠區,創建省級零碳產業園區,優先支持綠色發展態勢良好、創建條件較為成熟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等領域以及智慧化水平較高的園區,先行開展創建示范工作。由設區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重點企業、專家智庫等,擇優開展零碳產業園區創建工作,明確創建周期、總體及分年目標任務,細化實化推進舉措,“一區一策”編制零碳產業園區創建方案,審核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合規性,書面推薦至省發展改革委。

(二)省級論證。由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集中審閱零碳產業園區創建方案,研究論證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路徑、能碳管理可行性、任務合理性和措施可行性以及復制推廣價值,形成論證意見,提出省級零碳產業園區試點創建名單,由省發展改革委征求省有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公示后,按程序公布創建名單,啟動零碳產業園區示范建設工作。

(三)試點創建。試點單位依據建設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機制,統籌要素資源,扎實推進園區示范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試點建設跟蹤指導機制,定期調度試點建設進展,及時協調解決試點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試點單位完成建設目標,達到驗收條件時,可向省發展改革委提出驗收申請。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對照零碳產業園區評價體系開展試點示范驗收工作,符合條件后及時認定為省級零碳產業園區。

(四)經驗推廣。組建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為示范園區規劃建設提供技術指導。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和典型做法,適時召開試點示范經驗交流會,復制推廣先進理念、管理模式和先進適用低碳零碳技術,引導更多產業園區樹立綠色低碳目標,加快實現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零碳產業園建設意義和建設成效,凝聚全社會共識,營造良好氛圍。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新興產業、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等現有政策渠道,加大對試點園區內重大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和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產品推廣應用以及企業開展國際產品碳足跡認證和標準化建設的支持。優先支持推薦試點園區符合條件的項目爭取國家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專項、省級重點節能減碳技術改造資金支持。鼓勵園區所在市、縣(區)制定專項支持政策。

(二)強化金融支撐。鼓勵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等與相關市共同出資設立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專項子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加大對園區內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的支持。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搭建零碳產業園區建設投融資平臺,擴大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推廣力度,落實技術改造融資無還本續貸、中長期貸款等政策,支持綠色企業上市融資、掛牌融資和再融資,切實滿足零碳產業園區建設的融資需求。

(三)強化要素保障。優先支持試點園區按照“以荷定源”原則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并就近消納、核發綠證。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試點園區及企業爭創省級及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將零碳產業園區重點建設項目優先列入省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充分發揮省級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工作機制作用,對園區內重大項目用地、能耗、環境容量等要素依法足額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mm131爽爽爽爽|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八a级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欧美大黑帍在线播放| 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官网| 亚洲av首页在线|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3|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 内射夜晚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五月天综合| 美女把尿囗扒开让男人添|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freesex欧美喷水|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麻花豆传媒剧国产mv网站入口| 中文在线中文a|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国产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在线观看av无需播放器|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特级毛片内射www无码|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