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全力以赴打造這一產業新高地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1-08 點擊:次
貴港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古郡新城,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中醫藥資源稟賦豐厚。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中醫藥工作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事業全局統籌規劃,全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中醫藥力量。
11月4日,記者探訪了位于港南區東津鎮的貴港市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步入其艾草制品生產車間,只見環境整潔明亮,七八名工人操控自動化設備,正井然有序地生產、包裝艾條、艾柱及艾灸貼等產品。該公司黨支部書記洪蘭佩自豪地介紹:“去年我們公司的營業額達到了5000萬元,今年預計達到8000萬元左右。”
自2020年5月成立以來,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里,依托貴港市德泉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堅實基礎,迅速發展成為一家集艾草種植基地建設、艾制品研發生產、艾灸體驗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特色中藥材企業。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成功研發出6大類100多款艾草產品。同時,還建設了5200畝艾草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帶動周邊縣(市、區)種植艾草超過2萬畝。
貴港地處桂東南,得天獨厚的環境非常利于中藥材生長,野生和栽培的中藥材種類繁多,其中常見的就有359種。廣西“桂十味”和《廣西道地藥材目錄》(第一批)中的64個品種在貴港均有種植,尤其是穿心蓮、玉桂、八角、山藥、粉葛、天冬、藿香等品種,種植面積較大。
近年來,我市圍繞中藥材重點品種,積極培育中藥材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推行“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同時,不斷完善中藥材產業化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大宗急需、主產中藥材和健康食品原料的綜合開發利用,建設了一批中藥材示范基地,形成了規模化的中藥原料生產供應基地,有效延長了中藥材全產業鏈,促進了中藥材產業提質增量增效。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完成中草藥種植面積19萬畝,截至目前已采收8.64萬噸。全市還打造了68個標準化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其中包括53個300畝以上的連片基地、2個廣西“定制藥園”、3個自治區級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和5個市級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金田淮山、平南石硤龍眼、白石山鐵皮石斛等獲得農業農村部的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登記。
目前,全市62.2%的鄉鎮種植中藥材,中藥材種植面積居全區第五位,產量居全區第三位。我市還是全國最大的穿心蓮種植和加工集散地,全區最大的艾草種植、加工和艾系列產品生產基地。憑借這些成績,貴港已成為廣西優勢中藥材產區之一。
近日,覃塘區東龍鎮鳳凰村70歲村民莫玉蘭在覃塘區民族醫院旗艦中醫館,經過一周的針灸與壯醫藥物竹罐治療后,終于擺脫了近一個月的腰痛困擾。她滿心歡喜地贊嘆道:“這里不僅治療效果顯著,而且離家很近,非常便捷。醫生和護士們的貼心服務讓我倍感溫暖,我非常滿意。”
莫玉蘭老人的康復故事,正是我市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中醫藥服務的一個生動寫照。近三年來,覃塘區民族醫院投入180多萬元,全力打造了一個集中醫診療、預防保健、康復養生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館。該中醫館傳承和弘揚壯醫特色療法,推出了水蛭療法、竹罐、火針等多項特色診療服務,中醫治療項目有40種,為眾多患者提供了更為豐富多樣的中醫藥服務選擇。
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工作,近3年來,全市籌措資金3304萬元,推動全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一方面,積極推進中醫醫院、中醫館的新建、改擴建工作,為群眾提供更好的中醫醫療服務場所。截至目前,貴港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平南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桂平市中醫醫院改擴建項目投入使用。全市建成7家旗艦中醫館、24家中醫閣。
另一方面,注重中醫藥人才培養。近年來,我市圍繞中醫藥民族醫藥健康產業、中醫適宜技術、中醫藥膳、中藥質量管理等主題,累計培訓相關人員5000余人;通過舉辦“西學中”培訓班,累計為基層培養中醫人才200多人;遴選出了一批名中醫,其中市中醫醫院醫師羅婷榮獲第四屆“廣西名中醫”稱號;建成4個基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落實名師帶徒工程,有力推動中醫藥人才傳承發展。
今年,我市還成立了4個中醫藥質量控制中心,助推提升全市中醫藥服務質量和診療水平。在中醫特色優勢專科建設方面,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骨傷科獲得國家優勢專科培育項目200萬元資金支持,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則獲得自治區中醫優勢專科(第二批)建設項目200萬元資金支持。這些資金的注入,將進一步推動貴港市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
“目前全市共有9家中醫醫院、175家中醫診所,共同構成了較為完善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能夠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中醫醫療需求,特別是在‘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科副科長盧韋迪介紹。
11月4日午后,港南區“在山邊村落”景區的山邊人家餐廳廚房里,大廚鄧文江正精心烹制著一道藥膳佳肴。他先將適量清水注入鍋中,待水沸騰后,依次放入精心處理的乳鴿、五指毛桃、紅棗及枸杞等食材,慢火細燉一個多小時后,廚房里彌漫起誘人的香氣。
“這些五指毛桃均來自本地。如今,來旅游的游客大多都比較注重養生,偏愛藥膳菜品,我們這里的五指毛桃乳鴿湯和艾葉糍粑很受歡迎。”鄧文江介紹道。
近年來,我市依托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大力發展藥食同源產業,使之成為傳承中醫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滿足民眾健康需求的新引擎。中藥藥膳食養產業作為其中的一項新興產業,擁有良好市場前景。2022年與2024年,我市成功舉辦了兩屆貴港市中醫藥壯瑤藥藥膳大賽,挖掘出一系列優秀藥膳作品,培養了一批藥膳人才,群眾對藥膳食養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不斷提高。
為進一步推動藥食同源文化深入人心,我市以活動為載體,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中醫藥健康夜市”體驗活動便是其中的亮點之一,它以“草藥香”代替“煙火氣”,醫生化身“攤主”,小吃變成中醫藥茶飲、藥膳和中藥奶茶……一經推出就“火爆出圈”。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中醫藥健康夜市”體驗活動7場,參與群眾達3萬多人次。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得到了全面展示,極大地拉近了中醫藥文化與群眾日常生活的距離。
此外,我市注重中醫藥醫療、保健、人才、科研、產業及文化的協調發展,支持各縣(市、區)開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范基地及中藥材示范基地的遴選與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作用,更好地傳承與發揚中醫藥健康產業優勢,促進中醫藥與養老、康養、旅游、文化等大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覃塘區“荷美覃塘 湖美四季”景區被評為廣西首批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港南區“在山邊村落”景區被評為貴港市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貴港達明醫院老年人養護中心、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幸福養老中心被評為廣西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范基地,桂平華春堂醫院被評為貴港市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范基地,有效帶動了中醫藥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盧韋迪認為,即將在貴港舉辦的首屆中醫藥膳食養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二屆藥膳技能大賽,眾多行業專家與企業齊聚荷城,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市在中醫藥領域的知名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