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26年)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1-27 點擊:249次
日前,《河南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26年)》(簡稱《規劃》)印發,其中提到,支持洛陽建設成為省內算力副中心和豫西區域算力增長極,加速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優化全省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加快構建全省一體化算力體系,打造全國重要的算力高地,《規劃》明確,到2026年年底,全省將形成布局合理、綠色低碳、高效集約、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礎設施發展格局。圍繞重點任務,《規劃》多次提及洛陽——
在優化算力區域布局方面,將加快構建“一核四極多點”總體布局。“四極”即支持洛陽、鶴壁、商丘、信陽等網絡基礎好、數字經濟發展快、區位優勢明顯的城市打造省內區域級算力增長極,其中,洛陽要依托制造業、網絡優勢和較好算力基礎,建設成為省內算力副中心和豫西區域算力增長極,輻射服務晉南、陜東等鄰近省份區域。
在打造多元算力供給體系方面,重點發展智算。以鄭州(含航空港區)、洛陽等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集聚地區為重點,鼓勵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省屬重點企業等結合市場需求,加快建設智算中心,構建“萬卡”智算資源池,向社會提供低延遲、高可靠的智能計算服務。
在培育算力產業生態方面,培育人工智能產業。加快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鄭州智能制造基地、洛陽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等重大項目,推動人工智能企業與省內重大創新平臺協同發展,突破發展人工智能芯片,擴大智能機器人、智能安防、智能網聯車等產業規模,吸引集聚一批人工智能相關軟件及服務、芯片研發制造等企業。
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主要通過算力基礎設施向社會提供服務。近年,我市搶抓機遇,積極實施數字化基礎建設行動,持續提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聯動服務水平,構建多層次算力供給體系,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