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農牧、財政緊密協作 多點發力保障產業集群建設資金發揮效能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2-10 點擊:次
開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是有效擴大農村牧區就業,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讓農牧民合理分享二三產業收益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各地在推進產業集群建設過程中,不同程度出現項目資金支付滯后的現象,影響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整體建設進度及成效。針對發現問題,內蒙古自治區農牧、財政部門緊密協作,多點發力,縱深推進,通過采取“日常跟蹤調度、項目提級通報、信件提醒督促、實地指導服務、貫通平臺監督、資金動態調整”等措施,在5個月內將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支付率整體提升16.47%,新增支出1.73億元,為產業集群建設資金發揮質效提供了堅實保障。具體做法如下:
日常跟蹤調度。為及時掌握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和資金支付進度,我區不斷建立健全項目、資金支出跟蹤調度機制,專門研發“產業集群項目建設調度系統”,通過識別手機二維碼,各級農牧、財政部門,項目實施主體,可隨時隨地將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支付情況上傳平臺,實現重要建設指標統計、項目建設管理和項目資金支付的實時調度。通過不斷優化工作調度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確保我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目標的實現。
項目提級通報。為確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資金的發揮實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財政部門定期發布全區資金支出情況的通報,公開透明地展示資金使用整體態勢,對支出進度快、效果好的盟市、旗縣進行表揚,樹立典型,激勵其他單位跟進;對支出進度滯后、存在問題的盟市、旗縣進行通報批評,形成壓力傳導機制。針對多次督促仍然進展緩慢的地區,實行提級通報制度,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農村牧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通報,進一步增強地方黨政領導對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資金支付的重視程度,達到加快支付的目的。
信件提醒督促。為提升盟市領導對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視,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通過信件溝通、集中培訓等形式向盟市主要領導詳細闡述了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對于自治區農牧業發展的重要性,指明實施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對于推動地方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農牧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強調本地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支出情況,并在信中提出具體建議和措施,請領導給予關注和支持。通過此方式,加快推動了相關部門和單位資金支出進度。
實地指導服務。針對各地產業集群創建思路不清晰、實施進度緩慢、專項資金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內蒙古自治區農牧、財政部門緊密協助,主動作為,既充分發揮“督察員”作用,同時也履行好“服務員”職責。專門成立由副廳級領導帶隊、相關領域專家參與的指導組,赴相關盟市、旗縣開展產業集群建設業務指導服務,旨在督促建設任務的完成和資金有效落實。通過現場查看、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等方式,全面了解項目建設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并針對發現問題,提出具體且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和建議,有效解決了產業集群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困難。
貫通平臺監督。我區在完善項目、資金監管過程中,充分借助自治區黨委監督貫通協調平臺,將多次提醒、通報、督促后,項目建設和資金支付仍未有實質性進展的盟市和旗縣上傳自治區黨委監督貫通協調平臺,由自治區紀委監委進行督辦,有力推進了項目、資金的規范實施。截至目前,已將肉羊、向日葵、馬鈴薯、奶業等6個集群上傳自治區黨委監督貫通協調平臺,涉及11個盟市,29個旗縣,共2個方面問題。
資金動態調整。為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質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財政部門針對多次督促均無實質效果、影響全區整體項目建設進度,且限期未完成自治區黨委監督貫通協調平臺督辦任務整改的旗縣(市、區),采取獎優懲劣措施,根據項目進展、資金使用效果以及實際需求,對建設主體承擔的項目任務、資金采取動態調整,并核減后期建設任務和資金;對支出進度快、效益好的項目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通過動態調整,確保資金精準投向關鍵領域,充分發揮最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內蒙古自治區通過采取日常跟蹤調度、信件提醒督促、項目提級通報、實地指導服務、貫通平臺監督和資金動態調整等措施,多點發力、縱深推進,有效促進了項目建設和資金支出進度,確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