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招商四大策略分析
來源:未知 日期:2019-10-09 點擊:次
一、定位策略
《2017-2021年中國工業園區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建議報告》中指出,工業園區承接的企業類型應該都是一些制造企業,這些企業與研究型等高新技術企業相比,存在差異。制造型的企業對地理位置要求更高一些,這里面涉及到了物流,配套等因素。由于園區的地理位置具有相對的優勢,但在配套上面目前存在不足。因此,在園區的定位上面應該力主提倡生態工業園區,全力打造一個企業生態工業鏈,幫助企業解決入駐之后的后顧之憂。這在其他的幾個相同性質的工業園區里面已經有了先例。
二、價格策略
成本問題一直是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價格上面采取靈活多樣的策略。折扣策略,在土地出讓方面,園區的土地可以在對外報價稍高點,根據企業土地需求量來適當調整價格范圍,在大需求量上給予一定的價格優惠,這會在心理上讓企業滿足大企業的自豪感或其真實的利益保證。在土地承租,或者說今后的建成廠房的租售上面也采取同樣的價格策略。
價格上漲策略,在一期土地銷售成績漸顯的時候,工業園的相對比較成熟,土地的價格這個時候就能選擇做一上浮的規劃。以彌補部分折扣所損失的利益。
三、合作方式策略
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需求,因為企業規模不同,所以在尋求合作方式上面也會存在差異,園區的目標的提供多樣化的合作方式,盡最大的努力滿足企業不同的需求。合作方式的多樣化,滿足不同的需求,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企業進駐到工業園來。
土地出讓,對有土地需求的企業,以土地的形式出讓給他們。
廠房租售,規模稍微小點的企業,或者說不需要土地,只對廠房需求,可以建好了再提供給他們。而且在在建廠房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可以讓企業自己按需要設計園區建設,還可以自己設計建設。
四、優惠政策策略
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手段,每個工業園區在其推廣文案的“產業政策”欄目下,往往可見羅列得密密麻麻的優惠政策,國家級、市級、區級,不同的行政級別均有各自的政策,著實讓人眼花繚亂。優惠政策既可以幫助園區招商引資,又可以扶持入駐企業快速成長。
房租補貼類
園區為幫助入園的企業更好的發展,在企業剛入園的一定時間內,給予一定面積的房租補貼或者減免。
實例:沈陽某園區規定對于一般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租用標準化廠房,在5年內可給予最高20%的租金補貼;對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的或高成長型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經新區認定后,租用標準化廠房,實行“第一年零租金,第二年70%租金”的優惠政策;對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的或高成長型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經新區認定后,可采取零租金(水、電、暖及其他服務費用除外)。
稅收優惠類
對于入駐園區的企業,只要滿足一些特定條件,便可享受一定額度的稅收補貼或稅收減免。
實例:北京某園區規定企業出口產品的產值達當年產品總產值的40%的,經稅務部門核定,減按10%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新技術企業自開辦之日起,三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至六年減按7.5%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人才引進類
為幫助企業引進人才和保留人才,園區對符合特定條件的人才給予戶口、住房、津貼等方面的優惠。
實例:北京某園區規定對經市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所需的外省市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經人事部門批準,給予工作居住證,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工作滿三年者,經用人單位推薦,有關部門審核批準,辦理戶口進京手續。北京市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應屆畢業生受聘于基地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直接辦理進京手續,不受進京指標的限制。
無償撥款類
園區設立專項資金,對一些符合特定條件的企業,進行一次性無償資助。
實例:廣州某園區規定國內外科技人員、海外留學人員攜帶可轉化為產品的科技成果來本園區創辦科技企業進行產業化。符合條件的企業無償資助經費數額一般不超過30萬元,個別重大項目最高不超過50萬元。
貼息貸款類
為鼓勵企業引進新項目、研發新技術,對新增投資超過一定金額的企業,進行貸款貼息獎勵。
實例:天津某園區規定對經過核準備案并新增投資超5000萬元的項目予以優先申報各類國家和市級項目資助。對沒有獲得國家和市級項目資助的,園區按項目執行情況予以10%-30%的貸款貼息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
此外,《2017-2021年中國工業園區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建議報告》中指出,為更好的服務入駐企業,工業園區還可免征行政稅費類,及免除包括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等在內的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這也是園區招商引資的一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