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名城”張家界升級國家高新區調研工作順利開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3-25 點擊:次
張家界市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脈腹地,位于長江經濟帶上,緊鄰成渝經濟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處于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和湘桂黔渝經濟技術協作區交叉帶,是帶動武陵山片區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打造“武陵山旅游經濟圈”的核心城市。
有道是,中部崛起看湖南,湖南崛起看湘西。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崛起才是實現整體崛起、平衡地區差異矛盾的基礎。旅游城市向來在各省GDP中排行落后,一方面是旅游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上限制約,另一方面是旅游產業發展不能靠傳統粗放式工業發展拉動。唯有換道超車,走高科技發展之路才是正道。正是基于這樣的新思維新理念,張家界市委市政府決定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路線,2018年1月23日張家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是張家界市唯一一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9新年伊始,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國家高新區以升促建工作,并大力組織得力的招商部門赴全國經濟發達地區開展招商工作,同時委托我院開展產業調研工作。
2019年3月18-21日,我院調研組一行前往張家界,在張家界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宏權等領導陪同下,對目前的“三區”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摸底調研。這三區分別為:張家界經開區、慈利工業集中區、桑植工業集中區。

圖1 張家界高新區領導陪同我院調研組參觀張家界眾創空間
目前,張家界經開區包括ABC三區。園區共有13家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計劃批10家。產業方面,主要有旅游商品加工、生物提取(五倍子、杜仲、枳實、茶葉、娃娃魚等特色產品的提取)、建筑材料等。

圖2 調研組實地走訪張家界永興玻璃有限公司
慈利工業園集中區面積6.42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底,入園企業已達8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家。園區經濟效益顯著,形成了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機械制造和新材料等四大支柱產業。

圖3 調研組實地走訪湖南中興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桑植工業集中區已形成“一園三區五組團”的發展模式,核心區7.15平方公里,分為三個部分:A區——新能源及建材園,包括水利、若谷新能源以及礦產品加工類企業;B區——赤溪示范園,包括制造、輕紡、電子商務類企業;C區——高鐵新區,有中藥加工、保健食品、商務商業、特色小鎮、旅游集散等項目。2018年末,入園企業4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家。

圖4 調研組實地走訪張家界普蘭植物開發有限公司
總體來看,張家界高新區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困難也較多,一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主導產業不突出,龍頭企業數量偏少;二是科技創新平臺欠缺,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剛剛起步;三是產業發展比較分散,粗加工產業多而精深加工鏈條短,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等問題。
不過從調研情況看,也不乏一些爆發性產業苗頭,如植物提取開發、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特色中醫藥產品深加工、新型生物質能源開發、電子元器件產品開發、裝配式建筑新材料等。相信通過以升促建工作的開展和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企業和企業家們的拼搏奮斗,張家界高新區將迎來一個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經濟總量上也會迎來一個爆發式增長。
我院也將根據本次調研搜集到的一手資料,研判張家界高新區發展戰略定位,以更高站位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謀劃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助力高新區乃至張家界市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推動張家界高新區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主線,做大做強特色資源型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發展傳統旅游產業,在更高層面設計和推動張家界這一旅游城市的轉型升級。我院將和張家界高新區緊密配合,做好張家界高新區升創國家級高新區申報的規劃工作,助力張家界高新區早日成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