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吉林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14 點擊:

  一、2015年工作總結
  
  (一)取得的成效

  
  1、創新驅動方面: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有2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吉林康乃爾藥業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同時開展了吉林省創新型科技企業推薦和吉林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認定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4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42戶。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建設項目20項,總投資137.8億元。其中新建項目有世紀北斗公共位置服務平臺、力科科技超硬薄膜產業化等6項;續建項目有萬豐汽車工業園、意邦智控江南數據中心、中核輻照中心、航盛電子新能源汽車警報系統和恒輝新材料等14項。目前已有萬豐汽車工業園、中核輻照中心、新明能源智能熱網等7個項目竣工投產。
  
  2、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吉林高新區作為國家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試點單位積極推進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了電力電子產業基地科技服務體系、科技創新綜合服務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吉林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被國家火炬計劃立項,獲得資金支持。2015年度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我區共有12個項目獲得省科技廳立項和資金支持。萬豐工業園、恒輝新材料、新明能源智能熱網項目獲得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扶持。2015年吉林省科學進步獎結果公布,吉福參應用次第法提取人參精油、皂苷、多糖及系列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項目被列為技術發明獎,永大集團YDDMB-40.5戶內高壓交流真空斷路器項目被列為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辰龍生物和天源環保參與申報的項目分獲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在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程中,吉林高新區先后被國家確定為振興東北服務外包產業轉移承接示范區、中關村領創空間區域合作示范基地、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園區,被吉林省確定為數據中心建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兩化融合試點園區、日韓服務外包基地。
  
  3、改革發展和產業布局方面:堅持以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為指導,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突出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電力電子、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重點支柱產業,使高新區經濟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3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4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27.8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工業增加值123.1億元,同比增長7.7%;建筑業增加值4.7億元,同比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74.2億元,同比增長11.5%。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1.6億元,同比增長9%;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9.6億元,同比持平。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252億元,同比增長10.3%。規模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309億元,同比增長6.9%;規模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85.4億元,同比增長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90億元,同比增長7.7%。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預計完成115億元。
  
  4、科技金融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現有科技服務平臺使其充分發揮作用。電力電子中小企業風險投資服務平臺完成新三板上市后備企業及主板擬上市公司的調研工作,建立了40個企業組成的新三板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其中8戶企業已經與券商、律師等中介機構接觸洽談。二是組建了由深交所、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申銀萬國等中介機構組成的新三板上市服務聯盟。目前全區已有金賽科技、吉福參等6戶企業擬赴新三板掛牌。三是在推動投融資機構組建方面進行了探索嘗試,組建了吉林市國新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巨邦高新軟件產業有限公司。四是充分利用國家產業引導資金,積極組織園區企業解讀國家政策,園區內20多戶孵化企業獲得各類專項扶持資金近千萬元。
  
  5、人才工作方面:一是繼續實施“博士后人才引進計劃”,招引2名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開展有針對性的科研工作。二是推薦了16位企業家申報“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各級各類人才推進項目,其中兩位博士企業家被評為吉林省創業導師。三是積極開展科技人才培育工作,與吉林大學合作舉辦了吉林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及知識產權培訓班,先后組織了100余位企業家和各類高級人才參加培訓。
  
  6、國際合作方面:全年引進外資達到1.06億美元,完成年計劃的104%。積極利用通田轎車生產資質,與德國大眾公司洽談DY經濟型轎車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15億元人民幣,年產量36萬輛。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松花湖服務外包發展論壇”。開展了“第十屆東北亞博覽會”和“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大型商貿洽談活動,擴大了合作領域。
  
  (二)有特色的做法
  
  一是充分發揮創業中心的孵化器作用,加強產學研定向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建成了電力電子工業園、軟件園、留學生創業園、大學科技園、民營科技園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面積達9萬平方米,新增“孵化畢業”企業近50戶。現有孵化企業560戶,軟件企業124戶,留學生創辦、領辦企業80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950種,碩士以上研發人員780人。擁有經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01家,占全市的85%左右。累計孵化畢業企業180戶。鼓勵企業建設技術中心,推動永大集團等有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國家級創新型科技企業;大力培育大仝數碼等企業,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幫助恒輝新材料等企業與中科院就汽車專用料等項目進行深度合作。共有12個項目獲得省科技廳立項,有7個項目和21個專利獲得吉林市科技創新政策獎補項目。開展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申報工作,7個服務平臺已經通過省科技廳專家評審。全區創新型科技企業達到9戶。小糸東光、盟友科技、小糸車燈3戶企業通過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組織全區17戶信息產業企業申請加入吉林省“互聯網+”聯盟。開展“吉林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申報工作,認定25戶。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48戶,完成產值220億元,同比增長15.6%。積極開展國家智慧城市申報工作,高新區正式批準成為國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推進吉林市政府簽約中關村領創空間首批合作城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松花湖服務外包發展論壇。
  
  二是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基礎上,以大仝數碼、香港中訊、杭州東忠、微軟IT、大連百易、意邦智控、北斗航天、普天通信等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群快速崛起,成為高新區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采取“政府引導、多元投資、市場運作”的運行模式,打造以大眾DY、一汽吉林、萬豐工業園、吉星輪胎、航盛宏宇等為主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綠洲總部基地、軟件外包大廈、企業銀行用數據中心、上海智翔東北接發包中心等為主的軟件服務外包產業,以北斗航天新能源產品研發、衛星位置服務平臺、應急指揮系統為主的北斗衛星產業,以康乃爾保健品、吉爾吉中藥深加工、鹿王制藥等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以職教園區為主的文化教育產業,以中國物流、博宇公路港、建材市場為主的現代服務產業。依托產業園區,促進企業集中、產業集聚。2015年,吉林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48戶,實現產值220億元,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20.8%,同比增速15%。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0戶,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戶數46.5%。擁有企業技術中心21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3個,市級7個。
  
  三是項目建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重點推進招商引資項目30個,重點跟蹤洽談招商引資項目21個。其中,高新北區綠地高科城、安徽中訊通電子產品東北亞生產基地、浙江先臨三維3D打印服務平臺等4個項目已正式簽約,長吉圖綜合物流園、博宇公路港、軟件外包示范區、鹿王制藥GMP改造等4個億元以上項目落地。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全年開工建設3000萬元以上項目72項,其中,續建項目45項,新開工項目27項。按行業分,其中工業項目34項,服務業項目12項,房地產項目13項,基礎設施項目13項。按投資規模分,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2項,5億元以上項目18項,10億元以上項目10項。這些項目,有13個列入全市100項重點工程項目、8個項目列入全市30項重大項目中。全年竣工項目共30項,其中,工業項目14項、服務業項目6項、房地產項目6項、基礎設施項目4項。這些項目對發展壯大高新區的汽車及裝備制造、軟件及服務外包、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等五大支柱產業和完善北區基礎設施配套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
  
  四是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轉變。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力度,強化產需銜接、銀企對接、領導包保等一系列措施,工業經濟整體實現了平穩增長。華微電子、麥吉柯半導體、吉福參生物、東升偉業、航盛宏宇、華潤雪花啤酒等重點企業產銷兩旺,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20%以上。全區民營企業達到2790戶,同比增長10%;從業人員達到5.73萬人,同比增長9.7%;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完成487億元,同比增長31.6%;上繳稅金17.1億元,同比增長12%;民營骨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65戶;民營納稅超千萬元的企業達到18戶;民營企業貢獻率占全區經濟總量的60%。
  
  五是融資方式由單一向多元轉變。融資方式實現了多渠道、多途徑,共融資到位46億元,基本滿足了開發建設的資金需求。以PPP方式,組建了吉林市巨邦高新軟件產業有限公司,有效解決了軟件外包產業園的建設資金問題。
  
  二、2016年工作思路

  
  1、工作思路: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長吉一體化和推進長吉新區建設的良好機遇,以市場化、企業化為方向,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招商引智和項目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做好“有中生新”和“無中生有”兩篇文章,充分發揮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優勢,緊緊把握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主線,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職業教育、現代服務六大支柱產業。全面“優化提升南區、加快建設北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主要指標安排:地區生產總值220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億元,同比增長9.6%;第二產業增加值138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工業增加值132.8億元,同比增長7.9%;建筑業增加值5.2億元,同比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80.75億元,同比增長8.8%。全口徑財政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7%;地方級財政收入10.27億元,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277億元,同比增長10.2%。規模工業總產值326億元,同比增長5.5%;規模工業增加值90億元,同比增長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5億元,同比增長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7億元,同比增長10.4%。


吉林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吉林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

2016-01-14 來源:未知 點擊:

  一、2015年工作總結
  
  (一)取得的成效

  
  1、創新驅動方面: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有2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吉林康乃爾藥業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同時開展了吉林省創新型科技企業推薦和吉林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認定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4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42戶。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建設項目20項,總投資137.8億元。其中新建項目有世紀北斗公共位置服務平臺、力科科技超硬薄膜產業化等6項;續建項目有萬豐汽車工業園、意邦智控江南數據中心、中核輻照中心、航盛電子新能源汽車警報系統和恒輝新材料等14項。目前已有萬豐汽車工業園、中核輻照中心、新明能源智能熱網等7個項目竣工投產。
  
  2、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吉林高新區作為國家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試點單位積極推進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了電力電子產業基地科技服務體系、科技創新綜合服務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吉林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被國家火炬計劃立項,獲得資金支持。2015年度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我區共有12個項目獲得省科技廳立項和資金支持。萬豐工業園、恒輝新材料、新明能源智能熱網項目獲得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扶持。2015年吉林省科學進步獎結果公布,吉福參應用次第法提取人參精油、皂苷、多糖及系列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項目被列為技術發明獎,永大集團YDDMB-40.5戶內高壓交流真空斷路器項目被列為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辰龍生物和天源環保參與申報的項目分獲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在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程中,吉林高新區先后被國家確定為振興東北服務外包產業轉移承接示范區、中關村領創空間區域合作示范基地、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園區,被吉林省確定為數據中心建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兩化融合試點園區、日韓服務外包基地。
  
  3、改革發展和產業布局方面:堅持以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為指導,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突出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電力電子、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重點支柱產業,使高新區經濟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3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4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27.8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工業增加值123.1億元,同比增長7.7%;建筑業增加值4.7億元,同比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74.2億元,同比增長11.5%。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1.6億元,同比增長9%;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9.6億元,同比持平。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252億元,同比增長10.3%。規模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309億元,同比增長6.9%;規模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85.4億元,同比增長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90億元,同比增長7.7%。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預計完成115億元。
  
  4、科技金融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現有科技服務平臺使其充分發揮作用。電力電子中小企業風險投資服務平臺完成新三板上市后備企業及主板擬上市公司的調研工作,建立了40個企業組成的新三板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其中8戶企業已經與券商、律師等中介機構接觸洽談。二是組建了由深交所、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申銀萬國等中介機構組成的新三板上市服務聯盟。目前全區已有金賽科技、吉福參等6戶企業擬赴新三板掛牌。三是在推動投融資機構組建方面進行了探索嘗試,組建了吉林市國新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巨邦高新軟件產業有限公司。四是充分利用國家產業引導資金,積極組織園區企業解讀國家政策,園區內20多戶孵化企業獲得各類專項扶持資金近千萬元。
  
  5、人才工作方面:一是繼續實施“博士后人才引進計劃”,招引2名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開展有針對性的科研工作。二是推薦了16位企業家申報“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各級各類人才推進項目,其中兩位博士企業家被評為吉林省創業導師。三是積極開展科技人才培育工作,與吉林大學合作舉辦了吉林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及知識產權培訓班,先后組織了100余位企業家和各類高級人才參加培訓。
  
  6、國際合作方面:全年引進外資達到1.06億美元,完成年計劃的104%。積極利用通田轎車生產資質,與德國大眾公司洽談DY經濟型轎車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15億元人民幣,年產量36萬輛。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松花湖服務外包發展論壇”。開展了“第十屆東北亞博覽會”和“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大型商貿洽談活動,擴大了合作領域。
  
  (二)有特色的做法
  
  一是充分發揮創業中心的孵化器作用,加強產學研定向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建成了電力電子工業園、軟件園、留學生創業園、大學科技園、民營科技園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面積達9萬平方米,新增“孵化畢業”企業近50戶。現有孵化企業560戶,軟件企業124戶,留學生創辦、領辦企業80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950種,碩士以上研發人員780人。擁有經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01家,占全市的85%左右。累計孵化畢業企業180戶。鼓勵企業建設技術中心,推動永大集團等有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國家級創新型科技企業;大力培育大仝數碼等企業,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幫助恒輝新材料等企業與中科院就汽車專用料等項目進行深度合作。共有12個項目獲得省科技廳立項,有7個項目和21個專利獲得吉林市科技創新政策獎補項目。開展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申報工作,7個服務平臺已經通過省科技廳專家評審。全區創新型科技企業達到9戶。小糸東光、盟友科技、小糸車燈3戶企業通過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組織全區17戶信息產業企業申請加入吉林省“互聯網+”聯盟。開展“吉林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申報工作,認定25戶。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48戶,完成產值220億元,同比增長15.6%。積極開展國家智慧城市申報工作,高新區正式批準成為國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推進吉林市政府簽約中關村領創空間首批合作城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松花湖服務外包發展論壇。
  
  二是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基礎上,以大仝數碼、香港中訊、杭州東忠、微軟IT、大連百易、意邦智控、北斗航天、普天通信等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群快速崛起,成為高新區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采取“政府引導、多元投資、市場運作”的運行模式,打造以大眾DY、一汽吉林、萬豐工業園、吉星輪胎、航盛宏宇等為主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綠洲總部基地、軟件外包大廈、企業銀行用數據中心、上海智翔東北接發包中心等為主的軟件服務外包產業,以北斗航天新能源產品研發、衛星位置服務平臺、應急指揮系統為主的北斗衛星產業,以康乃爾保健品、吉爾吉中藥深加工、鹿王制藥等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以職教園區為主的文化教育產業,以中國物流、博宇公路港、建材市場為主的現代服務產業。依托產業園區,促進企業集中、產業集聚。2015年,吉林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48戶,實現產值220億元,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20.8%,同比增速15%。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0戶,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戶數46.5%。擁有企業技術中心21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3個,市級7個。
  
  三是項目建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重點推進招商引資項目30個,重點跟蹤洽談招商引資項目21個。其中,高新北區綠地高科城、安徽中訊通電子產品東北亞生產基地、浙江先臨三維3D打印服務平臺等4個項目已正式簽約,長吉圖綜合物流園、博宇公路港、軟件外包示范區、鹿王制藥GMP改造等4個億元以上項目落地。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全年開工建設3000萬元以上項目72項,其中,續建項目45項,新開工項目27項。按行業分,其中工業項目34項,服務業項目12項,房地產項目13項,基礎設施項目13項。按投資規模分,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2項,5億元以上項目18項,10億元以上項目10項。這些項目,有13個列入全市100項重點工程項目、8個項目列入全市30項重大項目中。全年竣工項目共30項,其中,工業項目14項、服務業項目6項、房地產項目6項、基礎設施項目4項。這些項目對發展壯大高新區的汽車及裝備制造、軟件及服務外包、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等五大支柱產業和完善北區基礎設施配套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
  
  四是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轉變。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力度,強化產需銜接、銀企對接、領導包保等一系列措施,工業經濟整體實現了平穩增長。華微電子、麥吉柯半導體、吉福參生物、東升偉業、航盛宏宇、華潤雪花啤酒等重點企業產銷兩旺,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20%以上。全區民營企業達到2790戶,同比增長10%;從業人員達到5.73萬人,同比增長9.7%;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完成487億元,同比增長31.6%;上繳稅金17.1億元,同比增長12%;民營骨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65戶;民營納稅超千萬元的企業達到18戶;民營企業貢獻率占全區經濟總量的60%。
  
  五是融資方式由單一向多元轉變。融資方式實現了多渠道、多途徑,共融資到位46億元,基本滿足了開發建設的資金需求。以PPP方式,組建了吉林市巨邦高新軟件產業有限公司,有效解決了軟件外包產業園的建設資金問題。
  
  二、2016年工作思路

  
  1、工作思路: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長吉一體化和推進長吉新區建設的良好機遇,以市場化、企業化為方向,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招商引智和項目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做好“有中生新”和“無中生有”兩篇文章,充分發揮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優勢,緊緊把握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主線,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職業教育、現代服務六大支柱產業。全面“優化提升南區、加快建設北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主要指標安排:地區生產總值220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億元,同比增長9.6%;第二產業增加值138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工業增加值132.8億元,同比增長7.9%;建筑業增加值5.2億元,同比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80.75億元,同比增長8.8%。全口徑財政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7%;地方級財政收入10.27億元,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277億元,同比增長10.2%。規模工業總產值326億元,同比增長5.5%;規模工業增加值90億元,同比增長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5億元,同比增長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7億元,同比增長10.4%。


吉林國家高新區發展現狀及發展思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夜夜性无码|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被伴郎的内捧猛烈进出h视频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日韩av一区谷露|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真人二十三式性视频(动)|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导航|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乌克兰少妇xxxx做受野外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