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國家高新區:產城融合鑄就新漓東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6-17 點擊:次
核心提示:桂林國家高新區樹立以人為本、綠色發展、集約高效的理念,堅持工業化與城市化“兩輪驅動”,積極探索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努力將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融為一體,構筑宜居宜商宜業的產城融合發展格局,一座現代科技新城正在桂林漓東崛起。

“我們桂林不僅僅是風景優美,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實力也非常雄厚,桂林高新區更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在三次創業中集聚著科技力量,人才與智力富集的漓東實現“千億園區”指日可待。”桂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七星區委書記石玉琳自豪地說。和很多地方高新區位于郊區不同的是,1988年就成立的桂林高新區基本和市區融為一體。1991年,桂林高新區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現在綜合排名由2005年的倒數第三名晉升到2014年115個國家高新區的前五十名,工業企業由2005年的 57家發展到現在的600多家。2013年獲科技部火炬中心批準創建“創新型特色產業園區”。
目前,桂林高新區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三大新興產業,做大經濟總量,為全面建成新漓東提供堅實的經濟支撐。形成“3+3”的產業發展格局,成功探索了一條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創新之路。目前,桂林高新區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名列桂林第一,擔負著桂林90%以上的發明專利任務。同時,產業發展對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桂林高新區在開發建設漓東科技新城,發展工業產業的同時,以建設桂林國際旅游勝地為契機,堅持產城融合發展,投入大量資金提升改造七星老城,開發建設華僑旅游新城,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高新區打造“四城四帶”空間發展戰略,除了已形成了七星老城、漓東科技新城、華僑旅游新城三大功能板塊,新增了花江生態科技城和漓東江岸旅游休閑觀光帶。為產業發展拓展新的空間載體,做大產業增量。漓東江岸旅游休閑觀光帶也提升城市環境、塑造城市品牌、建設漓東旅游勝地、助推桂林國際旅游勝地的現實需要,四城互補,相得益彰,彰顯了全國高新區中獨有的產城融合優勢。
桂林高新區打響“三大攻堅戰”,即漓東科技新城園區建設攻堅戰、漓東江岸帶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提升攻堅戰、產業創新驅動和做強升級攻堅戰。圍繞“三園兩帶一中心”的規劃布局,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功能配套,瞄準產業定位,建設創新型特色產業園區。據高新區七星區代區長鄭平介紹:“我們通過實施福隆園和塔山片區城中村改造,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我們就是要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漓東城,打造宜居宜學宜商之地。”高新區以技術改造、兩化融合、綠色創新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打造高新產業升級版,讓產業在城市中,讓城市在產業中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桂林高新區正逐步集產業、科技、金融、物流、商務、居住、生活休閑等諸多功能為一體,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較好地實現了產城融合發展,產城一體、產城互促雙贏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桂林高新區充分發揮高新區現有的政策優勢、基礎設施和產業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展高新區發展空間,提升城市經濟能級和輻射帶動力,促進產業升級與城市發展共提升,打造新漓東產城融合新景象。借助近年來桂林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契機,該區陸續獲得了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項目承擔單位、商務部電子商務進社區試點和首批廣西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現有電商企業及相關服務企業近300家,其中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200億元。桂林電商谷以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創業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知名電商企業落戶,已進駐電商及相關企業近150家,年利稅過億,其中,皓東電商、飛宇科技、愛索家具、蝸蝸游、大聰網絡、廣西潮志、一伙人網絡等都扛起了“領軍大旗”。桂林電商谷的電子商務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為高新區產業融合和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電子商務之于高新區,已經融入了地區血脈,并發散成為以創新為核心的獨有氣質。電商產業的高速發展,正在助力高新區實現一次新的騰飛,也給產城融合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