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0-08 點擊:次
近日,《濟南高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完成。根據規劃,濟南高新區將發展智能型、創新型、服務型經濟,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一三六”發展思路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看齊
規劃明確了高新區“十三五”的“一個總目標”、“三型經濟”和“六大任務”。
“一個總目標”是“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十三五”期間,高新區將發展智能型、創新型、服務型的“三型”經濟。“六大任務”則是:打造創新型產業生態,推動四大主導產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培育若干新興業態;建設“一區兩城兩谷”,針對不同空間給予不同的功能定位、產業定位;營造“雙創”環境,核心在于創新驅動、內生發展;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加速綜合保稅區建設、增強全球鏈接能力、強化區域協同發展能力;增進人民福祉,以共享發展理念引領社會民生發展,讓人民共享更多發展紅利;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從體制機制、行政服務、政策體系等角度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五區”戰略定位力爭成為全省科技創新領頭羊
未來五年,高新區將努力成為創新創業引領區、新興產業示范區、高端人才集聚區、開放創新前沿區、智慧和諧新城區,探索具有濟南特色的創新驅動路徑與模式,打造濟南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平臺,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創新的領頭羊。
新興產業示范區強調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育,加速推進高新區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營造高端、高質、高效的產業生態,帶動區域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成為濟南區域性經濟中心的主陣地、山東省新興產業發展示范區。
高端人才集聚區強調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加快集聚培養多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實施更加積極的人才政策,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全力打造國際人才港,建設“齊魯人才特區”。
開放創新前沿區強調開放平臺的打造、體制機制的突破,以及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先行區,支撐和引領濟南市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試驗區建設。
智慧和諧新城區強調打造空間專業化。基本建成“一區兩城兩谷”,全面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推動產城融合,打造區域和諧、經濟高效、生態優良的產業科技新城。
“六個率先”目標主要經濟指標平均增速力爭高于全市的50%
“十三五”時期,濟南高新區將實現“六個率先”發展目標。
率先實現經濟規模與質量效益的新提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45:55。五年內主要經濟指標平均增速確保高于全市的30%、力爭高于全市的50%。
率先形成產業融合發展的新生態。高新技術企業達500家,上市企業數達200家,千億級產業集群達4個。
率先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r&d經費占gdp比重達6%以上,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授權數達230個,孵化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每年新增孵化企業100家,培育創新創業團隊20個。
率先探索產城融合與宜居宜業的新路徑。固定資產投資1377億元、進出口總額達到44億美元、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常駐人員占從業人員比例達到1%、高新技術企業出口額占園區營業收入比例達到15%。
率先實現社會發展與民生福祉的新成果,新增就業人數累計10萬,新增各類醫療服務機構8家,新增義務教育機構10家。率先實現經濟、科技、社會、生態有機統一的新格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人,環境空氣改善率達到市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