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高新區“以升促建” 創建國家高新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5-23 點擊:次
榮昌位于成渝經濟區腹心地帶,地處“成渝發展主軸”的黃金分割點,距重慶市區88公里,距成都市區246公里。成渝公路、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潼榮高速和成渝高鐵貫穿全境,實現“20分鐘重慶、40分鐘成都,半小時港口、一小時機場”,是成渝城市群新興戰略支點。
2017年3月10日,國家科技部高新司組織專家對榮昌高新區“以升促建”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考察調研期間,專家組對榮昌高新區的建設發展情況和“以升促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指導性。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共重慶市榮昌區委、重慶市榮昌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認真吸納了專家組所提的意見建議,立即于3月11日召開專題會議傳達科技部專家組調研座談會議精神,對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及時修改完善了榮昌高新區的《戰略規劃》《產業發展規劃》《重慶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升促建”工作方案》。
重慶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榮昌高新區)前身為重慶榮昌工業園區,于2002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2006年經國家發改委審核認定為省級開發區。2016年3月經重慶市政府批準為市級高新區。榮昌高新區規劃面積1705.60公頃,已建成1099.83公頃,下轄板橋、廣富和榮隆三個組團。近年來,榮昌高新區通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已基本形成“農牧高新、生物制藥、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及新材料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的五大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創建了一批國家級科研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綜合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穩居重慶市前列。
榮昌高新區依托地處成渝城市群腹心地帶,位于“成渝發展主軸”黃金分割點位置,具有“東西傳遞”“雙向開發”的獨特優勢,發揮高新區對經濟的聚集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和支撐重慶、成都雙核聯動,加快促進成渝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成渝城市群加快成為國家經濟重要增長極。積極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推進城鄉統籌,更好發揮農牧高新、生物制藥、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及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生豬市場等現代服務業的引領作用,堅持科技進步、創新驅動和市場引領,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榮昌積極創建國家高新區,將依托現有基礎和特色資源,充分發揮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優勢,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廣平臺上,吸納整合國內外創新要素,形成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充分發揮榮昌高新技術產業的帶動引領作用和區域集聚輻射效應,深化與周邊地區的聯動合作、錯位發展,促進實現科技創新資源在成渝乃至中國西部地區優勢互補、共建共享,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實現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特色發展。
榮昌高新區形成了以動物基因工程、動物營養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集群,建立起集“科研、育種、養殖、加工、飼料、獸藥、市場”于一體的完善產業體系,聚集了美國嘉吉、美國大溪地諾麗、雙胞胎等農牧類企業90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2016年,高新區農牧高新工業總產值達130.30億元。
榮昌高新區擁有華森制藥、澳龍生物等21家制藥企業,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通過GMP認證的制藥企業18家。2016年,高新區生物制藥工業總產值達70億元。
榮昌高新區重點打造智能裝備、特種裝備、通用設備制造、汽車關鍵零部件等,擁有高端裝備制造企業180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2016年,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工業總產值達209.40億元。
榮昌成功引進全國最大的農牧上市公司大北農集團,共同打造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實現“買全國、賣全國”目標,2016年交易額突破280億元,通過編制全國生豬價格“榮昌指數”,提升我國生豬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飼料獸藥集散市場——中國(重慶)畜牧產品交易市場,飼料年交易額突破30億元。在榮昌建設全國貨運樞紐機場得到各級大力支持,已納入2017年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和重慶自貿服務區功能。2016年,高新區現代服務業實現收入127.60億元。
榮昌科技創新人才密集。擁有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西南大學榮昌校區等科研教學資源,是全國畜牧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方。擁有科技部“萬人計劃”人選2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突出貢獻專家等110余人,博士、碩士學位630余人。
榮昌創新創業平臺完善。建有科技部授牌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榮昌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國家級創新平臺27個,建有省(市)級科研平臺53個。榮昌高新區是重慶市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建成國家級榮昌科技企業孵化器、古思特創客空間、重牧硅谷·星創天地等創新創業孵化平臺13個,孵化面積達8.7萬平方米。
相繼搭建金融服務支撐平臺。先后出臺了《榮昌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施意見》《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等金融政策。建立高新區與金融機構每月融資需求對接機制,搭建起銀企融資需求信息平臺。2016年,儲備擬掛牌上市企業23個,新三版掛牌企業3家,OTC掛牌2家。
不斷完善政策措施保障。重慶市政府出臺《關于支持重慶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發展的通知》、市科委出臺了《關于支持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升促建”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通知》、市經信委出臺了《關于支持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升促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通知》。榮昌區加快配套政策的跟進,出臺了《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升促建”支持政策》《關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實施意見的實施意見》《推進工業經濟穩增長促發展二十五條措施》等系列文件,在企業技術創新、技改擴能、廠房租用等方面給予獎勵和扶持。
高新區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高新區規劃了1個日處理能力達4萬噸的高新區污水處理廠,目前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日處理能力達2萬噸,污水處理率100%。同時通過“以獎代補”鼓勵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加大環保設施投入,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營造良好的高新區生態環境。
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由區委常委擔任高新區管委會(工業發展促進中心)黨工委書記,設立高新區綜合行政服務中心,實行封閉運行,直接幫助企業辦理建設、生產所需的等相關手續。推行“項目經理責任制”,對高新區的項目,委派分管領導和項目經理,全程跟蹤服務,全面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供給側改革工作全力推進。以“兩提兩降”為目標,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并聯項目審批。全區共整合減少審批項目136個,降低高新區企業行政事業收費標準,免收12項,降標15項,整體降低企業中介費用33%,工業用電控制在0.60元/度以內。
榮昌高新區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強化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以現代農牧高新產業為特色,主打生物制藥產業,推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及新材料產業同步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五大主導產業體系,打造成渝城市群生物工程科技創新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