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蓄勢聚力促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05 點擊:次
塔吊林立,挖掘機、鐵臂齊揮,推土機、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忙碌趕工……6月2日,步入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看到一派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場面。特別是孵化中心標準廠房C棟施工現場,施工隊伍正抓緊進行外墻施工,不少意向企業已經開始預訂廠房。
據了解,該園區正以高質量的服務、高標準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高效率的招商引資措施,不斷使園區蓄勢聚力、擴能增效,打造工業發展新引擎。
完善基礎 增強“硬”實力
園區在配套設施建設上始終是不遺余力,根據區位條件和發展需要,高標準統一規劃基礎配套設施。除本級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資金用作園區建設資金外,還積極向省、市申請項目立項,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并積極動員入園企業、周邊村鎮等社會力量,參與園區的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的承載能力。
1-5月份,園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6.3億元,其中,新建占地20000㎡的園區標志性建筑迎賓廣場,成為企業職工和周邊群眾的休閑娛樂圣地;新建平汨復線升級改造園區一標段道路1.36公里,進一步暢通園區交通。標準廠房C棟、綜合樓、創新創業園標準廠房、“135”工程標準廠房3號棟、興旺路延伸段建設等項目目前正加速推進,預計年前均可完工。
一流服務 創優“軟”環境
作為全省13個省直管縣試點之一,平江高新區將項目行政審批“二號公章”作為改革的首個“試驗田”。在符合法律、法規、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設立了園區“二號公章”辦,按照便企利企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要求縣直相關部門下放園區項目建設相關行政審批權限。
“我們由各縣直部門分別派駐2名業務骨干到園區駐點工作,并明確一名副職全程負責相關行政審批事項辦理,實行“一站式”代辦服務。” 園區“二號公章”工作人員介紹道。通過改革,園區共承接縣發改、國土、環保、住建、人社等12個部門共34項行政審批權力,進一步釋放了活力,實現了“高產高效”。制度實行以來,園區“2號公章”共完成28個項目注冊、環評、規劃、報建等行政審批手續300多項,行政審批效率提速60%以上,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300多萬元,間接創造社會效益1000多萬元,園區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此外,園區還成立了企業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等,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勞務招工等服務,切實為企業生產保駕護航。
引優聚強 全員“大”招商
園區開發建設,項目是關鍵。“在招商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園區的發展定位、資源條件、產業導向,黨政一班人主動出擊,抓招商、抓項目,大力推動優質企業向園區集聚。”園區招商局負責人說。
據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潘典宏介紹,平江高新區通過定期開展干部招商業務知識培訓,并將招商引資納入干部績效考核范疇,不斷給干部“輸血”“增壓”,形成了人人心系招商、個個圍繞項目的“大招商”局面。同時,在摸清各地產業發展政策和自身發展優勢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派出專業招商隊伍長期駐守。目前,已在上海、鄭州駐點主攻石膏建材和食品產業,接下來還將在深圳、東莞等地多點駐守打好“持久戰”。此外,園區負責人還帶領干部逐戶拜訪平江籍企業家和符合主導產業的旗艦型企業,全力挖掘信息源。僅今年4、5月份,就帶隊外出5次以上,拜訪企業20多家,獲取招商項目信息120余條,并取得了上海49家企業的有效信息作為重點對接對象。
年初至目前,園區招商引資項目已達9個,總引資額超過7億元;當前意向簽約項目8個,其中擬投資6.6億元的石膏建材及云母產業項目將于近期簽約落戶,另外還有不少優質企業正在與該區進行洽談,準備入駐該園區。“通過努力,今年力爭引進產業項目20個,實現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30億元以上。”園區招商局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