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高新區羽翼漸豐 岳陽將打造第二個國家級開發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6-09 點擊:次
日前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岳陽市決定以岳陽臨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核心區、以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為拓展區,創建岳陽臨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我市打造的第一個國家級開發區。那么,臨港高新區由省級高新區申報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又有哪些硬扎扎的“干貨”?始建于2009年的岳陽臨港高新區,2012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區,規劃建設面積23.68平方公里,是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的港口經濟中心,也是湖南融入國家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的核心區域,更是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現代物流的重要園區、開放型經濟的重要門戶。經過近10年來的發展,目前,岳陽臨港高新區已具備申報國家高新區的多項“硬指標”條件。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2016年,岳陽臨港高新區(含岳陽綠色化工產業園)入園企業248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129家,高新技術企業36家;完成技工貿易收入1055.9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3.9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43.48%,占全市的21%。
多元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岳陽臨港高新區立足自身區位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通過招商引資和內生培育相結合,集聚了建長石化、東方雨虹、中創化工、國信軍創6906、高瀾節能、鐘鼎熱工、道道全等一大批骨干企業,已形成以精細化工為主導,現代物流、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為支撐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
創新創業體系日益完善
岳陽臨港高新區圍繞主導產業發展,聚集了一批高質量的科技創新資源,建有市級以上科技研發平臺26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家、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市級院士工作站4家,園區一半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組建了內部技術研發機構。
產學研創新活動不斷深化
岳陽臨港高新區堅持多方聯動、資源整合,積極推動企業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30多家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創業孵化環境逐漸優化
岳陽臨港高新區以搭建高水準孵化器為方向,全力推進創業苗圃、加速器、大學生創業工場、眾創空間等創新載體建設,擁有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規劃建設孵化面積100萬平方米,已建成21萬平方米。
人才引進培育機制大大完善
岳陽臨港高新區成立了人才創業服務中心,建立了科技人才激勵機制,通過提供科研實驗室、住房補貼、解決子女就業等激勵政策,著力吸引院士團隊、博士團隊等高層次科技人才來園區開展創新創業工作。截至2016年底,園區共柔性引進“兩院”院士10名、博士38名。記者了解到,創建岳陽臨港國家高新區對實施沿江開放開發戰略、加快建設湖南長江經濟帶意義深遠。僅稅收政策上,就有許多優惠。鑒于岳陽臨港高新區已具備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礎和條件,岳陽市政府已經特請省人民政府轉報國務院批準岳陽臨港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