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區“五新”戰略引領超越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8-14 點擊:次
安康高新區自2015年9月升級為國家高新區以來,始終堅持對標一流、追趕超越的目標定位,近期在科技部組織的評價通報中,安康高新區在全國147個國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中由成立之初的130位,升至80位,在全省7個國家高新區中排名第4位,這樣的成績位于秦巴貧困地區的安康高新區只用了3年。
8月8日,位于高新區的陜西華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交易,成為安康首個上市公司。這份驚喜于企業而言是科技研發成果的累積,對安康高新區而言則是長期孵化幫扶的成果。
7月下旬,高新區向入區企業兌付第二批支持企業發展獎勵政策資金,華銀科技同樣獲得政策獎勵30萬元。正如其他獲得獎勵支持政策的企業一樣,在“五新”發展戰略的推進中總有意料之中的收獲。
培育新動能是安康高新區的發展關鍵
不遺余力地破解招商引資和加快建設的新辦法、新機制,讓一大批知名企業和優質社會資本選擇在高新區投資興業。高新區近年累計招商項目150個,合同引資513億元,到位資金264億元,建成投產產業項目50余個,轄區“四上”企業達到125家。六大產業園初具規模,投資12億元打造的飛地經濟園區成效凸顯,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型產業多元并進,二產從小到大,三產從無到有,基本形成產城融合、產城互動的發展格局。
構筑新高地是安康高新區的發展基礎
先后實施城市配套項目160個,總投資達180億元,累計建成市政道路50余公里,新增校舍25萬 ,新增辦公商業70萬 ,新增各類住房260萬 ,新增綠地2100畝。現代商業、優質教育、高端醫療、運動康健、休閑美食等各類要素正在高新區快速聚集,系統配套的綜合承載能力和綠色高端的環境吸引力,形成商業核心競爭優勢。
激發新動力是安康高新區的發展核心
通過搶抓政策機遇主攻銀行融資、通過資產證券化盤活資產,拓展融資渠道吸引外部資本、搭建銀企平臺支持企業融資等方式,累計籌集土地收儲、基礎設施、保障房建設、企業發展等各項資金140余億元。先后成立高新技術新產業引導基金、高新技術新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和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投資基金,重點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瞪羚企業”發展。先后組建融資租賃、中小企業投資服務、財信擔保和典當公司,入駐運營金融服務類機構16家,服務于大發展的多元化融資體制基本形成。
共建新生活是安康高新區的發展追求
民生類財政近年支出累計達17.7億元,占公共預算支出86%。建成投用7所省內一流學校,改造提升10所托管學校,全面實行學前普及普惠、高中免費和大學獎補,雙高雙普、義務教育均衡區創建工作深入推進。開工建設6大新型社區,建成保障性住房1.3萬套,核心區80%以上群眾率先實現土屋換洋房、農民變市民。
彰顯新形象是安康高新區的發展目標
堅持把創新作為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出路,全面激發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先后摘回7塊“國字號”招牌,組建8個產業研究機構,搭建創新創業的大陣地、大平臺;項目推進實行公開亮諾、全程幫扶、跟蹤督辦,以“閉環式”責任體系倒逼工作落實;人力資源管理實行績效考核、全員聘用、優勝劣汰,用企業化的管理理念激發員工爭先勇為熱情;資金監督管理實行過程審計、跟蹤審計和村財局管統審,用全覆蓋的制約監督體系控制建設成本;鼓勵先行先試,旗幟鮮明地保護作風正派又敢作為、敢擔當的干部,寬容干部在創新創業中的無意過錯。
據悉,安康高新區目前又量身定做了發展任務清單,將圍繞聚焦工業發展、培育“大產業”體系,突出基礎建設、構建“大配套”格局,提振發展后勁、強化“大招商”舉措,激活創業動力、匯集“大支撐”要素,堅持民生為本、譜寫“大和諧”局面,加強隊伍建設、營造“大合唱”氛圍六大發展目標,全面落實“五新”戰略目標,到2021年,新增實施重點項目350個以上、總投資1500億元以上,培育形成4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力爭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