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高新區: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來源:未知 日期:2017-09-20 點擊:次
歷史的斗轉輪回,時代的激流推進,定格著一個城市的發展命運,也締造著新的傳奇。美麗的畫卷需要巧妙的布局,精致的細節決定內涵與氣質,一張一弛間,就是城市的品相和性格。
9月20日,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咸陽高新區喜訊頻傳,CEC·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以下簡稱“CEC8.6代線項目”)核心設備曝光機搬入,冠捷年產400萬臺電視整機項目廠房封頂,這意味著CEC8.6代線項目已經進入工藝設備安裝的關鍵階段,產品首片點亮進入倒計時。咸陽市電子信息產業正式迎來了新的篇章。
隨著總投資280億元的CEC8.6代線項目的基本建成,這一電子信息產業的“航母”工程,已經在咸陽提速前進。截至目前,2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業已經落戶,初步形成了從石英砂到電視機的全產業鏈生產,實現了產業垂直布局,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正在崛起……
引領與帶動的詠嘆調
“在招商引資競爭激烈的今天,通過創新招商方式來增強經濟活力,是高新區招商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嚴格按照‘有技術、有品牌、有經驗’標準開展招商選資,一批電子信息領域的優質項目已確定入駐。”咸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景雪峰說。
咸陽國家高新區是中國西部唯一的國家級顯示器件產業園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國家級示范園區。如今,它所具有的潛質已經展露出來,占地9.28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初具規模。
CEC8.6代線項目主要產品為50寸、58寸、100寸超高清TFT-LCD面板,產品未來在高端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大尺寸電視以及超高分辨率等高端顯示產品中擁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前景。該項目是西北地區首條8.6代TFT-LCD生產線,也是名副其實的“絲綢之路第一板”。項目將于2018年1月實現首片產品點亮,屆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將有“咸陽造”,而其重要的經濟意義在于拉動工業整條產業鏈升級。
作為全球知名的顯示器和電視機制造廠商,今年年初,冠捷科技投資2500萬美元,在咸陽高新區開始建設整機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主要生產50寸以上液晶電視,銷往國內及歐美市場。冠捷顯示科技(咸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朱民說,“之所以選擇在咸陽高新區建廠,正是看中了這里正在形成的以CEC8.6代線項目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鏈。”
今年上半年,咸陽高新區按照“中間突破,帶動兩端”的思路,以CEC8.6代線項目為核心,以上下游配套產業招商為主線,長期定向跟蹤招引,持續精準對接洽談,共引進項目32個,其中80%的項目都分布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
他們多次叩門招商,先后前往北京、南京、蘇州、廈門、廣州、深圳、東莞等地進行招商10余次,同時,還在西洽會、陜臺交流會、深圳咸陽商會成立大會、冠捷經銷商大會等多個推介會上開展了上下游招商活動。目前,上游招引的項目有投資50億元的G8.6基板玻璃,投資11億元的生益科技覆銅板項目,投資3億元的德國林德制氣項目,投資8億元的峻凌國際電子模組項目。近期,正在積極對接南京冠石、青島卓英社等項目;下游招引的項目有投資2500萬美元的冠捷年產400萬臺整機項目,投資2500萬美元的三捷電視機注塑項目,投資10億元的博聯科技鐵背板項目,創維年產300萬臺整機生產項目。近三年咸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將實現500億元的直接投資,未來8-10年將形成一個千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進而形成“東有西安三星,西有咸陽彩虹”的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大格局。
產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升級,即使對于年輕的平板顯示產業也不例外。咸陽高新區圍繞現有平板顯示產業制定產業升級的路線圖,積極與京東方等廠商對接,謀劃10.5代線項目,加大引進OLED顯示屏、觸摸屏、柔性顯示屏等項目,在發展傳統顯示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型顯示產業。
創新與科技的主題曲
創新之都,科技新城。對于高新人來說,是重托,是使命,更是責任。塑造一個新的發展區域經濟體,環境是重點、品牌是關鍵、創新是辦法、高新是生命。
“昔日的荒草地變成新城區,曾經的低矮棚成為大樓房,過去的小作坊改成大工廠,野草灘也已成大公園……”陜西中科啟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雄飛說。站在高新區的制高點高科三路高架橋上,映入眼簾的是塔吊林立、一棟棟標準廠房拔地而起。
咸陽高新區為了吸引小微科技創新型企業輕資產入駐,在電子信息產業園內規劃了5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目前已建成4萬平方米。同時,設立5000萬元的專項基金,從政策、空間、資金等方面為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讓小微企業集聚發展、抱團發展,助力電子信息產業鏈條發展,目前,慣性導航、賽亞思機器人、偉景智能眼等一批瞪羚企業在基金的支持下,在標準廠房內實現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一個個“高精尖”項目落地入園,科研成果加快產業化,新興產業成功孵化,園區和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與此同時,咸陽高新區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9所知名高校集中簽訂合作協議,深化校企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自主創新才能為產業升級架起騰飛的翅膀。近年來,咸陽高新區圍繞“研發平臺建設、原創性技術創新、孵化基地建設、科技計劃項目立項”等工作,全面實施創新創業發展戰略工程。
形象與品牌的行進歌
咸陽高新區作為咸陽城市發展的創新示范區,以其特有的創新之都、科技新城榮耀于該市。
秦地最盛,無如咸陽,咸陽最美,美在高新。
咸陽的歷屆決策者們,都想在咸陽筑起一座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的領航示范區,這也是咸陽人的夢想。
眾所周知,國家級高新區是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國家在一些知識與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高新區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轉型發展的必要手段。
這種引擎的聚集效應、示范效應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
今年7月,在咸陽市委七屆五次全會上,咸陽市委書記岳亮在講話中指出,要強化項目引領,特別是對高新區CEC8.6代線及上下游配套項目,要加快推進步伐,全力服務保障,努力以“咸陽速度”創造“咸陽神話”。7月12日,咸陽市市長衛華在高新區調研時,提出了體制機制活、單位土地產出高、項目準入門檻高、專業化管理水平高的“一活三高”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國家級高新區這塊金字招牌。目前,咸陽已經形成了全市上下共同支持高新區建設的強大合力,咸陽高新區呈現出了強勁發展勢頭。
2016年,咸陽高新區在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較上一年度提升24位,在全國147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爭先進位幅度最大。咸陽高新區全力聚焦電子信息主導產業,培育產業集群,如今,區內聚集了一大批科技資源、高端人才和電子信息優勢企業。咸陽高新區在咸陽經濟板塊中率先發展,已成為咸陽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高新以其獨有的創新,引領著未來。
我們有理由相信,咸陽高新區已成為輻射、帶動和引領咸陽市乃至陜西省、西部地區電子信息產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和產業基地,也是陜西省最具發展實力、活力、潛力的園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