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產融合,常州高新區成全省高新區唯一試點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12 點擊:次
日前,常州高新區通過競爭性立項,取得全省區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點,這是全省高新區的唯一試點。全省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點現場會近日在常州高新區召開,在產業融合方面,高新區和兄弟縣區充分交流,也介紹了自己的探索和經驗。
一二三產融合,帶動高新區鄉村旅游。
全省高新區唯一試點從哪兒來?
2015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三年提出鼓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2016年,江蘇省農委、省財政廳通過競爭性立項,確定了10個區縣成為首批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點。今年,又有16個區縣成功申報,常州高新區是目前全省高新區中的唯一試點。
近年來,常州高新區農業發展勢頭迅猛。2011年,高新區農業現代化指標考核位列全省67個區縣倒數第三,2012年追趕到第二方陣,2013年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目前一直穩居在全省第一方陣。2016年全區耕地面積28.16萬畝,農業現代化指標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約30%,這與區委區政府近年來對“三農”工作的重視是分不開的。作為高新區,要高舉高新大旗,決不能讓農業成為短板。
如何實現農業的供給側改革?今年省政府辦公廳發布4號文件給了高新區農業發展的契機。新北區農業局副局長湯亞興介紹說,農村要通過轉型升級解決發展問題,實施一二三產融合,以“美麗鄉村”為載體,能夠轉變農業發展扶持方式,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產業的高效益增長。
區財政局副局長揭新介紹說,該試點也是財政部門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試點,是財政支持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區財政將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加大預算安排力度、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創新財政支農方式等措施來支持該項工作,確保重農、強農、惠農基調不變,力爭在此過程中,為全省50個三產融合先導區提供新樣本。
以“一主兩特”為基礎,落腳點在強村富民
目前高新區產業融合體系初步構建,優質稻米、特種水產和高效園藝“一主兩特”的產業基礎充分形成,在此基礎上通過產業鏈延伸、多業態融合,把三產融合的落腳點放在振興鄉村發展戰略上,把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脫貧攻堅、民生改善結合起來。如東南村在有機稻米種植基地的基礎上,打造美麗鄉村;銀河村以工業養殖為方式,打造“江蟹第一村”等,實現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通過充分挖掘區域資源,大力實施美麗鄉村暨特色田園鄉村、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綜合水價改革、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試點區、新孟河及S122省道沿線的全域旅游、現代農業園區以及田園綜合體等重點工程,為產業深入融合發展創造條件,發展生態特色農業,壯大龍頭企業,建立互聯網電商物流平臺,打響新北農產品品牌。“做優、做精、做特,形成農業產業特色,農產品要不斷提升附加值,變成農商品、農禮品。”
近1000萬元扶持金,將用于試點區項目建設
據了解,試點區申報成功后,將得到上級財政938萬元的資金扶持。對于資金用途,區財政局告訴記者,前期,區農業局聯合區財政局已經在全區范圍內進行了遴選,經推送、申報、評審,共選出“6+1”個項目,即6個一二三產融合項目,1個農產品初加工項目,這938萬元的扶持資金,也將主要用于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要充分挖掘利用新北鄉土自然資源,突出農產品加工與農業休閑觀光發展一二三產融合。”
除了資金扶持,還將帶來政策利好空間,比如在設施農用地、貸款、農業保險等方面,都將有配套的優惠政策。
非常“6+1”項目申報概況
1.東南稻米種植休閑觀光項目:農業多功能融合類型。東南村是全市最大、全區唯一的有機稻米種植基地、市級美麗鄉村,發展運用了稻蛙、稻蟹、稻鴨多種共作模式,夏墅牌軟米是全省名優產品,擬建設東南小院、景觀棧道及照明等稻田公園,實現農業休閑觀光旅游一體化。
東南村的有機稻米,如今已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
2.萬綏糧油稻米加工倉儲項目:產業鏈延伸融合類型。公司是全區最大的稻米加工企業,擁有5000畝水稻專屬基地,市級龍頭企業,市聯農惠農帶農十佳企業,旗下“鄭義興”品牌為老字號,年加工銷售大米1.2萬噸。擬建設高標準恒溫糧庫一座,進一步增強糧食收儲能力,帶動農戶增收。
3.潤源婚慶主題農業生態園項目:屬于創意農業。潤源農場占地面積1350畝,有5000米長護城河,農業業態多種,田園風光優美,稻園、果園、菜園、稻園集聚,啤酒、黃酒、點心加工作坊齊全,以此為基礎做農業婚慶主題公園,實施提升改造,依托自身自給自足,生態循環的基礎,開展農產品DIY,與婚慶公司聯合開展婚紗攝影、承接婚禮。
4.王者青城水上高爾夫項目:多業態發展融合。項目位于市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內,以自然生長的高品質魚類養殖為特色,養殖水面達到300畝,利用發展水上高爾夫項目,形成水產養殖、水產品配送、漁業觀光與體驗互連互融的綠色園區。
5.常益觀賞龜名園項目:內部融合型。新峰農業是農業部的標準化生產養殖示范基地,是常州市地方瀕危物種草龜的唯一保種繁育基地,養殖的“靈橋水鄉”牌生態中華鱉連續三年榮獲“中國名鱉”冠軍稱號。擬通過改擴建龜池、物種保護與展示廳,打造一個集珍稀龜類養殖、保護、科研、休閑于一體的名龜園。
6.薛家花海生態旅游開發項目:農業多功能類型。項目公司已在鎮江、青島等地成功運行了花海項目,項目以薛家鎮鮮花小鎮為依托,建設育苗大棚,花卉觀賞超市、開發花卉休閑旅游產品、開展花朝節等文化活動,以實現種植、銷售、科普、觀賞多功能一體的綜合花園。
7.銀河村水產品初加工項目:銀河村是區萬畝水產養殖發展蝦、蟹養殖計劃的重點村,是帶動農民強村富民的典型村,水產養殖面積超過3500畝,水產養殖大戶35戶,今年成功申報中國江鮮第一村,擬建立全區水產品交易市場,建設2座總容量約1200噸的組裝式冷藏庫,健全水產品產地加工、營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