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高新區:健全光谷創新生態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2-15 點擊:次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緊緊圍繞基地建設任務,結合自主創新示范區、自貿區武漢片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核心區的建設,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完善“雙創”政策措施、擴大創業投資來源、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加強“雙創”文化建設。
一是完善法制環境。《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頒布實施,固化了30年改革創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規形式保護改革者,激勵創新者。
二是優化政策環境。研究出臺“黃金十條”、“創業十條”、“互聯網+十條”、“科技金融十五條”、光谷國際化十條等政策。在全國率先組建“互聯網+”辦公室,在線教育、互聯網健康、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商、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一批“互聯網+”新型服務業態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斑馬快跑公司成為華中首個獲得網約車牌照的企業。向科技型創業企業發放科技創新券,累計向331家企業發放總計5000萬元的創新券。
三是改革政務服務環境。成立政務服務局,把管委會9個職能部門的86項審批事項統一歸口一個局,26枚印章變成一個章,武漢市直部門如國稅、地稅、人社等5個分局將審批職能歸并整合,成立審批科,整章建制進駐光谷公共服務中心,實現一個部門管審批。再造審批流程,建立“企業設立審批一口式、產業項目審批一體化、建設項目審批一條龍”工作機制,提高辦事效率。如東湖高新區積極探索“三辦”改革試點。梳理“三辦”事項378項,并分門別類確定辦事流程,其中“馬上辦”154項、“網上辦”53項、“一次辦”171項,審批流程明顯優化、行政效能顯著提升。網上辦件量由每天不到10件增加到100余件,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由以前30天縮短至最快15分鐘辦結,企業設立時間減至1~2個工作日,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縮短1/3以上。
四是健全“雙創”生態環境。推進湖北首家知識產權孵化器啟動,推進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首家光通信行業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建設,積極籌建知識產權法院。推進獲批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
五是培育創新文化環境。光谷自成立以來,一直弘揚“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積極營造“讓創業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創新變成一種人生追求”的氛圍,形成一種“創業-成功-再創業”、“創業-失敗-再創業”的光谷文化和潮流。
“雙創”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市場創新創業活力不斷增強。新興市場主體快速涌現。2016年,東湖高新區新注冊市場主體16652戶,同比增長29%,新增企業12614戶,增長28.8%,累計注冊企業超過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由2012年的409家增加至1396家,居全國高新區前列。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16年專利申請突破2萬件,同比增長30%;累計主導創制國際標準17項,國家標準280多項。涌現了萬瓦級光纖激光器、“超速超大超長”光傳輸等一批世界級自主創新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