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高新區: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8-30 點擊:次
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垃圾處理資源化、清掃作業機械化,走在高新區街道兩旁,綠樹成蔭,不時有灑水車、霧炮車緩緩開過。近年以來,高新區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一項項嚴而實的環保舉措,使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空氣更清新了,生活在高新區感到很愜意,這是高新區居民對過去幾年環境變化最直接的感受。為了強化責任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高新區將環保目標考核指標和減排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和鄉鎮,要求各部門“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問題,并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圍繞打好水、氣、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抑塵、壓煤、控車、禁燒、提標、增綠”多管齊下,多部門聯動,著力整治污染問題,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為全力保障整改工作順利推進,2016年以來,高新區投入環保經費約2億元。
同時,高新區不斷加大污染源的監督管理力度,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貯存、運輸、使用等各個環節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不定期地對企業進行明查和暗訪,有效防止了違法企業利用“時間差”停運環保設施和偷排現象,嚴防各種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并取締在禁燃區內生產、銷售蜂窩煤等型煤的非法經營行為,要求新開業的餐飲經營戶安裝油煙分離器,并將安裝油煙分離器作為對其經營場所進行驗收標準之一,截至目前已完成128家餐飲企業油煙凈化設施安裝。
“又來巡河啦”“是啊,這兩天河道垃圾多不多”水是生命之源,高新區深刻的認識到,保護河道就是保護生命力。高新區全面推行河長制管理體系,堅持因河施策,實行一河一圖一表一策,制定下發了《新余高新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修訂)》,區內所有河流、水庫建立了區、鎮、村三級河道“河長制”或“庫長制”管理責任體系,區黨工委、區管委會主要領導任區級總河長,每條河落實河長。實施河岸線綠化、河道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清河清淤“六大行動”。全面開展清河行動,參與人數200多人次,清理河道50公里。
據了解,中央環保督察前,高新區轄區袁河水西斷面水質基本保持在Ⅲ類,水質總體狀況較好。去年6月份袁河水西斷面水質惡化至Ⅵ類,之后,該區立即行動,成立了水環境突出問題整治領導小組,開展問題原因排查,全面開展整治工作。通過推動工業污染整治、畜禽養殖業整治、山塘水庫退養整治、雨污水管網普查維修、企事業單位“雨污分流”整改等有效整治措施,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間,袁河水西斷面水質一直穩定在Ⅲ類,水質狀況良好,農村河流消滅劣Ⅴ類水,該區泄洪渠水質明顯好轉,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風險得到控制。
如今,走進高新區,街道下水井口餐飲垃圾的污漬不見了,街頭垃圾箱干凈了,馬路中間隔離帶上的灰塵消失了,餐廚垃圾回收了,城市的衛生死角清理了。近年來,高新區以改善人居環境和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建管并重,標本兼治,從主干道到鄉村路,從村莊周圍到莊前屋后,集中開展了“整樹畦、開邊溝、鏟雜草、深松綠化帶、涂白巷道樹”的立體式、全方位整治活動。采取集中整治和長效管理的方式,由村領導牽頭,鄉鎮干部職工、村“兩委”班子成員、青年志愿者及黨員群眾全面參與,全力抓好日常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各鄉鎮也根據村莊自身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特色,形式多樣地提升鄉村“顏值”。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環境問題,是高新區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大氣污染防治到河流整治,從污染減排治理到城鄉環境保護,一系列治污“組合拳”招招制“敵”,彰顯出了高新區對環境民生保的決心、治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