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0-12 點擊: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第一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由此成立。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68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了弘揚艱苦奮斗、推進改革、創新引領的高新區精神,總結宣傳30年來各地涌現的高新區建設發展先進經驗和做法,推動我國高新區事業更上一個臺階。開設“高新區發展30年”專欄,將分期刊載各個國家高新區的工作經驗,今天推出第三十一期——《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常州高新區

 
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壯大,從模仿學習到自主創新,從最初的一片農田到今天“工業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動、新產業和新空間逐步凸顯”的現代化新城區,自成立以來,常州高新區歷經風雨,成長壯大,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道路。以11.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常州市經濟總量的20.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21.5%、出口總額的33.7%,成為了常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全國國家高新區年度評價中綜合排名躋身第25位,位列江蘇省國家高新區前三強。

搶抓機遇 從弱到強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常州高新區始終強化機遇意識,牢牢順應和搶抓了歷史賦予的五次重大發展機遇。

 

1990年4月,中央決定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實施以浦東為龍頭、促進長三角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進而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這是擴大改革開放、優化全國生產力布局的重大部署。常州市委市政府敏銳意識到這一重大歷史機遇,不等不靠,果斷決策,接軌上海,探索并建立了常州乃至江蘇首個開發區雛型——780畝的城北工業村。這一歷史決斷,直接帶動了常州25年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決定了影響常州25年城市形態建設的“向北發展戰略”,奠定了常州成功申報并通過設立國家高新區的堅實基礎。

 

1992年,國家掀起新一輪對外開放和引進外資高潮,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決定在智力資源相對密集的大中城市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歷史性機遇。在這一歷史機遇面前,常州又一次積極作為、主動爭取,在城北工業村基礎上,規劃5.63平方公里的開發區域,與蘇州、無錫一起躋身國家高新區。

 

新世紀后,江蘇啟動以整合全省生產力布局和全省地域整體開發為特征的“四沿(沿江、沿滬寧線、沿隴海線、沿海)開發戰略”,特別是重點推動“新一輪沿江開發、建設長江兩岸國際制造業聚集帶”的歷史性機遇。面對這一機遇,高新區貫徹常州“以港興市、通江連海”的發展戰略,先后規劃了高新區、新龍區和新港區3個組團,并建立了國家環保產業園、國家火炬計劃三藥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電子科技產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特色專題園區和產業基地,開通了海關直通點、常州港一類口岸、出口加工區等重大開放功能。

 

2009年,面對啟動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試點和江蘇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先行區”“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歷史性機遇,常州高新區圍繞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創新型經濟轉型,實現“二次創業”,建設了光伏、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車輛等4大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引進了大批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同時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新一輪發展的重點,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2015年以來,園區又迎來了國家推動“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江蘇建設“一中心、一基地”、沿江“只搞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揚子江城市群建設”的歷史性機遇。面對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深層次調整,高新區圍繞實業立區、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目標,開啟了“三次創業”的新征程。

 

通過搶抓機遇,常州高新區始終主動適應形勢與趨勢變化,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及時作出了戰略思路的調整。從以貿興區、工業帶動到區劃帶動,再到功能帶動、外向帶動、新城帶動,常州高新區全面啟動產業發展高質量專項行動,步入“國際化帶動、城市化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奮力走在國家高新區更前列。

產業躍升 集結號響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組件累計發貨量突破30GW,全球排名第一;

向國際電工委員會提出的《EVA交聯度測試方法》正式發布,引領了中國光伏企業開啟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先河;

制定了63項中國和全球的光伏行業標準,涵蓋過去5年60%的行業標準……

 

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常州,這些都是成長壯大在常州高新區的天合光能“領跑”全球的“成績單”。

照亮世界,是星宇車燈一直以來的夢想。

 

自2011年2月,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以來,這個夢想正在漸成現實:2016年承接的138個新項目中,不僅有奧迪A3、Q5的前照燈,還有寶馬F45/F46LCI后組合燈項目,為德國寶馬全球平臺配套;去年該公司的高端客戶名單上又新增了沃爾沃、捷豹陸虎等“大咖”。

中簡科技是我國高性能碳纖維行業領軍企業,填補了國產高性能碳纖維在航空航天應用領域的空白,打破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長期在高性能碳纖維材料及裝備上的國際壟斷。

 

2017年,常州高新區圍繞“一特三提升”探索產業精準發展道路,初步形成了重點發展光伏智慧能源、碳纖維及復合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醫藥及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兩特三新”產業的總體定位。2017年,園區“兩特三新”產業完成產值1080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36%。

 

今年,常州高新區提出更加聚焦具備國際核心競爭力的光伏智慧能源產業和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高舉“光伏名城·東方碳谷”大旗,全力創建國家新能源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創新中心,以行業細分、微分冠軍為目標,聚力推動“兩特”產業加快實現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一是光伏智慧能源產業。

 

以打造“光伏名城”為目標,以天合光能全球行業龍頭地位為引領帶動,以建設國家新能源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為核心驅動,集聚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優勢力量,進一步聚焦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引領全球光伏智慧能源體系和標準建設。二是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以打造“東方碳谷”為目標,更加聚焦碳纖維制備及應用兩大重點,發揮中簡科技“源頭型”創新的技術優勢和對下游產業鏈的牽引優勢,以及以康得復材、宏發縱橫等企業的市場應用領域優勢,著力建設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園,加快構建“軍、政、產、學、研、用、金、商”協同發展體系,通過“技術研發+專業孵化+專業基金+專業招商”四位一體建設,突出向軍工、航空航天、交通輕量化等戰略前沿材料產業滲透,全力打造常州北有碳纖維、南有石墨烯的國家碳材料產業高地。

創新生態 持續發力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高新區,是創新的結晶;創新,是高新區的靈魂”。從1992年成為國家高新區,常州高新區就成為了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不論是開發模式的探索,還是“園鎮”合一的嘗試;不論是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還是政府管理體制和服務模式的突破;不論是各項國家、省部級試點,還是具體工作中的土辦法、新點子,無一不體現著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理念、創新的舉措和創新的勇氣。

 

近年來,常州高新區持續與中國科學院、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安泰科技等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合作,引育了安泰創明研究院、浙江大學常州工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所常州智能機器人研究所等高端創新平臺,凝練技術產業方向,建立完善了績效激勵機制,增強與地方經濟的結合度。園區目前擁有兩站三中心及各類平臺428個,其中重大創新載體10個、眾創空間23家、孵化器31家、加速器8家,孵化總面積超過230萬平方米。實施了381項國家級和647項省級科技項目,招引了98名國家級專家和657個“龍城英才”項目,初步形成了“一核心四驅動”的創新布局。

 

去年以來,常州高新區發布實施《增創發展新優勢創新驅動行動方案》,重點實施創新型園區提升工程、創新型企業提升工程、創新創業載體提升工程、國際化開放創新高地提升工程、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工程、創新環境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5%。全力把常州高新區打造成為蘇南領先、全國知名的人才高地、產業高地、創新高地,躋身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民生為本 鑄就幸福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進人民的福祉。作為產業高地、創新福地的常州高新區,以城鄉一體化為導向,緊緊圍繞“一城三區十大功能板塊”的總體布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成功獲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和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多規合一”試點,實現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立足民生,常州高新區在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上下足功夫:社會保障更加優越,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全面實現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實現社區(村)全覆蓋;教育資源量質齊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文化惠民豐富多彩;社會治理創新優化,平安新北、法治新北建設深入推進,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保持常州市前列。

高質量發展 走在前列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常州高新區應創新而生、因改革而強,風雨兼程、開拓奮進。但同時也已經到了爬坡過坎、轉型出關的緊要關口,到了乘勢而上、跨越趕超的機遇風口。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才能讓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更高更新。

今年8月,《關于常州高新區(新北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實施,文件圍繞產業、開放、文旅、城建、生態、民生六個方面,形成了“1+6”的總體架構。“1”是常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既聚焦了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個高質量”發展任務,又體現常州市三個明星城市建設的新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內容;“6”是指六個專項行動計劃,分別圍繞產業創新、對外開放、文化旅游、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主要舉措,并確定了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 

下一步,常州高新區將以常州市三大明星城市建設為指引,以工業明星城市建設強壯筋骨,以旅游明星城市建設提升顏值,以管理明星城市建設彰顯氣質,全方位打造高端產業、科創中心、特色金融、樞紐經濟、品牌旅游、運河文化、“旅游+”、產城融合、集成改革、長江保護等十張全國有影響、蘇南有特色的城市名片,不斷向著全國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方陣加速挺進。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2018-10-12 來源:未知 點擊: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第一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由此成立。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68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了弘揚艱苦奮斗、推進改革、創新引領的高新區精神,總結宣傳30年來各地涌現的高新區建設發展先進經驗和做法,推動我國高新區事業更上一個臺階。開設“高新區發展30年”專欄,將分期刊載各個國家高新區的工作經驗,今天推出第三十一期——《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常州高新區

 
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壯大,從模仿學習到自主創新,從最初的一片農田到今天“工業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動、新產業和新空間逐步凸顯”的現代化新城區,自成立以來,常州高新區歷經風雨,成長壯大,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道路。以11.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常州市經濟總量的20.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21.5%、出口總額的33.7%,成為了常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全國國家高新區年度評價中綜合排名躋身第25位,位列江蘇省國家高新區前三強。

搶抓機遇 從弱到強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常州高新區始終強化機遇意識,牢牢順應和搶抓了歷史賦予的五次重大發展機遇。

 

1990年4月,中央決定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實施以浦東為龍頭、促進長三角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進而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這是擴大改革開放、優化全國生產力布局的重大部署。常州市委市政府敏銳意識到這一重大歷史機遇,不等不靠,果斷決策,接軌上海,探索并建立了常州乃至江蘇首個開發區雛型——780畝的城北工業村。這一歷史決斷,直接帶動了常州25年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決定了影響常州25年城市形態建設的“向北發展戰略”,奠定了常州成功申報并通過設立國家高新區的堅實基礎。

 

1992年,國家掀起新一輪對外開放和引進外資高潮,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決定在智力資源相對密集的大中城市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歷史性機遇。在這一歷史機遇面前,常州又一次積極作為、主動爭取,在城北工業村基礎上,規劃5.63平方公里的開發區域,與蘇州、無錫一起躋身國家高新區。

 

新世紀后,江蘇啟動以整合全省生產力布局和全省地域整體開發為特征的“四沿(沿江、沿滬寧線、沿隴海線、沿海)開發戰略”,特別是重點推動“新一輪沿江開發、建設長江兩岸國際制造業聚集帶”的歷史性機遇。面對這一機遇,高新區貫徹常州“以港興市、通江連海”的發展戰略,先后規劃了高新區、新龍區和新港區3個組團,并建立了國家環保產業園、國家火炬計劃三藥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電子科技產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特色專題園區和產業基地,開通了海關直通點、常州港一類口岸、出口加工區等重大開放功能。

 

2009年,面對啟動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試點和江蘇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先行區”“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歷史性機遇,常州高新區圍繞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創新型經濟轉型,實現“二次創業”,建設了光伏、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車輛等4大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引進了大批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同時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新一輪發展的重點,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2015年以來,園區又迎來了國家推動“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江蘇建設“一中心、一基地”、沿江“只搞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揚子江城市群建設”的歷史性機遇。面對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深層次調整,高新區圍繞實業立區、創新驅動、產城融合目標,開啟了“三次創業”的新征程。

 

通過搶抓機遇,常州高新區始終主動適應形勢與趨勢變化,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及時作出了戰略思路的調整。從以貿興區、工業帶動到區劃帶動,再到功能帶動、外向帶動、新城帶動,常州高新區全面啟動產業發展高質量專項行動,步入“國際化帶動、城市化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奮力走在國家高新區更前列。

產業躍升 集結號響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組件累計發貨量突破30GW,全球排名第一;

向國際電工委員會提出的《EVA交聯度測試方法》正式發布,引領了中國光伏企業開啟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先河;

制定了63項中國和全球的光伏行業標準,涵蓋過去5年60%的行業標準……

 

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常州,這些都是成長壯大在常州高新區的天合光能“領跑”全球的“成績單”。

照亮世界,是星宇車燈一直以來的夢想。

 

自2011年2月,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以來,這個夢想正在漸成現實:2016年承接的138個新項目中,不僅有奧迪A3、Q5的前照燈,還有寶馬F45/F46LCI后組合燈項目,為德國寶馬全球平臺配套;去年該公司的高端客戶名單上又新增了沃爾沃、捷豹陸虎等“大咖”。

中簡科技是我國高性能碳纖維行業領軍企業,填補了國產高性能碳纖維在航空航天應用領域的空白,打破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長期在高性能碳纖維材料及裝備上的國際壟斷。

 

2017年,常州高新區圍繞“一特三提升”探索產業精準發展道路,初步形成了重點發展光伏智慧能源、碳纖維及復合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醫藥及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兩特三新”產業的總體定位。2017年,園區“兩特三新”產業完成產值1080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36%。

 

今年,常州高新區提出更加聚焦具備國際核心競爭力的光伏智慧能源產業和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高舉“光伏名城·東方碳谷”大旗,全力創建國家新能源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創新中心,以行業細分、微分冠軍為目標,聚力推動“兩特”產業加快實現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一是光伏智慧能源產業。

 

以打造“光伏名城”為目標,以天合光能全球行業龍頭地位為引領帶動,以建設國家新能源物聯網產業創新中心為核心驅動,集聚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優勢力量,進一步聚焦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引領全球光伏智慧能源體系和標準建設。二是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以打造“東方碳谷”為目標,更加聚焦碳纖維制備及應用兩大重點,發揮中簡科技“源頭型”創新的技術優勢和對下游產業鏈的牽引優勢,以及以康得復材、宏發縱橫等企業的市場應用領域優勢,著力建設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園,加快構建“軍、政、產、學、研、用、金、商”協同發展體系,通過“技術研發+專業孵化+專業基金+專業招商”四位一體建設,突出向軍工、航空航天、交通輕量化等戰略前沿材料產業滲透,全力打造常州北有碳纖維、南有石墨烯的國家碳材料產業高地。

創新生態 持續發力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高新區,是創新的結晶;創新,是高新區的靈魂”。從1992年成為國家高新區,常州高新區就成為了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不論是開發模式的探索,還是“園鎮”合一的嘗試;不論是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還是政府管理體制和服務模式的突破;不論是各項國家、省部級試點,還是具體工作中的土辦法、新點子,無一不體現著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理念、創新的舉措和創新的勇氣。

 

近年來,常州高新區持續與中國科學院、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安泰科技等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合作,引育了安泰創明研究院、浙江大學常州工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所常州智能機器人研究所等高端創新平臺,凝練技術產業方向,建立完善了績效激勵機制,增強與地方經濟的結合度。園區目前擁有兩站三中心及各類平臺428個,其中重大創新載體10個、眾創空間23家、孵化器31家、加速器8家,孵化總面積超過230萬平方米。實施了381項國家級和647項省級科技項目,招引了98名國家級專家和657個“龍城英才”項目,初步形成了“一核心四驅動”的創新布局。

 

去年以來,常州高新區發布實施《增創發展新優勢創新驅動行動方案》,重點實施創新型園區提升工程、創新型企業提升工程、創新創業載體提升工程、國際化開放創新高地提升工程、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工程、創新環境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5%。全力把常州高新區打造成為蘇南領先、全國知名的人才高地、產業高地、創新高地,躋身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民生為本 鑄就幸福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進人民的福祉。作為產業高地、創新福地的常州高新區,以城鄉一體化為導向,緊緊圍繞“一城三區十大功能板塊”的總體布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成功獲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和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多規合一”試點,實現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立足民生,常州高新區在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上下足功夫:社會保障更加優越,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全面實現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實現社區(村)全覆蓋;教育資源量質齊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文化惠民豐富多彩;社會治理創新優化,平安新北、法治新北建設深入推進,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保持常州市前列。

高質量發展 走在前列



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 更高更新

常州高新區應創新而生、因改革而強,風雨兼程、開拓奮進。但同時也已經到了爬坡過坎、轉型出關的緊要關口,到了乘勢而上、跨越趕超的機遇風口。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才能讓常州高新區常高常新、更高更新。

今年8月,《關于常州高新區(新北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實施,文件圍繞產業、開放、文旅、城建、生態、民生六個方面,形成了“1+6”的總體架構。“1”是常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既聚焦了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個高質量”發展任務,又體現常州市三個明星城市建設的新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內容;“6”是指六個專項行動計劃,分別圍繞產業創新、對外開放、文化旅游、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主要舉措,并確定了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 

下一步,常州高新區將以常州市三大明星城市建設為指引,以工業明星城市建設強壯筋骨,以旅游明星城市建設提升顏值,以管理明星城市建設彰顯氣質,全方位打造高端產業、科創中心、特色金融、樞紐經濟、品牌旅游、運河文化、“旅游+”、產城融合、集成改革、長江保護等十張全國有影響、蘇南有特色的城市名片,不斷向著全國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方陣加速挺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粉嫩虎白女毛片人体|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 |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天天碰免费上传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动态图男男|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 高潮又爽又无遮挡又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乱公和我做爽死我视频|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pp| 午夜视频在线瓜伦|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入口|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96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中国老熟妇自拍hd发布|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俄罗斯大荫蒂女人毛茸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