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未來智慧 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8-10-22 點擊:次
去年,首屆“全球程序員節”成功舉辦在全球化的舞臺上奏響了“西安樂章”。“全球程序員節”也與西安全球硬科技大會形成了一“硬”一“軟”的兩大國際盛會,成為大西安兩張亮麗的國際名片。10月24日-25日,第二屆全球程序員節將在西安高新區盛大啟幕。舉辦程序員節對于打造西安在數字經濟產業上的領先地位,以及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基礎雄厚
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
數字經濟是未來經濟形態最重要的構成,當前主要發達國家及地區都在積極布局,力圖搶占先機。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2.9%,“數字經濟”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獲得了高速蓬勃發展。數字技術加速向各領域滲透,成為驅動經濟社會向更高形態演進的重要力量。
創新,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新時代,經濟若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軟件業是數字經濟的先導產業和基礎產業。有著十三朝建都史的西安正處于“追趕超越和抓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城市,西安區位優勢突出,科創資源富集,產業體系發達,人文底蘊深厚,是對外交流、國際交流的重要樞紐。
高新區作為西安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經過20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以軟件開發為核心,通訊、信息處理協同發展的“1+2”體系,是我國四個擁有“雙基地”稱號的區域之一。2017年,西安高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收入占西安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90%,聚集了Intel、三星、阿里巴巴、華為等35家世界500強企業研發機構;中興、中軟國際、海康威視等40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以及營收超億元的軟件企業122家,成為眾多國際知名公司高端研發承載地,已初步形成世界級高端研發產業集群。
同時,高新區擁有西安軟件園、西安軟件新城、長安園國家通訊產業基地等一批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集聚平臺,擁有30余家上市掛牌軟件企業,形成了“初創-瞪羚-獨角獸-上市”新經濟企業梯隊,眾多企業產品和技術在全國領先。此外,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西安高新區具有良好的科技資源整合能力和創新活力,是我國新興的高端科技創新高地,集聚了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創新平臺。
嫁接數字
傳統領域智能化變革
數字時代,實體經濟將從傳統制造業聯系轉向由信息驅動形成的網絡聯系,高新區抓住建設數字經濟示范區機遇,不斷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為實體經濟插上數據“翅膀”,積極發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網絡信息技術等先進制造業態,加快優化高新區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
不光有電子商務、云計算、數字安防等高新產業集群,有阿里巴巴、華為、海康威視等龍頭企業,站上新經濟、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的發展高地;還有嫁接了數字經濟的傳統產業。
高新區圍繞汽車制造、新能源裝備、大型動力裝備等關鍵領域,積極提升傳統制造業制造過程和制造模式全業務流程智能化能力,推進高新區傳統制造業開展智能化生產。法士特總體裝備及智能制造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98%,通過自主編程制造的智能化生產線,極大降低生產成本。中興通訊智能終端公司采用 “產、學、研、用”的項目合作模式,建設了一系列智能制造項目,以綠色、低碳、高技術的發展特征,助力西安提升經濟總量、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高新區深入實施骨干企業“企業上云”行動,圍繞重點領域積極推進建設面向垂直行業和細分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網絡化協同制造能力,全力構建制造業數字化應用服務體系。
此外,高新區相繼出臺了系列政策,在產業培育、企業發展、創新平臺、創業孵化、人才引培、基金設立等多方面支持數字經濟發展。
主動融入
數字化建設多點開花
數字,既是城市活動的軌跡,也是城市治理的密碼。數字經濟是最能代表未來產業生成特征的經濟形態,在“數字中國、平安中國、智慧社會”等理念驅動下,高新區制定了《“智慧高新”頂層設計總體方案》,積極推動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為智慧城市建設提出并明確方向。2011年,高新區與IBM簽署合作組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開發中心備忘錄,開啟高新區智慧城市1.0建設。隨后,高新區重點引進了一批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相關的項目,不斷豐富智慧城市建設內涵。目前,高新區依托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物聯網、大數據四大“智慧經濟”基礎,正通過PPP模式開展高新區智慧城市3.0建設。
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帶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撬動了民生難點、痛點的破解,優化公共治理、公共服務,實現技術為民、技術惠民。
借助西安“最多跑一次”政務改革的契機,高新區積極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改革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城市公民所有證照材料的電子化建檔,建成線下政務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公共服務事項的“一窗受理”,并同步完善網上政務大廳,公開各類公共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推動部分事項在線辦理。
在服務業數字化改革方面,西安高新區在交通、零售、教育等領域已經初具較大規模的數字應用,社區O2O服務產業規模已超過千億,支付寶的城市服務平臺業務已覆蓋100萬。同時,電子商務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涌現出了金花電子商務、新蛋等優秀企業。新零售代表“盒馬鮮生”在西安高新區落地實體門店。
現代服務業方面,高新區依托韓國風情街、東南亞風情街、歐美風情街等國際化街區建設契機,在街區率先應用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等,打造集聚智能購物、智能娛樂、智能體驗的數字化街區,并同步開展“智慧校園”創建,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數字康養試點,推動教育、文化娛樂、消費體驗等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高品質方向轉變。生活服務、生產能力、交通出行、知識技能、房屋住宿、醫療分享等重點領域的分享經濟在高新區多點開花。
“+數字”
探索數字城市建設新模式
全球每一輪重大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生產要素和產業組織方式都伴隨著體制調整,帶動新經濟形態快速成形。新經濟環境下,數字經濟在帶來生產力變革的同時,已經對現行體制機制突破提出挑戰,高新區將依托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機遇,全力打造“數字絲路”開放合作高地,在大數據、信息基礎設施、工業云、信息安全等領域加大與絲綢之路沿線科技園區、城市的交流合作。以“云計算+互聯網+終端應用”為手段,以“+數字”為主攻方向,實施“制造業+數字”、“現代服務業+數字”兩大重點工程,推進工業、農業、服務業、政務等各行業各領域深入應用數字化技術進行轉型升級,在基礎設施、城市治理、公共服務、鄉村建設、園區改造等領域實現數字化升級,使基礎設施更加智能、數據更加開放,市民生活品質明顯提升,公共服務更加便捷,社會管理更加精細、發展機制更加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完善程度、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水平明顯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主動承擔數字經濟孵化功能及產業引領功能,積極與全市其他區域建立協同發展機制,探索全國領先的數字城市建設模式,形成可復制、可示范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和新環境。
數字化經濟的浪潮澎湃來襲,在國家推動網絡強國、寬帶中國、“互聯網+”的相關行動下,及陜西省打造“數字陜西”、“關中智慧城市群”的戰略機遇下,建設以數字經濟為載體的數字城市,將成為推動西安高新區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抓手。高新區將以國家數字經濟示范區創建為契機,積極響應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數字技術、創新產業和新業態,成為“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