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高新區“軟硬”兼顧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區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5-07 點擊:次
從當年的一條普通街路起步,到如今發展成為擁有786家高新技術企業、115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家瞪羚及種子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和8家上市企業的一片熱土——沈陽高新區。在30多年的時間里,沈陽高新區跨過渾河,推動沈陽最年輕的行政區——渾南區的興起,走出了一條“科技興街、產業立區、產城融合”的發展之路。
5月6日,本報記者走出沈丹高速公路渾南新城站,深入了解沈陽高新區的發展現狀。
天時地利、要素集聚,賦予了沈陽國際軟件園強勁的發展動能。“我們的辦公地點有幸坐落在丹阜高速和沈陽繞城高速之間。繞城高速南北兩側,聚集著大量優質的科技企業,再往南,沿著丹阜高速往南延伸,匯集了大量的科技產業平臺,這符合產業縱深發展的條件。”沈陽國際軟件園產業服務集團副總裁李輝介紹。憑借顯著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交通優勢,今年4月,沈陽國際軟件園獲評為“2020年中國最具活力軟件園”,這也是該園連續4年獲此殊榮。今年第一季度,園區已經入駐企業1339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6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22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98家。
厚積薄發、創新不斷,讓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摘得機器人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從生產第一臺國產機器人到擁有中國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生產線,再到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憑借科技創新,創造了200多項全國第一。“在沈陽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過程中,以及國家‘制造強國’的建設過程中,機器人產業有著引領性和支撐性的作用。我們要繼續高舉創新旗幟,為中國‘制造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說。
“沈陽高新區擁有國家高新區、自創區、自貿區、雙創示范基地等多個國家級政策支撐體系,是充滿創新活力和奮斗激情的區域。”沈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菁菁介紹,沈陽高新區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發展定位,不斷強化“高、新”發展內核,打造了機器人、IC裝備、數字醫療設備、民用航空等12個專業化產業園區,初步構建了工業互聯網、先進材料、眼健康、電子商務等十條產業鏈,大力發展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數字經濟產業、生物醫藥等國家級產業創新集群。
縱覽沈陽高新區的發展熱土,華為遼寧總部、正威國際稀谷、恒大新能源汽車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正在建設中,進一步壯大了主導產業的規模;沈陽高新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推出了“先批后審、以管代審”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舉措,全力以赴保障要素供給,集中精力補鏈、延鏈、強鏈,推動一批代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項目、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紛紛落地。截至4月,沈陽高新區招商億元以上項目數量簽約94個,簽約金額973億元,落地57個,金額134億元,簽約落地數量位居全市第一位。
“十四五”期間,沈陽高新區將在現有產業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6+6+3”的產業體系,健全“軟”“硬”兼顧的產業發展結構,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臨空經濟、文體休閑等6個細分主導產業;做特做精先進材料、電子商務、現代金融、高端商務商貿、現代物流、現代都市農業等6個細分特色產業;超前布局未來城市、未來信息技術、未來健康等3個細分未來產業,全力打造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