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動中關村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若干政策措施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6-17 點擊:次
關于推動中關村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關村創新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20〕7號)和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政策措施,更好推動《“十四五”時期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建設規劃》(中示區組發〔2021〕1號,簡稱“十四五”規劃)實施,促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簡稱中關村示范區)建設再上新臺階,實現高質量發展,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措施。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加快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加快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為目標,充分發揮市級財政科技資金引導作用,持續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機制,積極適應創新范式變革趨勢,突出企業主體,支持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突出深度融合,支持科技金融體系建設;突出服務提升,推動園區高端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突出激發活力,支持優化創新生態環境;突出開放創新合作,支持國際化水平提升,推動“十四五”規劃落實和中關村先行先試重大改革任務落地,著力構筑首都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為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奠定條件和基礎。
二、支持方向和重點
(一)加快培育創新型世界一流企業
制定實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支持高成長性企業發展,開展前沿引領、顛覆性技術創新,引導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新技術全域應用場景建設,加快培育和集聚一批創新領先、產品卓越、品牌卓著、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1.支持高成長性企業發展。
支持高精尖產業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高成長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形成全市統一的高新技術企業“小升規”培育清單,推動一批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高成長潛力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和一定的規模經濟效益,形成促進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生力量。
2.支持企業開展前沿引領、顛覆性技術創新。
挖掘培育掌握國際前沿技術的優質硬科技初創期企業,支持企業開展前沿技術研發、轉化和產業化,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支持企業獨立或者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及其他企業合作開展顛覆性技術創新并轉化落地,爭取形成產業發展新增長點。
3.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等牽頭建設創新聯合體。
實施“強鏈工程”,支持領軍企業、符合條件的獨角獸企業牽頭,圍繞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通過“揭榜掛帥”方式,組建產學研協同、上下游銜接的創新聯合體,持續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支持領軍企業、符合條件的獨角獸企業牽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集聚技術創新領軍人才以及開展體制機制創新等。
4.支持新技術全域應用場景建設。
支持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填補國內(國際)空白、技術水平國內(國際)首創的技術產品實現首次應用。支持保險補貼機制在首臺(套)市場推廣中的應用。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以及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支持實施應用場景建設項目。
(二)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
制定實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推動天使和創業投資發展,深化科技信貸、科技保險創新,支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發展,推進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加快建立企業研發創新全鏈條金融支持機制,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5.大力發展天使和創業投資。
加大長期資本支持引導力度,鼓勵聚焦高精尖產業領域開展投資,培育一批“懂科技”的耐心資本。支持投資機構加大早期投資力度,激發早期投資活力。加快推進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提升資金流動性。
6.深化科技信貸、科技保險創新。
深化企業信用融資試點,共享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推動開展首次信用擔保貸款業務。支持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獲取新技術、新產品,擴大融資租賃業務規模和覆蓋面。建立科技保險費用補貼機制,促進科技保險可持續發展。
7.支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完善企業掛牌上市培育機制。鼓勵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京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企業掛牌、上市培育,支持更多優質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做大做強。支持企業圍繞高精尖產業領域開展并購重組,實現高質量發展。
?。ㄈ┲С謭@區高端化專業化集約化服務能力提升
制定實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促進中關村示范區一區多園統籌發展,打造高品質產業空間,加快建設園區創新創業載體,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積極營造一流的園區創新文化。
8.支持建設高品質產業承載空間。
加強園區產業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優化提升園區智慧化服務管理水平,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備、配套完善的產業承載空間,促進園區高端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支持合理開發利用、改造提升存量空間資源,優化調整低效空間資源,打造集中連片的科技產業園區。
9.支持建設高能級創新創業載體。
支持建設和培育標桿型孵化器,促進一流孵化人才牽頭組建專業化團隊,搭建開放式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開展高水平的創業輔導、早期投資、資源對接等專業化服務,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孵化運營機制,樹立旗幟標桿,引領孵化模式變革,帶動園區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提升。支持創業服務機構培育優秀硬科技企業,重點促進中心城區的機構引入頂尖科技人才和創業項目,促進平原新城的機構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落地。支持大學科技園加強與高等學校的聯系,完善運營機制,加強團隊建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推動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一批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支撐未來產業發展。
10.支持培育高質量產業生態。
支持專業化園區運營服務機構發展,創新運營機制,建立靈活高效的人才引進、薪酬激勵等機制,建設專業化運營團隊,不斷提升園區的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服務水平,開展園區管理、產業促進、招商服務等工作,廣泛引入產業要素資源,不斷提升園區主導產業發展效能。支持企業按照中關村示范區分園主導產業定位落地發展,帶動提升分園產業集聚度。支持園區主辦或承辦各類論壇會議、展覽展示、賽事路演等活動,搭建交流合作、宣傳推介、資源對接、業務協作平臺,不斷提升“中關村”品牌影響力,吸引帶動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在園區落地發展。
?。ㄋ模┘涌齑蛟焓澜缫涣鞯膭撔聞摌I生態環境
制定實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快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標準創制運用,提升科技服務專業能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促進各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中關村示范區聚集發展。
11.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
支持頂尖創新人才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支持高聚工程入選人才加強團隊建設,在人才落戶和公寓等方面提供服務保障。支持科技新星計劃入選人才開展前沿性、創新性、實用性的科研項目,推動成果轉化落地。支持新星計劃入選人才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合作。支持高聚工程、新星計劃人選人才和重點領域龍頭企業、高成長企業的核心技術人才赴境外交流培訓。
12.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落實《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和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任務。支持圍繞高精尖產業領域建設第三方概念驗證平臺,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企業等提供概念驗證服務。支持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與企業等創新主體聯合開展產學研醫協同合作,圍繞核心技術和高價值科技成果,實施技術開發、產品驗證、市場應用研究等概念驗證活動。支持建設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為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供專業化服務。支持技術轉移機構市場化聘用技術經理人,開展全過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支持中小微企業通過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許可等方式,從高等學校、研發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轉化科技成果,并開展產業化落地。支持設立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目標的產業開發研究院,形成從應用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到產業培育的創新能力。
13.支持創新創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在高精尖產業布局建設一批共性技術平臺,聚焦產業細分領域及關鍵環節開展共性技術研發、概念驗證及產業化服務。支持在京科研儀器設備擁有單位等參與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向社會開放共享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為企業提供測試、檢測、研發等服務。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積極申領使用首都科技創新券。
14.支持加強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創制運用。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發明專利布局,支持中關村知識產權領軍企業和示范企業開展PCT等高價值專利布局。支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區塊鏈、生物醫藥、AR/VR等重點領域專利池建設。支持推廣使用“中關村標準”,引導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支持中關村標準化示范單位和試點單位開展標準高端推進。支持知識產權、標準化服務機構提供專業服務。
15.支持提升科技服務專業能力。
支持科技服務品牌機構發展,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服務能力、市場拓展能力。支持科技服務機構在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城市副中心等重點區域聚集發展。支持專業化開放服務平臺建設,支持搭建工程技術、檢驗檢測、科技咨詢等領域專業開放服務平臺,支持搭建“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支持平臺或其專業服務功能模塊接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網絡服務平臺。支持科技型社會組織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支持產業類、要素類、綜合類優質科技型社會組織開展產業促進、創新創業要素集聚、企業服務和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等推進工作。支持開展出入境高風險特殊物品風險評估工作,提升風險評估能力,滿足醫藥產業發展需求。
?。ㄎ澹┲С指咚?、更深層次的國際科技開放合作
制定實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支持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強化中關村論壇國家級平臺功能,推動創新主體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促進國際創新資源集聚發展,支持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進一步提升中關村示范區國際化發展水平。
16.高水平辦好中關村論壇。
充分發揮中關村論壇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作用,支持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創新服務機構等創新主體深度參加論壇會議、技術交易、展覽展示、成果發布、前沿大賽等活動,交流創新思想,展示前沿科技成果,挖掘顛覆性技術,開展重大項目合作,全面展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階段性成果。
17.支持創新主體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支持創新主體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化拓展與世界先進創新區域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利用國(境)外應用場景促進本市技術產品迭代。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在國(境)外設立實體化科技園區、孵化平臺、研發中心等,促進企業集聚和成長,搭建與國內的創新合作渠道。
18.支持國際創新資源集聚發展。
實施外資研發中心研發激勵計劃,支持主要業務在國(境)外的投資者設立外資研發中心或者擴大研發投入。支持國際科學組織、國際科研機構、跨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國際期刊等首次在京設立分支機構。聚焦前沿新興交叉學科領域,運用國際規則吸引國際同行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支持中介機構提供跨國(境)技術轉移服務,拓展國際技術轉移渠道。
19.支持創新主體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支持創新主體與國際科技組織構建科技交流合作新范式,擴大創新資源共享,加強軟硬件設施共建,開展創新治理研究。支持組織重點學術會議及品牌性交流活動,開展國際交流研討。支持創新主體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開展國際人才交流合作。
三、經費保障與組織實施
(一)資金來源及支持對象
支持資金由市級財政資金安排,納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年度部門預算,按照年度預算進行使用。資金管理使用遵循依法依規、公開透明、突出重點、??顚S谩⒆⒅貙嵭У脑瓌t。
支持對象為注冊在中關村示范區范圍內的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服務機構及社會組織,其中企業是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符合支持條件的注冊在北京市其他地區的創新主體參照執行。
?。ǘ┲С址绞郊肮芾頇C制創新
結合不同創新主體和項目特點,探索實行公開競爭、直接補助、后補助、“揭榜掛帥”、股權(債權)投入等多元化資金支持方式和組織方式。開展科研項目“里程碑”式管理試點,根據階段性考核結果給予分階段支持。探索建立政策效果評估與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健全以誠信為基礎的監督管理機制,探索實行誠信承諾制,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加強科研誠信管理。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對于未在本措施及相關管理辦法中予以明確的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將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研究并給予支持。原《關于精準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大前沿項目與創新平臺建設的若干措施》(中科園發〔2019〕11號)、《〈關于精準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大前沿項目與創新平臺建設的若干措施〉實施辦法(試行)》(中科園發〔2019〕25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