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高新區多舉措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集中集聚集群發展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1-28 點擊:次
今年1至10月,高新區55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27.2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高于工業總產值10.6個百分點,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12.4%,連續10個月累計增幅均在20%以上,總量僅次于汽車和裝備制造產業,已成為高新區產業體系中的第三大主導產業。
今年以來,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先進制造業“鏈長制”工作部署,深入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持續加大企業包保幫扶力度,全區電子信息產業呈現出穩中有進、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
多措并舉抓產業鏈招商。該區始終將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生命線工程”,全力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緊盯消費電子、智能產品研發、大數據等領域,赴廣州、深圳、西安以及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招商活動30余次,拜訪接待企業51家,有效豐富了項目儲備庫,為項目招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施補鏈延鏈強鏈工程,摸排振華宇科、大力電工等龍頭骨干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情況,制定“產業鏈招商地圖”,累計引進電子信息項目9個,總投資18.1億元。堅持商協會招商,與25家外埠商會簽訂合作協議,選聘17位商會會長作為“招商大使”,邀請22家商會入駐“高新商會之家”,簽約項目5個,總投資9.5億元。今年來,累計新簽約項目19個,總投資40.7億元;重點在談項目27個,計劃總投資140億元。
千方百計促產業轉型升級。強化集群集聚,著力建設以電子信息產業為特色的59平方公里的高新工業園,聚集各類電子信息企業60余家。振華宇科智慧產業園作為全市“以商招商”典型代表,先后引進整機及配套企業34家,培育規上企業16家,形成了“園區+產業+外綜服”的新模式。今年,園區企業實現產值20.4億元,實現稅收2418萬元,進出口額6506萬美元。強化企業培育,加強產業鏈條融通服務,組織摩達電子、壹想聯合等企業參加全市鋰電池行業產銷對接會;積極開展銀企對接行動,為電子信息企業貸款融資9970萬元;新增規上電子信息企業7家;獲批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2家,累計達到9家。截至目前,全區規上電子信息企業產值10億元以上12家,5億元—10億元13家,5億元以下23家。強化創新驅動,大力開展招才引智、招校引院,武漢光電研究院入駐創意產業園,西門子數字工業創新中心、深蘭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百度大腦創新中心等一批科研院所建成運營。去年,14家規上電子信息企業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6家;擁有省級以上技術中心4個,2家企業建有省級校企聯合創新中心,3家企業榮獲“省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稱號,8家榮獲“全市智能制造示范企業”稱號。
認真用心強服務保障。踐行“變官為仆、變管為服”理念,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企業的發展指數。做好統籌調度,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任務抓好產業鏈建設,每月報送重點工作任務進展情況,每季度總結產業鏈建設發展經驗。保障項目落地,率先成立項目落地服務專班,建立重點項目建設包保制,主動對接服務,全程跟蹤督辦,確保早日建成、發揮效用。今年以來,電子信息產業項目18個,總投資75.1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0個,總投資53.9億元,竣工項目8個,總投資21.2億元。深化包保服務,嚴格落實企業包保制、項目秘書制,深化“百名干部進百企解百難”活動,44名干部走訪包保企業100余次,收集企業反映問題40余件,已解決30件。退還30余戶電子信息企業留抵退稅1708.65萬元,兌現產業扶持政策2989萬元。舉辦專場招聘會10余場次,發布31期累計457家企業崗位信息,解決30余家電子信息企業500余個用工問題。
高新區將按照“做強一個核心產業(數字經濟)、做大四個優勢產業(汽車電子、電子材料元器件、機電控制和節能優化、智能終端)”的整體思路,積極構建“1+4”新型電子信息發展體系,全面提升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到2025年,將高新區打造成產業鏈相對完整、在湖北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生產制造基地和華中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區,為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壯大作出高新貢獻、展現高新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