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現政策資金超2億元 成都高新區首個產業建圈強鏈政策完成兌付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29 點擊:次
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高質量發展,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12月29日,記者獲悉,成都高新區近日完成《關于醫藥健康產業建圈強鏈發展政策》資金兌現,共給予康諾亞、倍特藥業等58家區內企業181個項目超2億元產業政策資金兌付,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不斷做優做強醫藥健康等主導產業能級。
成都高新區
作為四川省、成都市產業發展高地,成都高新區于今年5月發布了醫藥健康產業建圈強鏈新政10條,包括做強產業鏈、培育創新鏈、穩定供應鏈等5個方面。這也是成都市首個產業建圈強鏈政策。
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政策結合國內外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趨勢,重點破解產業發展痛點難點,此次高新區加快實現產業建圈強鏈政策兌付,將進一步推動區域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醫藥健康產業體系。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完成了超2億元政策資金兌付
記者了解到,該政策對標了上海、蘇州等地區經驗做法,針對性地在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等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給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重要支持,支持力度處于區域領先水平。
為及時有效發揮政策效能,成都高新區全力推進政策兌現,于今年底前對康諾亞、倍特藥業等58家企業181個項目完成了超2億元政策資金兌付。
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政策兌現精準推動“企業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企業”,實現加大國際國內貿易擴大-國際貿易擴大、鼓勵機構資質認證-GCP認證等政策條款“免申即享”,將企業被動申請轉變為系統自動匹配。
此外,政策進一步落地落實資金支持。與2021年相比,新增兌現項目54個,增幅42.5%;新增支持資金1.2億元,增幅127.1%,項目和資金的增量主要集中在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和加大重磅品種培育方向。如在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創新藥品方向,對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康諾亞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歐林生物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大腸桿菌)等I類創新藥,每個項目支持1200萬元。
成都高新區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研發投入大、初創企業資金保障不足等產業發展難點痛點堵點,政策提出將補貼前置,由以往產品進入臨床階段才可獲得支持,變為進入毒理藥理實驗即可獲得支持。此次政策兌現即對進入藥理毒理研究階段的恩沐生物等I類創新藥,給予最高單個400萬元資金支持。
作為獲得政策支持的企業之一,苑東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企業能獲得產業專項資金支持,展示了高新區堅定助力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的決心,有力推動了企業創新發展步伐。苑東生物將繼續扎根高新區,為區域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今年醫藥健康產業規模實現兩位數增長
據悉,自2018年以來,成都高新區陸續出臺生物產業生態圈政策、成型成勢發展政策和建圈強鏈發展政策,政策不斷優化升級,累計支持765個項目,項目支持更加精準,在醫藥健康產業項目招引、企業培育、品種創新等方面起到良好助推作用。
2022年成都高新區在科技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實現進位,位列第三,穩居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第一方陣;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規上工業等“四上”企業發展規模達600億元,實現兩位數增長。
此外,成都高新區醫藥健康產業梯度培育成效顯著,今年新增海創藥業、沃文特2家上市及過會企業,累計上市過會企業數量達10家;新增賾靈生物等準獨角獸企業4家,瑞琦醫療等國家“專精特新”企業3家。
在政策的助推下,重磅品種加速涌現,新增I類新藥臨床批件56個,累計在研I類新藥在全國高新區排名第四。推動威斯克生物、三葉草生物兩款新冠疫苗產品獲批上市,微識醫療全國首個消化內鏡AI輔助診斷產品獲批上市,四川省首個高能級500強企業美敦力胰島素泵實現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