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高新區獲評山東省國際合作特色園區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1-04 點擊:次
日前,山東省商務廳公布省級“雙招雙引”、外貿新業態、國際合作等三大類特色園區名單,濟寧高新區獲評全省國際合作特色園區。2018年獲批中日韓國際項目合作試驗區以來,濟寧高新區按照“一個核心地區、一個園區載體、一個頭部產業”的理念,依托與日韓40多年深厚國際合作基礎,深入推進技術轉移、人才引進和企業合作,打造集開放、創新、共融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合作特色園區。
職能化服務
優化全周期服務
當前外商投資,除了關注資源稟賦、政策支持等因素,更加關注國際慣例、政策連貫性、市場發展確定性。濟寧高新區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市場規則,以制度型開放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國際化承載能力。
一是規劃專業特色。聘請深圳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中日韓(濟寧)國際合作園區規劃,總面積約3.83平方公里,劃分“一園三區”空間格局,由國有高新控股集團、招商公司、創新谷發展集團作為市場化主體參與園區基礎設施、標準化廠房和配套設施建設運營,實現園區“九通一平”,建設標準化廠房120萬平方米,實現企業拎包入住。
二是運轉高效精準。持續深化“一區多園”管理體制改革,實施“管委會+公司”管理機制,設立園區發展服務中心,對中日韓產業園等12個園區進行統籌規劃、管理服務。其中,中日韓產業園管委會配備6名專職工作人員,大部分具有日韓留學、招商或工作經歷,進一步充實了中日韓產業園管理運營、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工作。
三是政策集成創新。深化實施“開戶即開業、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呼叫即回應”“四即模式”,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登記率達到90%以上,營業執照、公章刻制實現了2小時內辦結、稅務辦理實現了0.8小時辦結,企業開辦時速平均提速60%,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每年安排不低于2億元專項基金,為日韓產業落地提供金融支撐,最高獎勵1億元,對在高新區落戶的外籍高管給予生活、娛樂、就醫、子女教育等全方位服務。
產業化布局
構建全產業鏈條
濟寧高新區與日本、韓國有著近40余年的合作歷史,通過與日韓大企業、大集團的合作,實現了引進一個企業、裂變一批項目、打造一個集群。
一是加速產業集群發展。國際合作產業園主導產業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動能轉換明顯加快,園區核心區規模為1.69平方公里,現狀建成度達100%,總體形成“一區三板塊”產業功能格局,以高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基礎優良,產業配套設施完善,擁有多個支撐項目,其中總投資106億元的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打造小松全球首個大中小挖掘機整機和零部件上下游產業鏈協同聯動產業集群基地;中韓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引進國際領先水平的韓國高端裝備產業技術與鎬成機械、新進爐業、CMT等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入駐,形成“高端專用設備制造、精密鍛造、綠色鑄造、材料表面處理、集中下料中心”五位一體的世界一流、亞洲第一的行業領軍高端裝備產業基地。
二是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區內建有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產學研基地等創新載體,擁有各類創新載體平臺310多家,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4家,行業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17個。濟寧創新谷加快建設濟寧產業研究院、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中關村濟寧信息谷創新中心、山東省激光研究所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集群式落戶。
三是健全完善要素保障。由財政出資10億元,設立日韓高端裝備產業引導基金,并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目前已累計募集8億元,全部投資到日韓產業項目。
專業化招商
完善全要素機制
開展“專業化、特色化、協同化、產業化”招商,推動資金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一是完善對接機制。建立市區兩級赴日韓招商推介機制,市區兩級主要領導帶隊,每年出訪日韓主要工業城市2次,舉行專題招商推介會、經貿合作交流會,并在日韓設立經貿代表處,派駐專員。園區共有小松山推、鎬成永生、明治醫藥、艾美科健等日韓企業17家,今年已簽訂合作項目4個,其中永生重工引進韓國鎬成先進熱模鍛壓技術,填補國內制造高精密鍛壓設備空白。引進的魯抗好麗友成人肺結核疫苗項目為全球創新疫苗,該項目已被列為山東省2022年重大項目,總投資11億元,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預防疫苗產品技術,開發全球首個成人及青少年用結核病預防疫苗產品,實現卡介苗失效后對結核病的持續預防,填補該領域國際、國內空白。
二是強化委托招商。強化與韓國產業資源通商部東北亞課、日本工業協會等10余家商會協會聯系,大力實施委托招商。鎬成永生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成虎、山東魯抗好麗友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白龍云(BAEK YOUNG WOON)等15名企業家作為招商顧問,全面擴大信息渠道。定期參加“中日韓泛黃海經濟技術交流會”,建立起政府、商界、民間的互通互訪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