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東湖高新區2023年工作報告全文發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3-01 點擊:

  2023年工作報告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勇強
 
  一、2022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光谷創新發展史上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的一年。黨的二十大開啟強國復興偉大征程,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親臨光谷考察,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一年來,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強大動力,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聚力“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建設,迎難而上、承壓奮進,推動“世界光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發展持續領跑。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43.81億元,同比增長6%,在全市占比突破14%。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等主要經濟指標領跑全市,市場主體突破18萬家,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科學城建設夯基壘臺。國家布局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湖北東湖科學城建設初見成效,初步建立了以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石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9.5%,新認定高企1381家、總數突破52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5%,科技創新勢能加速釋放。
 
  ——產業培育加力提速。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激光、創新藥、數字經濟、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啟動建設,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的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光谷生物城綜合競爭力升至全國第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來產業加快培育。
 
  ——科產人城深度融合。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補短板工程,全年城建投資482億元,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十四縱十四橫兩環”路網體系加快完善,教育財政投入20.5億元、增長19.8%,光谷同濟兒童醫院等4家醫療衛生機構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000張,光谷文化中心開工建設,光谷書房、鄰里中心等全面鋪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新城面貌持續提升。
 
  ——改革開放活力迸發。自貿區建設穩步推進,制度創新指數排名全國自貿區第9、中部地區第1,“光谷數字人才卡”創新舉措被國務院自貿區簡報刊發,在全省率先試點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開工一張證”、“一網通投”等改革。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項目投資支撐有力,全年新開工項目102個、總投資861億元,鼎康生物、華星光電模組廠房等24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堅持招大引強,實現6個百億項目簽約落地,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232億元、產業到位資金532億元,均位居全市第一。推動消費市場回暖向好,研究出臺“商貿十條”,開展光谷汽車嗨購節、美食“光谷之夏”等促銷活動,全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緊盯消費新趨勢,大力培育消費新平臺新業態,光谷大悅城、中商光谷世界里等大型購物中心開業,光谷步行街、關山大道、首創奧特萊斯等重點商圈提檔升級。助企紓困成效明顯,積極落實國家、省市“一攬子”支持政策,建立“一保一聯一幫扶”對口幫扶機制和“兩分一銷”問題辦理機制,積極開展“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企業幫扶活動,累計減稅降費161.16億元。紓困貸款貼息政策惠及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2100戶。發揮10億元科技融資擔保基金、100億元光谷創投引導基金作用,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
 
  二是全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動創新平臺建設,脈沖強磁場提升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五大湖北實驗室實體運行,新獲批智能設計與數控、數字建造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組建成立,光谷集成電路創新聯盟創立,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獲批建設首批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全力推動創新人才聚集,啟動人才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全面實施人才“注冊制”“積分制”等改革,賦予重點企業和創新平臺人才舉薦權。成立光谷人才集團,舉辦東湖科學城人才生態建設大會。持續完善雙創生態,孵化載體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不斷提高,聯合龍頭企業、平臺企業、高校院所等建設孵化載體,全年新認定4家國家級孵化器、3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國家級孵化載體不斷壯大。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3家中試平臺掛牌運營,開展10場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70億元。創新創業工作連續2年獲國務院激勵表彰。著力提升創新效能,出臺《東湖高新區“揭榜掛帥”項目實施辦法》,對外發布“揭榜掛帥”項目69項,涌現出國內首款1.6Tb/s硅光互連芯片、國內首款2K高頻PWM柔性屏、全國產EDA軟件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型企業加速成長,探索實施企業積分制試點,新認定瞪羚企業559家、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1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95家。獲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區,加快推進光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中心建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近1.4萬件、同比增長27.8%。
 
  三是更大力度加快產業發展。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出臺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開工建設中國信科高端電子器件和5G移動通信研發生產基地、金山集團武漢總部等重點項目,做大光電信息服務規模和應用市場,拓展光電融合產業生態圈。做強做優生命健康產業,迭代升級生命健康產業支持政策,推動聯影智融全球創新總部、禾元生物產業化基地等項目簽約落地,質子放療研究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藥明康德華中總部基地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首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8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數量創歷史新高。加快培育智能網聯終端產業新動能,出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劃,簽約集度武漢總部項目,引進蔚能全國總部及動力電池研究院、億緯鋰能儲能總部及研究院、海微科技總部暨研發制造基地等優質項目。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國家級5G+工業互聯網產業基地和先導區,超前謀劃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推動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質擴容,武漢超算中心建成投用,“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武漢)在全國率先上線。
 
  四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推出全面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打造“一門”“一窗”式服務,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注冊即開戶”。攻堅市場準入、準營、退出全鏈條改革,升級光谷創業大禮包2.0版,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全省率先試點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首批9個行業實現審批時限壓縮95%以上,申報材料平均減少40%以上。成立全省首家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服務中心,一站式解決企業涉法訴求。創新推動柔性執法,制訂“首違不罰”清單,對37類輕微違法行為實行首違不罰。出臺新型工業用地(M0)項目管理辦法,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和資源集約利用。全面深化自貿區改革,選取13個切口小、作用大、片區急需的政策訴求,建立市區聯動工作專班,以點上突破帶動面上提升,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武漢片區累計形成285項改革成果,其中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117項在全省復制推廣。深化自貿區聯動創新,統籌協調天河機場、陽邏港、吳家山鐵路等口岸資源納入聯動創新區。穩步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布“光谷外資政策3.0”,引進合亞醫藥武漢研發中心、極狐中國總部等重點項目,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2.7億美元,其中FDI達7億美元、全市第一,推動湖北國貿、長江國貿等一批外貿企業總部落戶光谷,外資企業數量增至近1100家。首創“金關保”業務,大幅壓縮通關時間。大力發展大宗貿易、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新增2家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中貿金宇等4家企業獲商務部平行汽車進口資質。推動東湖綜保區城市貨站與鄂州花湖機場對接,助力打造內陸新“出海口”。
 
  五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完成“三區三線”劃定,新增城鎮建設用地35平方公里。30條市政道路完工,新增停車位2萬個、充電樁3600個,國內首條城市“空軌”全線貫通,武漢東站開通運營,實現武漢都市圈鐵路公交化運行。全面落實環衛作業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度,深化路長制、燃氣安全等專項工作,探索實施“雙十清零”工作模式,全面推進城市運行精細化管理和“一網統管”。著力改善生態環境,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和長江警示片反饋問題年度整改任務,牛山湖榮獲武漢市“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海綿城市建設,扎實推進“雙碳”行動,推動城市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發展。著力提高城市安全韌性水平,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建成全省首家數字經濟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智苑社區共享客廳、黃龍山蚓竅詩社等系列品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自建房安全等專項整治活動。完成區—街道—社區三級綜治中心信息化改造一期項目,全面整合綜治信息平臺,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平安光谷建設成效明顯。
 
  六是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出臺“衛生健康十條”,謀劃推進國家醫學中心、高水平醫院等17個公共衛生重大項目,全面完成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構改革和衛生健康崗位制改革,推動公共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扎實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建、改建中小學校12所,新增學位10450個,新增幼兒園7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4%。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49萬套。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和社會工作指導中心建成投用,完善區—街—社區“三專”體系,開通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托育服務設施加快建設,托育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構建醫養結合、“互聯網+”融合的立體式養老服務體系。兜牢民生底線,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加大穩崗援企力度,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對口幫扶和區域協作工作成效明顯。
 
  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健全高效運轉的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充分發揮科技戰疫優勢,首推“三位一體”流調模式,首創疫情防控實時動態“一張圖”,創新應用新技術,果斷有力撲滅多輪散發疫情。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因時因勢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健康、防重癥,精心保護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實現平穩轉段。一年來,1萬多名防疫人員戰高溫、頂嚴寒,日夜堅守;4000多名醫護人員舍小家、顧大家,一路守護;200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堅守一線;百萬光谷市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匯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在此,我向所有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志愿者、黨員干部及全體市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來,我們始終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管委會自身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認真履職盡責,努力營造擔當盡責、實干篤行的干事創業氛圍,行政效能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國家安全、民族宗教、港澳臺僑等工作扎實推進,消防救援、信訪、檔案、保密、審計、統計、仲裁、慈善、群團、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不斷加強,各項事業呈現新氣象。
 
  奮斗成之惟艱,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百萬光谷人民同心協力、拼搏奮斗的結果!在此,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關心支持光谷建設發展的各位創業者、企業家等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二、2023年重點工作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推進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是高標準建設武漢新城、創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啟動之年。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武漢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搶抓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省市突破性發展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產業、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等重大機遇,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進產城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加快打造“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光谷”新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進出口總額達到1900億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0%,新增高企1000家以上,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1.5萬件以上,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能耗強度下降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完成上述目標,要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動省市重大戰略在光谷落地見效
 
  奮力推進世界光谷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武漢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戰略部署,制訂世界光谷建設行動計劃,明確到2049年全面建成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引領地、活力生態涵育地的目標定位和階段性任務安排,奮力吹響闊步邁向世界光谷的集結號。對標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等領先地區創新支持措施,出臺世界光谷建設專項支持政策。圍繞聚集全球頂尖人才隊伍、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平臺、構筑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等重點,創新工作思路,細化工作舉措,強化統籌保障,推動世界光谷建設開篇破題。
 
  加快打造武漢新城核心區。聚焦“兩高地、兩中心、一樣板”功能定位,錨定“山水城、家園城、智慧城”三大目標,對標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堅持規劃先行,注重統籌協調,聚焦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創策源能力提升、產業能級提升、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治共保、對外開放提質增效、深化改革賦能、科創金融創新示范、重大項目攻堅等十大行動,加快啟動科學論壇、科學社區、大科學裝置以及主干道路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東湖科學城、國家實驗室等重點載體,加快推進公共資源共享、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民生工程,有效提升市民感知度和幸福感、提升項目集中度和顯示度。
 
  爭當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主力軍。全面落實《加快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聚力創新策源能力提升、創新動能釋放、區域開放融合創新等目標任務,加快打造區域創新主引擎。突出戰略科技力量布局,高標準建設科學特征凸顯、創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創活力迸發的世界一流東湖科學城,構建原始創新強大引擎。突出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為核心載體,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世界級產業集群。突出開放融合創新,強化圈群聯動發展,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和合作機制,加快形成引領武漢、輻射中部、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增長極。
 
  (二)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穩中快進
 
  充分激發投資效能。深入開展“項目投資攻堅年”行動,謀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超300個,新建億元以上項目超100個,續建億元以上項目234個,推進市級重大項目35個。緊盯關鍵核心“卡脖子”環節強鏈補鏈,創新大招商機制,深入開展協同大招商、招投聯動,開展光谷世界行招商活動。加強要素保障,切實推動簽約項目落地開工。爭取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穩步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全面提振消費市場。完善消費政策體系,出臺商貿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和三年發展行動方案,落實“光谷商貿十條”。打造高品質消費地標,優化提升關山大道商圈、光谷步行街商圈、中心城商圈,布局建設更多特色文化娛樂場所、休閑街巷、15分鐘便民生活圈。加快發展數字文旅、互聯網健康醫療、電商直播、智能體育等新型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以供給創新培育消費新增長點。開展消費促銷活動,營造高品質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潛力。加強高質量住房供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推動外資外貿加快發展。搶抓后疫情時代發展機遇,充分利用自貿區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金融、教育、醫療、航空等領域的外資企業落戶光谷。緊盯國內外龍頭外貿企業,加強外貿招商分析研究,制定重點外貿企業招商路線圖,進一步完善供應鏈、創新鏈、產業鏈。研究出臺跨境電商等專項政策,加快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維修和再制造等外貿新業態發展。進一步完善進出口企業服務聯盟功能,壯大外貿隊伍,擴大外貿規模,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水平。
 
  (三)全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
 
  聚力攻堅創新平臺建設。力爭國家實驗室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爭創1—2家國家實驗室基地,大科學裝置建成運行2個、開工建設3個、立項實施2個。探索構建創新平臺運行提質增效的有效路徑,推動5家湖北實驗室、5家國家創新中心實現高效運行,形成創新平臺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的良好局面。緊盯中科系、高校系、龍頭企業系創新平臺布局,新引進1—2個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超前謀劃2個大科學裝置,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
 
  全面提速創新主體培育。抓好創新主體培育,加速完善企業創新積分平臺建設,建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多維度挖掘企業發展潛力,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增長20%以上,發展壯大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龍頭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設專業研發機構,推行重大科技專項“揭榜掛帥制”“賽馬制”,加緊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全力服務創新要素匯聚。大力促進“雙創”載體提質升級,推動孵化器、眾創空間專業化、市場化、鏈條化發展,打造標桿性孵化器。推進中試平臺建設,舉辦高質量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持續舉辦青桐匯、3551創業大賽等品牌雙創活動。加快建設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推動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態集群發展,做大產業發展基金、創投引導基金、合伙人基金規模,基金規模突破2000億,新增上市企業8家以上。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建成筑芯產業園、生物創新園二期、前沿生物技術產業園,新建工業標準廠房100萬方以上。
 
  (四)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堅定不移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實施工業經濟提升三年行動,不斷壯大實體經濟。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開工建設烽火科技、信科移動等重點項目,續建華星光電、光迅科技等產業項目,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壯大生命健康產業能級,聚焦生物醫藥、體外診斷、高端醫療裝備、生命科學工具等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打造“鏈主”企業,大力引進產業上下游重點企業,加快布局創新藥、基因與細胞療法、植/介入高值生物醫用材料等創新產業板塊。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終端產業,出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行動方案及專項政策,建設全球領先的L3級智能網聯示范區,打造科學島全域L4智能駕駛場景,推動一批產業鏈重點企業簽約落戶,加速推動光電子信息和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實施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咨詢診斷,推動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
 
  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光谷數字經濟產業園投用,加快小米科技園、泰康科技和大健康總部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研究出臺光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創新發展方案和政策,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軟件產業基地,以武漢軟件新城為核心創建中國軟件名園。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研究出臺光谷北斗產業專項政策。壯大文化創意產業,推動中國(湖北)網絡視聽產業園、互聯網文娛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供給水平,推動家政、護理、養老、托幼等提質擴容。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面向人工智能、腦科學、量子信息、6G、氫能與儲能、元宇宙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遴選發布硬核科技企業榜單,組織硬核科技企業場景對接,打造硬核科技成果展示平臺。支持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推動實現武漢超算中心對外運營,加快打造未來產業科技園、武漢數字經濟研究院、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等未來產業孵化載體。完善支持未來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加強專利布局、人才儲備、平臺建設、場景開發,建設未來產業園區。
 
  (五)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務環境,統籌“證照分離”改革,深化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打造商事主體統一地址庫,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統籌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工程建設審批、招投標流程和監管。加快“數字光谷”建設,打造聯合創新實驗室,加快建設“光谷云”,高水平推進重大數字基礎項目建設,爭創數據要素市場化省級試點區。持續優化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政策供給,消除各類準入限制和隱形壁壘,切實提高促進企業融資、人才引進、市場拓展的服務能力,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著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竭盡全力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保駕護航,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和發展環境。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壯大工程,力爭市場主體突破20萬家。探索閑置土地清理處置的長效機制,盤活低效用地資源,騰挪產業發展空間。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先行先試,爭取全年探索形成20項以上制度創新成果。持續開展QFLP金融改革試點,爭取網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推動藥品及醫療器械審評檢查華中分中心、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兩證合一”等改革事項取得實質性進展。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企業進一步明確定位、聚焦主業,提高國企和國有資本市場化運營水平,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提升國企治理效能。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推動獲批全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進一步優化拓展法治服務中心功能,以法治力量賦能企業創新發展。
 
  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實施方案》,加快建設進口商品集散中心。大力支持外貿企業出海參展、拓市場搶訂單,搭建合作交流平臺,統籌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大力發展技術貿易、數字貿易。用足用好口岸資源,聯合天河機場、花湖機場、陽邏港、吳家山鐵路中心站,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探索實施政策聯動、產業聯動、創新聯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聯動光谷城市貨站和鄂州花湖機場,支持綜保區拓展城市貨站“口岸功能”,推動花山港正式驗收,拓展“出海”新通道。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發揮自貿區、綜保區等開放平臺引領作用,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六)全力推動科產人城深度融合
 
  以流域綜合治理夯實城市生態本底。突出山水城的有機融合,統籌治山、理水、營城,布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城融合發展的空間單元,打造宜居濕地城市樣板。嚴守流域安全底線,堅持系統思維,深入推進河湖長制。深入實施排水清查整改、水質監測和水生態修復等七大行動,推進南湖、湯遜湖、九峰明渠等流域治理攻堅,啟動豹澥湖、嚴家湖、車墩湖等流域治理,統籌考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舊區與新城的綜合治理,協調推動生態環境共治共保,確保“九湖二十三渠”長治久清。深入開展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攻堅行動。統籌推進大氣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快推進原葛店化工廠南區等地塊土壤修復。編制全區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規劃,啟動3個生態修復和國土整治工程。
 
  以區域視野優化國土空間規劃。落實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要求,優化光谷城市功能布局、用地結構、綜合交通,在劃定“三區三線”基礎上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持續開展城市體檢,推進武漢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和控規優化。開展“城市更新年”行動,堅持“留”“改”“拆”并舉,啟動一批老舊小區改造,打造特色街區,全面提升城市氣質和活力指數。做好大科學裝置、重點產業項目、重要民生工程的用地保障。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2萬套、市場化租賃住房5000套,推進棚戶區改造5000套,大力緩解不同群體住房困難。
 
  以匠心精神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民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新開工項目100個以上、完成基建投資300億元。優化提升路網體系,建成50公里以上骨干路網,新開工40個以上次支路項目,打通10余條微循環道路,骨架道路建成率達到80%以上,建成運營地鐵19號線及空軌一期,推動武漢東站和城市融合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魚”型高速軌道廊道格局,打造天河、花湖“雙樞紐”1小時交通圈。加快市政設施建設,新增停車位11500個,開展22個小區燃氣設施更新改造,封閉改造露天垃圾壓縮站2座,新(改)建垃圾分類收集屋30座。加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開工沿高新四路等一批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推動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間全面投用,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深化城市體檢成果運用,加快實施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三年行動。動態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因地制宜編制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改善空間連通性和交通可達性。深入推進路長制,形成“暢、安、舒、美”的道路交通環境。扎實做好背街小巷、“三邊”環境、貨車停靠、戶外廣告等專項治理,推進智慧環衛、燃氣、橋隧、公廁等設施物聯成網,積極打造“一網統管”智慧平臺,實現城市有序高效運行。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深入推進“才聚荊楚”、“學子留漢”、大學生創業扶持等專項工作,新增城鎮就業3.2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200個以上。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推動教育、醫療優質均衡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擴大公辦義務教育覆蓋率,建成中小學8所、新增學位17300個;培育優質師資隊伍,持續實施“三名工程”,新招聘教師650人,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健康光谷建設,建成投用疾控中心等4家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加快光谷人民醫院等重大項目建設,開工武漢兒童醫院光谷院區等10個項目,新招聘600名崗位制人員,提升分級分層診療救治能力,優化提升光谷醫療服務體系。落實優化三孩系列政策,建設區級托育服務指導中心,穩步提升托育服務能力。
 
  推進人文光谷建設。強化頂層設計,編制出臺《東湖高新區公共文化體育建設規劃》和《促進東湖高新區文旅體事業發展政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積極推動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音樂廳、劇院等場館建設,推動第二批光谷書房建成開放。高標準舉辦光谷企業家節、光谷馬拉松、光谷話劇節、光谷音樂節等品牌活動。加快推進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全民參保,實現養老、失業、工傷保險擴面凈增6萬人。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困難群體動態監測、雙向校驗、監督管理機制,穩步推進社會救助提標擴面。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新增1家養老綜合體,深化“互聯網+養老”等定制養老服務,實現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100%。持續打造特色幫扶,攜手恩施打造富硒康養示范帶。
 
  (八)全力推動社會治理創新
 
  守牢城市安全底線。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部署,扎實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各項工作,加強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和防疫物資保供儲備,全力保健康、防重癥,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統籌發展和安全,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開展燃氣、危化品、食藥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還建房電梯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提升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進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提高應急聯動能力,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健全矛盾糾紛多元調解機制,加快建設區級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強與公檢法聯動,建立園區流動仲裁庭,暢通勞動糾紛化解的“毛細血管”。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組織開展領導干部“四訪”活動,持續化解信訪積案,合力推動突出矛盾化解。
 
  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力量下沉,推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擴面提質。引導社會化資本參與社區治理,搭建以公益慈善資源為基礎的多元共治平臺。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創建活動,堅持以測促創,深化文明街道、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創建。高標準推進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建設,開展“智能社會清明上河圖”創作與藝術展,啟動系列智能社會治理應用場景示范類項目,舉辦全球人工智能社會治理論壇,推動數字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綜治中心二期建設,拓展實戰化場景運用。扎實做好民族、宗教、檔案、保密等各項工作,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全面加強管委會自身建設
 
  (一)強化政治建設。要堅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光谷重要講話精神,反復重溫囑托,時刻牢記囑托,在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發展優勢產業、基層社區建設上,力量再加強、舉措再加大、速度再加快,以實際行動亮明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堅決態度。要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義,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力解決光谷發展的各類實際問題,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光谷落地生根。
 
  (二)強化依法行政。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一體推進法治光谷、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讓法治成為最好的營商環境,讓行政執法有力度、有溫度。建立全流程法律服務工作體系,形成“事前”布局預警、“事中”精準指導、“事后”總結提升的法律服務工作體系。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推進政務全光網絡建設,加快行業專網整合,形成一體化物聯感知網絡體系。依法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深入開展“八五”普法,持續推進“法律七進”活動。提高訴訟復議應訴能力。
 
  (三)強化務實擔當。要把今年作為大抓落實之年,牢固樹立“擔當為要、實干為本、發展為重、奮斗為榮”的為政理念,充分激發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活力。要改進工作作風,強化部門協作,堅決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諉扯皮、文來文往等現象。要謀定快動,強化執行落實、跟蹤督辦,加快把各項部署變為政策舉措、產業項目、城市環境。要強化領導干部帶頭抓落實,面對科學城攻堅、產業培育、信訪積案化解等重大任務,分管領導和行業主管領導不僅要親自抓、帶頭干,還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當好帶頭沖鋒的“頭雁”。
 
  (四)強化正風肅紀。要始終貫徹嚴的主基調,深入推進違規吃喝、營商環境等專項整治,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從嚴懲處各類違規違紀行為;要做實紀檢監察各類監督,發揮好巡視利劍作用,推動黨內監督和各類監督貫通協同,著力加強“一把手”和領導干部監督,強化拆遷還建、工程審批、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監管,做實監督全覆蓋。要大力夯實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增強黨員教育管理能力,引導干部發自內心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徹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加強新時代廉政文化建設,堅定理想信念,涵養浩然正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永葆清正廉潔本色。
 
  同志們!踔厲奮發擔使命,奮楫揚帆再出發。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勇擔使命,同心同德、奮勇前行,全力打造“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光谷篇章!

 

主頁 > 新聞中心 > 高新區新聞 >

東湖高新區2023年工作報告全文發布

2023-03-01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2023年工作報告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勇強
 
  一、2022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光谷創新發展史上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的一年。黨的二十大開啟強國復興偉大征程,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親臨光谷考察,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一年來,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強大動力,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聚力“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建設,迎難而上、承壓奮進,推動“世界光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發展持續領跑。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43.81億元,同比增長6%,在全市占比突破14%。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等主要經濟指標領跑全市,市場主體突破18萬家,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科學城建設夯基壘臺。國家布局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湖北東湖科學城建設初見成效,初步建立了以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石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9.5%,新認定高企1381家、總數突破52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5%,科技創新勢能加速釋放。
 
  ——產業培育加力提速。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東湖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激光、創新藥、數字經濟、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啟動建設,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的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光谷生物城綜合競爭力升至全國第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來產業加快培育。
 
  ——科產人城深度融合。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補短板工程,全年城建投資482億元,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十四縱十四橫兩環”路網體系加快完善,教育財政投入20.5億元、增長19.8%,光谷同濟兒童醫院等4家醫療衛生機構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000張,光谷文化中心開工建設,光谷書房、鄰里中心等全面鋪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新城面貌持續提升。
 
  ——改革開放活力迸發。自貿區建設穩步推進,制度創新指數排名全國自貿區第9、中部地區第1,“光谷數字人才卡”創新舉措被國務院自貿區簡報刊發,在全省率先試點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開工一張證”、“一網通投”等改革。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項目投資支撐有力,全年新開工項目102個、總投資861億元,鼎康生物、華星光電模組廠房等24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堅持招大引強,實現6個百億項目簽約落地,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232億元、產業到位資金532億元,均位居全市第一。推動消費市場回暖向好,研究出臺“商貿十條”,開展光谷汽車嗨購節、美食“光谷之夏”等促銷活動,全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緊盯消費新趨勢,大力培育消費新平臺新業態,光谷大悅城、中商光谷世界里等大型購物中心開業,光谷步行街、關山大道、首創奧特萊斯等重點商圈提檔升級。助企紓困成效明顯,積極落實國家、省市“一攬子”支持政策,建立“一保一聯一幫扶”對口幫扶機制和“兩分一銷”問題辦理機制,積極開展“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企業幫扶活動,累計減稅降費161.16億元。紓困貸款貼息政策惠及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2100戶。發揮10億元科技融資擔保基金、100億元光谷創投引導基金作用,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
 
  二是全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動創新平臺建設,脈沖強磁場提升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五大湖北實驗室實體運行,新獲批智能設計與數控、數字建造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組建成立,光谷集成電路創新聯盟創立,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揭牌,獲批建設首批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全力推動創新人才聚集,啟動人才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全面實施人才“注冊制”“積分制”等改革,賦予重點企業和創新平臺人才舉薦權。成立光谷人才集團,舉辦東湖科學城人才生態建設大會。持續完善雙創生態,孵化載體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不斷提高,聯合龍頭企業、平臺企業、高校院所等建設孵化載體,全年新認定4家國家級孵化器、3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國家級孵化載體不斷壯大。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3家中試平臺掛牌運營,開展10場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70億元。創新創業工作連續2年獲國務院激勵表彰。著力提升創新效能,出臺《東湖高新區“揭榜掛帥”項目實施辦法》,對外發布“揭榜掛帥”項目69項,涌現出國內首款1.6Tb/s硅光互連芯片、國內首款2K高頻PWM柔性屏、全國產EDA軟件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型企業加速成長,探索實施企業積分制試點,新認定瞪羚企業559家、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1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95家。獲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區,加快推進光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中心建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近1.4萬件、同比增長27.8%。
 
  三是更大力度加快產業發展。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出臺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開工建設中國信科高端電子器件和5G移動通信研發生產基地、金山集團武漢總部等重點項目,做大光電信息服務規模和應用市場,拓展光電融合產業生態圈。做強做優生命健康產業,迭代升級生命健康產業支持政策,推動聯影智融全球創新總部、禾元生物產業化基地等項目簽約落地,質子放療研究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藥明康德華中總部基地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首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8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數量創歷史新高。加快培育智能網聯終端產業新動能,出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劃,簽約集度武漢總部項目,引進蔚能全國總部及動力電池研究院、億緯鋰能儲能總部及研究院、海微科技總部暨研發制造基地等優質項目。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國家級5G+工業互聯網產業基地和先導區,超前謀劃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推動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質擴容,武漢超算中心建成投用,“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武漢)在全國率先上線。
 
  四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推出全面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打造“一門”“一窗”式服務,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注冊即開戶”。攻堅市場準入、準營、退出全鏈條改革,升級光谷創業大禮包2.0版,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全省率先試點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首批9個行業實現審批時限壓縮95%以上,申報材料平均減少40%以上。成立全省首家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服務中心,一站式解決企業涉法訴求。創新推動柔性執法,制訂“首違不罰”清單,對37類輕微違法行為實行首違不罰。出臺新型工業用地(M0)項目管理辦法,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和資源集約利用。全面深化自貿區改革,選取13個切口小、作用大、片區急需的政策訴求,建立市區聯動工作專班,以點上突破帶動面上提升,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武漢片區累計形成285項改革成果,其中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117項在全省復制推廣。深化自貿區聯動創新,統籌協調天河機場、陽邏港、吳家山鐵路等口岸資源納入聯動創新區。穩步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布“光谷外資政策3.0”,引進合亞醫藥武漢研發中心、極狐中國總部等重點項目,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2.7億美元,其中FDI達7億美元、全市第一,推動湖北國貿、長江國貿等一批外貿企業總部落戶光谷,外資企業數量增至近1100家。首創“金關保”業務,大幅壓縮通關時間。大力發展大宗貿易、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新增2家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中貿金宇等4家企業獲商務部平行汽車進口資質。推動東湖綜保區城市貨站與鄂州花湖機場對接,助力打造內陸新“出海口”。
 
  五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完成“三區三線”劃定,新增城鎮建設用地35平方公里。30條市政道路完工,新增停車位2萬個、充電樁3600個,國內首條城市“空軌”全線貫通,武漢東站開通運營,實現武漢都市圈鐵路公交化運行。全面落實環衛作業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度,深化路長制、燃氣安全等專項工作,探索實施“雙十清零”工作模式,全面推進城市運行精細化管理和“一網統管”。著力改善生態環境,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和長江警示片反饋問題年度整改任務,牛山湖榮獲武漢市“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海綿城市建設,扎實推進“雙碳”行動,推動城市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發展。著力提高城市安全韌性水平,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建成全省首家數字經濟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智苑社區共享客廳、黃龍山蚓竅詩社等系列品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自建房安全等專項整治活動。完成區—街道—社區三級綜治中心信息化改造一期項目,全面整合綜治信息平臺,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平安光谷建設成效明顯。
 
  六是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出臺“衛生健康十條”,謀劃推進國家醫學中心、高水平醫院等17個公共衛生重大項目,全面完成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構改革和衛生健康崗位制改革,推動公共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扎實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建、改建中小學校12所,新增學位10450個,新增幼兒園7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4%。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49萬套。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和社會工作指導中心建成投用,完善區—街—社區“三專”體系,開通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托育服務設施加快建設,托育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構建醫養結合、“互聯網+”融合的立體式養老服務體系。兜牢民生底線,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加大穩崗援企力度,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對口幫扶和區域協作工作成效明顯。
 
  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健全高效運轉的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充分發揮科技戰疫優勢,首推“三位一體”流調模式,首創疫情防控實時動態“一張圖”,創新應用新技術,果斷有力撲滅多輪散發疫情。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因時因勢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健康、防重癥,精心保護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實現平穩轉段。一年來,1萬多名防疫人員戰高溫、頂嚴寒,日夜堅守;4000多名醫護人員舍小家、顧大家,一路守護;200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堅守一線;百萬光谷市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匯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在此,我向所有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志愿者、黨員干部及全體市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來,我們始終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管委會自身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認真履職盡責,努力營造擔當盡責、實干篤行的干事創業氛圍,行政效能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國家安全、民族宗教、港澳臺僑等工作扎實推進,消防救援、信訪、檔案、保密、審計、統計、仲裁、慈善、群團、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不斷加強,各項事業呈現新氣象。
 
  奮斗成之惟艱,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百萬光谷人民同心協力、拼搏奮斗的結果!在此,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關心支持光谷建設發展的各位創業者、企業家等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二、2023年重點工作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推進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是高標準建設武漢新城、創建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啟動之年。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武漢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搶抓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省市突破性發展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產業、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等重大機遇,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推進產城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加快打造“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光谷”新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進出口總額達到1900億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0%,新增高企1000家以上,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1.5萬件以上,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能耗強度下降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完成上述目標,要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動省市重大戰略在光谷落地見效
 
  奮力推進世界光谷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武漢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戰略部署,制訂世界光谷建設行動計劃,明確到2049年全面建成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引領地、活力生態涵育地的目標定位和階段性任務安排,奮力吹響闊步邁向世界光谷的集結號。對標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等領先地區創新支持措施,出臺世界光谷建設專項支持政策。圍繞聚集全球頂尖人才隊伍、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平臺、構筑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等重點,創新工作思路,細化工作舉措,強化統籌保障,推動世界光谷建設開篇破題。
 
  加快打造武漢新城核心區。聚焦“兩高地、兩中心、一樣板”功能定位,錨定“山水城、家園城、智慧城”三大目標,對標中國式現代化宜居濕地城市樣板,堅持規劃先行,注重統籌協調,聚焦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創策源能力提升、產業能級提升、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治共保、對外開放提質增效、深化改革賦能、科創金融創新示范、重大項目攻堅等十大行動,加快啟動科學論壇、科學社區、大科學裝置以及主干道路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東湖科學城、國家實驗室等重點載體,加快推進公共資源共享、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民生工程,有效提升市民感知度和幸福感、提升項目集中度和顯示度。
 
  爭當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主力軍。全面落實《加快推進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聚力創新策源能力提升、創新動能釋放、區域開放融合創新等目標任務,加快打造區域創新主引擎。突出戰略科技力量布局,高標準建設科學特征凸顯、創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創活力迸發的世界一流東湖科學城,構建原始創新強大引擎。突出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為核心載體,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世界級產業集群。突出開放融合創新,強化圈群聯動發展,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和合作機制,加快形成引領武漢、輻射中部、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增長極。
 
  (二)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穩中快進
 
  充分激發投資效能。深入開展“項目投資攻堅年”行動,謀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超300個,新建億元以上項目超100個,續建億元以上項目234個,推進市級重大項目35個。緊盯關鍵核心“卡脖子”環節強鏈補鏈,創新大招商機制,深入開展協同大招商、招投聯動,開展光谷世界行招商活動。加強要素保障,切實推動簽約項目落地開工。爭取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穩步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全面提振消費市場。完善消費政策體系,出臺商貿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和三年發展行動方案,落實“光谷商貿十條”。打造高品質消費地標,優化提升關山大道商圈、光谷步行街商圈、中心城商圈,布局建設更多特色文化娛樂場所、休閑街巷、15分鐘便民生活圈。加快發展數字文旅、互聯網健康醫療、電商直播、智能體育等新型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以供給創新培育消費新增長點。開展消費促銷活動,營造高品質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潛力。加強高質量住房供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推動外資外貿加快發展。搶抓后疫情時代發展機遇,充分利用自貿區負面清單制度,推動金融、教育、醫療、航空等領域的外資企業落戶光谷。緊盯國內外龍頭外貿企業,加強外貿招商分析研究,制定重點外貿企業招商路線圖,進一步完善供應鏈、創新鏈、產業鏈。研究出臺跨境電商等專項政策,加快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維修和再制造等外貿新業態發展。進一步完善進出口企業服務聯盟功能,壯大外貿隊伍,擴大外貿規模,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水平。
 
  (三)全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
 
  聚力攻堅創新平臺建設。力爭國家實驗室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爭創1—2家國家實驗室基地,大科學裝置建成運行2個、開工建設3個、立項實施2個。探索構建創新平臺運行提質增效的有效路徑,推動5家湖北實驗室、5家國家創新中心實現高效運行,形成創新平臺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的良好局面。緊盯中科系、高校系、龍頭企業系創新平臺布局,新引進1—2個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超前謀劃2個大科學裝置,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
 
  全面提速創新主體培育。抓好創新主體培育,加速完善企業創新積分平臺建設,建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多維度挖掘企業發展潛力,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增長20%以上,發展壯大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龍頭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設專業研發機構,推行重大科技專項“揭榜掛帥制”“賽馬制”,加緊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全力服務創新要素匯聚。大力促進“雙創”載體提質升級,推動孵化器、眾創空間專業化、市場化、鏈條化發展,打造標桿性孵化器。推進中試平臺建設,舉辦高質量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持續舉辦青桐匯、3551創業大賽等品牌雙創活動。加快建設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推動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態集群發展,做大產業發展基金、創投引導基金、合伙人基金規模,基金規模突破2000億,新增上市企業8家以上。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建成筑芯產業園、生物創新園二期、前沿生物技術產業園,新建工業標準廠房100萬方以上。
 
  (四)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堅定不移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實施工業經濟提升三年行動,不斷壯大實體經濟。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開工建設烽火科技、信科移動等重點項目,續建華星光電、光迅科技等產業項目,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壯大生命健康產業能級,聚焦生物醫藥、體外診斷、高端醫療裝備、生命科學工具等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打造“鏈主”企業,大力引進產業上下游重點企業,加快布局創新藥、基因與細胞療法、植/介入高值生物醫用材料等創新產業板塊。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終端產業,出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行動方案及專項政策,建設全球領先的L3級智能網聯示范區,打造科學島全域L4智能駕駛場景,推動一批產業鏈重點企業簽約落戶,加速推動光電子信息和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實施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咨詢診斷,推動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
 
  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光谷數字經濟產業園投用,加快小米科技園、泰康科技和大健康總部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研究出臺光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創新發展方案和政策,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軟件產業基地,以武漢軟件新城為核心創建中國軟件名園。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研究出臺光谷北斗產業專項政策。壯大文化創意產業,推動中國(湖北)網絡視聽產業園、互聯網文娛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供給水平,推動家政、護理、養老、托幼等提質擴容。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面向人工智能、腦科學、量子信息、6G、氫能與儲能、元宇宙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遴選發布硬核科技企業榜單,組織硬核科技企業場景對接,打造硬核科技成果展示平臺。支持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推動實現武漢超算中心對外運營,加快打造未來產業科技園、武漢數字經濟研究院、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等未來產業孵化載體。完善支持未來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加強專利布局、人才儲備、平臺建設、場景開發,建設未來產業園區。
 
  (五)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務環境,統籌“證照分離”改革,深化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打造商事主體統一地址庫,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統籌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工程建設審批、招投標流程和監管。加快“數字光谷”建設,打造聯合創新實驗室,加快建設“光谷云”,高水平推進重大數字基礎項目建設,爭創數據要素市場化省級試點區。持續優化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政策供給,消除各類準入限制和隱形壁壘,切實提高促進企業融資、人才引進、市場拓展的服務能力,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著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竭盡全力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保駕護航,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和發展環境。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壯大工程,力爭市場主體突破20萬家。探索閑置土地清理處置的長效機制,盤活低效用地資源,騰挪產業發展空間。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先行先試,爭取全年探索形成20項以上制度創新成果。持續開展QFLP金融改革試點,爭取網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推動藥品及醫療器械審評檢查華中分中心、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兩證合一”等改革事項取得實質性進展。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企業進一步明確定位、聚焦主業,提高國企和國有資本市場化運營水平,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提升國企治理效能。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推動獲批全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進一步優化拓展法治服務中心功能,以法治力量賦能企業創新發展。
 
  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實施方案》,加快建設進口商品集散中心。大力支持外貿企業出海參展、拓市場搶訂單,搭建合作交流平臺,統籌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大力發展技術貿易、數字貿易。用足用好口岸資源,聯合天河機場、花湖機場、陽邏港、吳家山鐵路中心站,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探索實施政策聯動、產業聯動、創新聯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聯動光谷城市貨站和鄂州花湖機場,支持綜保區拓展城市貨站“口岸功能”,推動花山港正式驗收,拓展“出海”新通道。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發揮自貿區、綜保區等開放平臺引領作用,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六)全力推動科產人城深度融合
 
  以流域綜合治理夯實城市生態本底。突出山水城的有機融合,統籌治山、理水、營城,布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城融合發展的空間單元,打造宜居濕地城市樣板。嚴守流域安全底線,堅持系統思維,深入推進河湖長制。深入實施排水清查整改、水質監測和水生態修復等七大行動,推進南湖、湯遜湖、九峰明渠等流域治理攻堅,啟動豹澥湖、嚴家湖、車墩湖等流域治理,統籌考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舊區與新城的綜合治理,協調推動生態環境共治共保,確保“九湖二十三渠”長治久清。深入開展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攻堅行動。統籌推進大氣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快推進原葛店化工廠南區等地塊土壤修復。編制全區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規劃,啟動3個生態修復和國土整治工程。
 
  以區域視野優化國土空間規劃。落實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要求,優化光谷城市功能布局、用地結構、綜合交通,在劃定“三區三線”基礎上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持續開展城市體檢,推進武漢新城核心區城市設計和控規優化。開展“城市更新年”行動,堅持“留”“改”“拆”并舉,啟動一批老舊小區改造,打造特色街區,全面提升城市氣質和活力指數。做好大科學裝置、重點產業項目、重要民生工程的用地保障。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2萬套、市場化租賃住房5000套,推進棚戶區改造5000套,大力緩解不同群體住房困難。
 
  以匠心精神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民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新開工項目100個以上、完成基建投資300億元。優化提升路網體系,建成50公里以上骨干路網,新開工40個以上次支路項目,打通10余條微循環道路,骨架道路建成率達到80%以上,建成運營地鐵19號線及空軌一期,推動武漢東站和城市融合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魚”型高速軌道廊道格局,打造天河、花湖“雙樞紐”1小時交通圈。加快市政設施建設,新增停車位11500個,開展22個小區燃氣設施更新改造,封閉改造露天垃圾壓縮站2座,新(改)建垃圾分類收集屋30座。加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開工沿高新四路等一批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推動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間全面投用,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深化城市體檢成果運用,加快實施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三年行動。動態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因地制宜編制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改善空間連通性和交通可達性。深入推進路長制,形成“暢、安、舒、美”的道路交通環境。扎實做好背街小巷、“三邊”環境、貨車停靠、戶外廣告等專項治理,推進智慧環衛、燃氣、橋隧、公廁等設施物聯成網,積極打造“一網統管”智慧平臺,實現城市有序高效運行。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深入推進“才聚荊楚”、“學子留漢”、大學生創業扶持等專項工作,新增城鎮就業3.2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200個以上。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推動教育、醫療優質均衡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擴大公辦義務教育覆蓋率,建成中小學8所、新增學位17300個;培育優質師資隊伍,持續實施“三名工程”,新招聘教師650人,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健康光谷建設,建成投用疾控中心等4家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加快光谷人民醫院等重大項目建設,開工武漢兒童醫院光谷院區等10個項目,新招聘600名崗位制人員,提升分級分層診療救治能力,優化提升光谷醫療服務體系。落實優化三孩系列政策,建設區級托育服務指導中心,穩步提升托育服務能力。
 
  推進人文光谷建設。強化頂層設計,編制出臺《東湖高新區公共文化體育建設規劃》和《促進東湖高新區文旅體事業發展政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積極推動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音樂廳、劇院等場館建設,推動第二批光谷書房建成開放。高標準舉辦光谷企業家節、光谷馬拉松、光谷話劇節、光谷音樂節等品牌活動。加快推進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全民參保,實現養老、失業、工傷保險擴面凈增6萬人。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困難群體動態監測、雙向校驗、監督管理機制,穩步推進社會救助提標擴面。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新增1家養老綜合體,深化“互聯網+養老”等定制養老服務,實現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100%。持續打造特色幫扶,攜手恩施打造富硒康養示范帶。
 
  (八)全力推動社會治理創新
 
  守牢城市安全底線。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部署,扎實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各項工作,加強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和防疫物資保供儲備,全力保健康、防重癥,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統籌發展和安全,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開展燃氣、危化品、食藥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還建房電梯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提升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進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提高應急聯動能力,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健全矛盾糾紛多元調解機制,加快建設區級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強與公檢法聯動,建立園區流動仲裁庭,暢通勞動糾紛化解的“毛細血管”。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組織開展領導干部“四訪”活動,持續化解信訪積案,合力推動突出矛盾化解。
 
  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力量下沉,推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擴面提質。引導社會化資本參與社區治理,搭建以公益慈善資源為基礎的多元共治平臺。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創建活動,堅持以測促創,深化文明街道、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創建。高標準推進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建設,開展“智能社會清明上河圖”創作與藝術展,啟動系列智能社會治理應用場景示范類項目,舉辦全球人工智能社會治理論壇,推動數字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綜治中心二期建設,拓展實戰化場景運用。扎實做好民族、宗教、檔案、保密等各項工作,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三、全面加強管委會自身建設
 
  (一)強化政治建設。要堅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光谷重要講話精神,反復重溫囑托,時刻牢記囑托,在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發展優勢產業、基層社區建設上,力量再加強、舉措再加大、速度再加快,以實際行動亮明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堅決態度。要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義,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著力解決光谷發展的各類實際問題,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光谷落地生根。
 
  (二)強化依法行政。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一體推進法治光谷、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讓法治成為最好的營商環境,讓行政執法有力度、有溫度。建立全流程法律服務工作體系,形成“事前”布局預警、“事中”精準指導、“事后”總結提升的法律服務工作體系。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推進政務全光網絡建設,加快行業專網整合,形成一體化物聯感知網絡體系。依法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深入開展“八五”普法,持續推進“法律七進”活動。提高訴訟復議應訴能力。
 
  (三)強化務實擔當。要把今年作為大抓落實之年,牢固樹立“擔當為要、實干為本、發展為重、奮斗為榮”的為政理念,充分激發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活力。要改進工作作風,強化部門協作,堅決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諉扯皮、文來文往等現象。要謀定快動,強化執行落實、跟蹤督辦,加快把各項部署變為政策舉措、產業項目、城市環境。要強化領導干部帶頭抓落實,面對科學城攻堅、產業培育、信訪積案化解等重大任務,分管領導和行業主管領導不僅要親自抓、帶頭干,還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當好帶頭沖鋒的“頭雁”。
 
  (四)強化正風肅紀。要始終貫徹嚴的主基調,深入推進違規吃喝、營商環境等專項整治,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從嚴懲處各類違規違紀行為;要做實紀檢監察各類監督,發揮好巡視利劍作用,推動黨內監督和各類監督貫通協同,著力加強“一把手”和領導干部監督,強化拆遷還建、工程審批、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監管,做實監督全覆蓋。要大力夯實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增強黨員教育管理能力,引導干部發自內心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徹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加強新時代廉政文化建設,堅定理想信念,涵養浩然正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永葆清正廉潔本色。
 
  同志們!踔厲奮發擔使命,奮楫揚帆再出發。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勇擔使命,同心同德、奮勇前行,全力打造“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光谷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少妇bbb好爽| 97国产精华最好的产品亚洲|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丁香|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毛多水多www偷窥小便|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久久aaaa片一区二区|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欧洲grand老妇人bbw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蜜臀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 中国老熟女重囗味hdxx| 秋霞在线观看秋| 国产女人被狂躁到高潮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看| 丰满少妇被猛烈高清播放| 美女扒了内裤让男人桶|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日韩av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色帝国| 老鲁夜夜老鲁|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无码av| 亚洲av成人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 起碰免费公开97在线视频|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