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在常熟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的致辭(摘要)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15 點擊:次
在常熟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的致辭(摘要)
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
(2023年5月8日)
20年來,高新區艱苦創業、接續奮斗,從零起步、從小變大、從弱變強,從“農田洼地”變成了發展高地,實現了經濟總量的“裂變”、創新動能的“質變”、城市能級的“蝶變”,交出了一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精彩答卷。20年來,常熟高新區譜寫了實力躍升的“高新篇章”,跑出了開放發展的“高新速度”,擦亮了創新引領的“高新本色”,彰顯了不忘初心的“高新溫度”。
當前,常熟和高新區的發展都站在了歷史的新起點上。奮進新征程,希望高新區繼續鼓足敢做善成的闖勁、時不我待的干勁、一抓到底的韌勁,緊抓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當好勇立潮頭的發展標兵、活力迸發的創新高地、揮灑激情的奮斗沃土、產城人融合的示范標桿,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常熟新實踐打頭陣、挑重擔、當主力、作貢獻。
要勇當城市南融的“主戰場”,實現發展新跨越。昆承湖是常熟南向發展的中心。中心就要有中心的作為,中心就要有中心的擔當。高新區要有高站位、大夢想,切實扛起南向發展中心的使命擔當,從戰略的高度、全局的視野審視自身、明確定位,全力爭當蘇州北部城市副中心、上海大都市圈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看常熟、看蘇州的重要窗口。要全面對標學習蘇州工業園區在規劃建設、園區管理、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深化與中新集團的合作,高標準建設中新昆承湖園區,發揮對周邊板塊的輻射帶動作用,當好“生產+研發”等功能性總部的承載區,打造“湖城相擁、產城相融”的現代產業園區。要全力打響園區品牌,進一步加強宣傳造勢、品牌策劃,讓“綠色低碳示范地、創新創業聚集地、現代生活宜居地、菁英人才向往地”的標識度更加鮮明。
要勇當產業轉型的“主陣地”,構筑發展新優勢。要樹牢“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用好市場化招商機制,既要招引龍頭型、旗艦型、生態型大項目,又要引進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蟹苗”項目,為產業轉型、可持續發展聚勢賦能。要全力推進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圍繞新能源智能汽車、先進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聚焦細分領域賽道,持續強鏈補鏈,深化“四鏈融合”,推動產業創新集群做大做強。要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用好百度、西門子等平臺賦能,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能級。
要勇當科技創新的“主引擎”,厚植發展新動能。持續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構建金字塔式培育梯隊,努力形成“大樹參天、小樹成林”的生動局面。要加快創新聯合體建設,協同攻關重點領域“卡脖子”技術,全力爭創蘇州市級創新聯合體。要加強創新載體平臺建設,精心打造“UWC+創新島”等高水平載體,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納入蘇州實驗室布局。要加快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強化“雙招雙引”,加快建設“人才歸谷”等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發揮好常理工產業學院作用,培養更多復合型、研究型、技術型人才,讓創新的資源更加充沛、創新的活力更加迸發。
要勇當敢為善為的“主力軍”,展現發展新作為。要勇于擔當挑大梁,主動扛起為全市穩經濟、促發展的重大責任,提升貢獻度,當好“壓艙石”。要守正創新解難題,踐行“四敢”要求,勇于攻堅克難,創新制度供給,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機制,拼出發展新天地。要用心用情惠民生,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抓好教育醫療養老、“千村美居”、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和關鍵小事,提升民生幸福成色。要拓寬思路優服務,落實落細“六不五優化”,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深層次做好為企服務,全方位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來源:常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