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區:聚力創新 再創佳績 加速邁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8-28 點擊:次
引言:“珠海高新招商”以招商運營為核心,聚焦珠海工業園區、珠海5.0產業園等招商引資工作,依托專業的招商團隊和豐富的創新資源,為企業提供產業園入駐、平臺搭建、產業政策咨詢、科技服務等全流程專業服務。推動高新區招商引資工作走深走實,為高新區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導讀:珠海高新區是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1993年3月由國家科委(現科技部)授牌并進行動態管理的國家級高新區。2017年6月,為落實“雙自聯動”(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橫琴高新技術和科技研發園區被納入高新區范圍,逐步形成“一區多園”格局(即珠海高新區下轄唐家灣園區、南屏科技工業園、三灶科技工業園區、新青科技工業園、市航空航天產業園、富山工業園區和橫琴高新科技研發園區等分園區)。2022年,珠海高新區“一區多園”綜合評價排名上升至全國第17位、全省第3位,主園區實現生產總值326.8億元、增長4.5%,位居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總額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實現10.3%、100.4%和9.5%的增長。未來,珠海高新區將牢記“高”“新”使命,以創新為墨,用實干為筆,不遺余力“拼、搶、爭”,全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打造珠海高質量發展龍頭
珠海高新區主園區(以下簡稱“主園區”)占地面積175平方公里,坐落于唐家灣鎮,地處“黃金內灣”和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最前沿、最關鍵的位置,同時也是深珠合作的橋頭堡、示范區。北面與中山接壤,東面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廣珠城際軌道貫穿境內,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門戶。未來將形成與廣州地鐵相接、與深圳跨海相連、與港澳緊密聯通的交通布局,實現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打造“外聯內暢”交通體系。
主園區強化產業集聚攻堅,做強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信創產業、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三大前沿產業鏈,壯大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數字經濟三大特色產業集群,實施人工智能、區塊鏈、6G、量子技術等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全力打造珠海高質量發展龍頭。
珠海高新區主園區
高新區內共有南方軟件園等16個孵化器,面積173.4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孵化器6個。清華科技園連續5年獲評國家級孵化器運營A級,港澳科創園入選省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器,智慧產業園獲評省大數據產業園、省人工智能產業園。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嶺南大數據研究院、廣東省博士和博士后創新創業(珠海)孵化基地等一批創新平臺落地。
珠海高新區鳥瞰圖
高新區內擁有珠海南方集成電路設計服務中心、珠海南方軟件網絡評測中心、珠海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等7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擁有政府天使投資基金、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政策性融資擔保、“成長之翼”助貸、珠海市首個企業創新及信用評估線上平臺、上市培育服務等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擁有全國首家國家高新區知識產權法庭和知識產權檢察室。
高新區綜合評價全省第三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2年度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結果中,珠海高新區在全國169個高新區中綜合評價排名穩居第17名,名次與2021年持平但穩中有進(2021年綜合評價中,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影響,武漢高新區等12家國家高新區未參與評價)。在全省14家國家高新區中,珠海高新區排名僅次于深圳高新區、廣州高新區,位列全省第三。
在5個主要的一級評價指標中,珠海高新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活躍度”排第15名,“結構優化和產業價值鏈”排第26名,“綠色發展和宜居包容性”排第18名,“開放創新和國際競爭力”排第26名,“綜合質效和持續創新力”排第19名。其中,“創新能力和創業活躍度”排名與上年度持平;“綠色發展和宜居包容性”排名上升9名。評價結果顯示,珠海高新區在創新成果產出效率、創新經濟發展、企業研發投入力度、科技企業國際競爭力等方面表現突出。
多措并舉創新之樹枝繁葉茂
珠海高新區2022年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850億元,同比2021年增長6.6%;主園區實現生產總值326.8億元,同比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5.7億元,同比增長10.3%;專利授權量增至3963件,同比增長15%;有效發明專利增至4720件,同比增長31%;連續12年獲評“火炬統計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在高新區綜合排名中穩居全國第17位。這些成績背后彰顯的是珠海高新區干事創業的火熱激情,及其獨具優勢的高質量發展邏輯。
一是企業發展實現新跨越。聚焦創新主體培育,激活高質量發展引擎,高新區2022年全年高企數量達到62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743家,分別占全市27%、34%;入選市獨角獸企業培育庫企業45家,占全市42%;國家級小巨人企業達11家,占全市33%;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179家,占全市25%;境內外上市企業共18家,占全市39%。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省重點實驗室2家。“天琴計劃”恒溫超靜山洞實驗室基本竣工,“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通過國家航天局驗收。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研發的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正式下水,牽頭研發的全球首艘智能科考船“珠海云”基本竣工。
“天琴計劃”激光測距臺站
二是產業培育實現新提升。聚焦做優做強“3+3+1”現代產業體系,兌現產業扶持、科技創新等資金超7億元。高技術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67.6%和71.5%,分別實現23.6%和18.7%的增長。醫療器械產業產值連續9個季度實現20%以上增長,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產業產值實現近30%增長。
三是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實施“產業教授計劃”,推動“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組建高新區高校校友聯盟,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20所高校爭先加盟,打造“校友資源+高新轉化”合作體系。成功舉辦第八屆“菁牛匯”創新創業大賽,國內外705個創新創業團隊踴躍參賽,參賽項目數同比增長35%。建立“1+N”鳳凰人才服務機制,建設人才“一網通”平臺,在全市率先推出人才獎補“免申即享”項目。全年兌現各類人才扶持資金超2.5億元,新引進國家級、省市級人才97名,排名全市第一。在全省率先出臺產業工人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專項政策,服務范圍涵蓋全區7.4萬名產業工人。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
加速邁向世界級高科技園區
時光不戀過往,大江永遠奔騰。2023年伊始,無論身處日新月異的產業園區,還是塔吊林立的項目工地、機器轟鳴的車間,都能感受到珠海高新區在新的一年加快發展的堅定決心、攻堅斗志和精彩實踐。
一是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動能。加快推進后環片區未來科技城、金銀灣超級總部基地兩大發展引擎規劃建設。深入推進戰略規劃、空間規劃、產業規劃三大規劃,研究制定促進未來科技創新、推進未來產業發展、規范未來城市運營的“一套政策”保障體系,推進產業促進條例立法。打造前環超級總部中心和銀坑科技研發中心,大力引進總部企業創新基地、研發中心,高標準推進珠海海洋中心建設,打造“珠海硅谷”和創新創業新地標。
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產業園5.0產業新空間項目建設工地
二是做強實體經濟根基。以大規劃布局大產業,加快出臺“一區多園”產業規劃。實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加快企業梯度培育,做大做強經濟總量。做優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等百億元級主導產業,謀劃儲能、傳感器等產業集聚發展,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投資力度,推動傳統產業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建優建強5.0產業新空間,狠抓項目落地轉化,力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超百億元,加快建成枝繁葉茂的“產業森林”。
南方軟件園
三是夯實創新驅動發展中堅力量。從外部招引、內部培育以及發揮空間載體和科技服務機構作用三方面入手,加快招引和培育科技型企業,穩步實現2023年擁有高新技術企業79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90家的目標。支持區內科技型企業申報國家、省、市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專精特新”企業,助推高新區在創新驅動發展中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格創·數谷5.0產業新空間項目
四是實施產教融合和“揭榜掛帥”攻關行動。支持轄區高校圍繞主導產業建設一批優質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圍繞主導產業方向遴選若干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難題,實施“揭榜掛帥”攻關行動;支持邁為等區內企業參與國家、省重點研發計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區內企業申報國家、省科學技術獎,在重大科技攻關中彰顯珠海高新智慧。
風勁潮起,自當揚帆遠航;任重道遠,更須奔騰不息。緊扣“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珠海高新區正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奮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