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開發區引京津項目促轉型升級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2-08 點擊:次

立足產業基礎 深度對接京津項目
目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協調推進了50余個京津高新項目,以中關村海淀園、中科院成果轉化基地、北大科技園等為代表的京津資源承載園區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針對自身發展方向,秉承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在深入研究京津項目產業、技術資金、科技人才、生產要素轉移趨勢的基礎上,圍繞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教育科研、衛生醫療、健康養老等產業繪好承接路線圖,展開深度對接合作。
早在2008年,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就率先提出了發展數據產業,同時把數據產業與節能環保、新能源及生物工程一起作為開發區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圍繞四大產業加強與京津地區的對接與合作。同時在科技人才引進、項目成果落地、配套服務建設等各方面積極努力,讓開發區成為功能完善的園區。
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定州經濟開發區有針對性地改進招商方式,實施對京津的精準招商,引進央企和京津企業重點項目。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嚴格把關,拒絕引進不符合產業政策、環境污染嚴重的項目。同時,引進高層次人才,實施“人才帶產業”發展計劃。開發區建立了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創業輔導基地、高科技創業孵化器,為高層次人才創業提供優惠和支持。同時,發揮創業園的示范引導作用,不斷探索在政策、人才、信息、培訓、資助等方面對高層次人才創業提供支持的新途徑,去年引進京津各類高級智力專業人才34人,其中有長江學者1名。
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三大優勢,順平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加強對接京津工作,成功引進北京匯源果汁(果蔬汁及果蔬汁飲料及純凈水)、中儲棉儲備庫(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儲備庫,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指定交割倉庫)等企業項目落戶經濟開發區。目前,投資2億元的保定蘇博金源順電泳工程有限公司(與北京現代合作)年加工處理66萬臺(份)汽車零部件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精準承接轉移 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河北省開發區瞄準京津地區產業轉移方向,加快與京津開發區及企業間的深度合作,打造升級版的產業。
涉縣經濟開發區依托天鐵集團、北京金隅、國電電力三大國字號企業,圍繞鋼鐵延伸、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積極與天津友發等相關企業進行對接,先后引進了天津匯日保溫一體板、京通新型保溫材料熱渣棉等項目。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則以對接京津產業轉移、做強傳統產業、壯大臨港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工作重點,吸引投資者落戶。目前全區共有對接北京項目273個,涉及總投資129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1個,10億元以上項目31個。
立足區位和交通優勢,堅持與北京的醫療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涿州經濟開發區把醫療健康作為重要的功能板塊,培育競爭優勢、吸引人才項目。該開發區引進建設了解放軍總醫院涿州培訓保障基地。解放軍總醫院無償為涿州經濟開發區提供醫院品牌資源和先進技術,協同建設亞洲最大的“質子刀”腫瘤治療中心。以此為帶動,該開發區大力促進康復醫療、養生養老、醫療設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同時,涿州經濟開發區還依托該培訓保障基地,面向全國引入高端醫療健康產業,培育集群優勢、帶動區域發展。目前,已有萬通健康立體城和眾美健康養老產業示范園兩個投資過百億的重點項目落戶。
引才引智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從京津引才引智,河北省開發區千方百計把京津的科技人才優勢變成開發區的產業優勢。定州經濟開發區大力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系建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有效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就近轉化。開發區確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新能源汽車、傳統產業等協同創新產業鏈,吸收消化京津的創新優勢變成開發區的產業優勢,逐漸形成產業發展共同體。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吸引了一批京津高校與開發區企業合作,有效實現了科技成果對接,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天津大學等京津高校已在開發區建立分支機構,打造開放的科技研發與應用區域創新中心。其中,清華大學精密儀器和智能裝備研究院已與中信戴卡、康泰醫學達成合作意向;北京化工大學依托國家能源生物煉制研發中心,為秦皇島市生物化工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秦皇島開發區領先生物、思泰意達等企業均與京津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聯系。目前,“科研機構技術支持、院士專家指導創新、先進成果批量轉化、企業主導推進”的創新格局成為引領秦皇島開發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