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河口經濟開發區融入新常態應對新挑戰經濟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2-25 點擊:次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形勢低迷、市場需求不振、投資后勁不足等諸多困難和挑戰,山東河口經濟開發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牢牢守住發展、生態、安全三條底線,全力以赴保增長、穩增長、促增長,保持了經濟平穩發展、投資環境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勢頭。

堅持把穩定經濟增長作為工作核心,健全經濟預警機制,加強分析研判和運行調度,強化政銀企合作,有力保障了企業正常經營和區域金融安全,經濟實現穩步增長。預計全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128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億元,同比增長0.8%;全年實現增加值25.3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實現利稅9.8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進出口總額4500萬美元,同比增長0.5%;實現財政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21.5%。工作中,大力實施基地型企業培植工程及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家,其中新分離和培育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2家;安諾其紡織材料等3家企業新上項目擴大生產,發展勢頭迅猛;海鑫石油裝備被認定為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海螺型材等10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億元,骨干企業支撐經濟發展作用顯著增強。
把握形勢,高點定位,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
深刻把握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戰略機遇,立足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的定位,堅持以困難促轉調、以調整促發展,緊抓科技研發、節能降耗等關鍵環節,不斷提升產業層次,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發展速度與效益同步增長。一是加快產業轉調步伐。積極開展“三評級一評價”工作,引導旭業新材料等10家企業引進新工藝、新設備,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規上服務業銷售收入突破億元,同比增長160%,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海螺型材等5家企業完成規范化公司制改制,常青樹膠業成功登陸新三板,華力石油完成上市內審,進入新三板掛牌程序。二是大力推進人才興業戰略。建立開發區人才信息庫,實施“131”產業人才計劃,引進高端技術人才28名;積極申報各類人才項目,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名;組織企業參加山東省巡回大講堂,多次赴南京大學等高校培訓,累計培訓人才200余人次,為產業轉型升級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礎。三是強化科技支撐作用。46家規上企業共計投入研發經費3600萬元,新建研發機構2家,新增各類專利7項,金開實業等15家企業被評為東營市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家,匯海醫藥被評為山東省“一企一技術”創新企業,天正化工“氮雜環類中間體”制備技術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新科信特陶等企業多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及省級科技進步獎,企業核心競爭力快速提升。
明確目標,集中攻堅,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
一是強化招商選資。牢牢把握投資驅動這一最大發展動力,堅持把招商選資作為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突破口,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為主攻方向,精心包裝項目,積極參加“群山展”、“喀交會”等招商活動,多次赴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進行定向招商,成功引進中廣核燃氣、北博新能源等4個計劃總投資32億元的優質項目,與中國軌道交通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冀東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央企、行業龍頭企業達成投資協議。目前,中廣核燃氣等3個項目已落戶建設,其余項目正積極推進中。二是狠抓項目建設。嚴格落實重點項目領導包靠制度,所有項目均設立跟進小組,定期調度建設進度,及時了解項目在手續辦理、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集聚各方資源,合理制定措施加以解決,確保了計劃總投資31億元的5個在建項目順利建設。截止目前,新增固定資產投資7.8億元,列入全區重點項目的北玻玻璃、冠森絕緣制品建成投產,其余項目均按照計劃完成建設任務。
突出重點,細化舉措,管理水平實現新提升
一是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生產月等一系列活動,建立網格化管理、企業運營安全生產聯動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嚴格特種作業人員資格培訓和管理,組織舉辦安全法、職業衛生、涉氨涉粉等培訓班8期,開展消防演練等現場教育5次,培訓人員700余人次;采取聯合執法、定期巡查抽查、專項整治等方式,全面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及時制定措施進行整改,全年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二是扎實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以水氣污染整治為重點,深入開展生態環境整治提升年行動。通過日常巡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密切關注重點企業生產動態,嚴厲查處不達標排放現象,先后限產企業7家,關停企業6家,形成環保高壓態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配合交警等部門提前完成黃標車淘汰治理工作;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完成羊欄河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污水處理廠依法拍賣,由北港環保公司接管經營,實現正常運轉,督促天正化工、匯海醫藥等重點企業投資2000余萬元升級改造環保設施,敷設污水單管,提高排放標準,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三是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強化總體規劃控制作用,嚴控落地項目質量,規范土地出讓、建設行為,從源頭控制土地低效利用現象;探索建立依法回收、協議回購的有效機制,通過收購、置換、入股聯營等方式,先后盤活歐諾、冬映紅等企業閑置土地712畝;嚴厲查處違法占地行為,引導現有企業通過增資擴建、廠房改造等途徑提高投資強度,提升土地利用率。2015年,開發區在省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中取得優秀成績。四是高效開展社會管理工作。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打黑除惡等行動,維護了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完善信訪預案機制,及時摸底排查信訪苗頭,拓寬信訪渠道,妥善協調處理各類信訪糾紛9件、民生熱線及市民心聲轉辦事項32件;嚴格落實計生目標責任制,創新流動育齡婦女服務措施,圓滿完成各項計生管理工作;高標準開展拆違治亂、依法行政、食品藥品管理、應急管理、民兵武裝等工作,圓滿完成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慈善救助等工作,社會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完善配套,轉變作風,發展環境取得新優化
一是配套完善硬環境。按照開發區整體規劃,結合企業需求,實施了排水管線清淤、海昌東路配套等工程,安裝交通信號燈3處,養護綠化120余萬平方米,維護路燈1607盞,保潔道路70萬平方米,管理維護泵站6座,疏通排水管線7300米,委托專業公司進行供水管理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政配套。二是優化提升軟環境。修訂《河口經濟開發區工作制度匯編》,完善工作職責、文明禮儀規范等制度34項;加強對工作質量、服務態度及效率的督查,嚴格執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及執法檢查備案等效能建設制度,以制度的落實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深化企業代辦服務機制,代辦員定期深入一線調研,及時掌握企業建設及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以解決。全年協助企業辦理貸款和爭取各項扶持資金13.6億元,代辦涉及土地、建設、運營及職工子女入學、入托等手續140余件次,幫助企業引進技術人員187人。
創新思路,注重實效,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
一是加強黨的基層基礎建設。積極開展非公企業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年活動,大力實施非公企業黨建標準化建設、從嚴加強黨員管理等一系列細化活動,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制度建設、陣地建設等基礎工作,開展黨員輪訓3次,新發展黨員9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7名,選聘專職黨建指導員3名,建立非公企業黨員準則、活動陣地“六有”標準等制度14項,黨建工作有形覆蓋及有效覆蓋明顯擴大。二是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探索實施區域黨建聯建,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關、便于管理”的原則,科學劃分黨建區域,統籌區域黨建資源,建設區域黨員職工活動中心3處,成立區域黨務工作隊伍3支,聯合舉辦黨建活動20余次,有效解決了基層力量薄弱、作用發揮不到位的問題,為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注入了鮮活動力,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圍內得到推廣。三是群團作用有效發揮。堅持黨建帶群團,深入開展以“五個統籌”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帶工建”活動,建立黨組織與工青婦組織干部交叉任職、工作機構聯建、經費統籌使用等制度,通過創建“職工之家”示范企業、工資集體協商、籌建青年志愿服務隊、創建青年文明號等一系列活動,使黨群組織工作力量明顯增強,成為提高服務管理水平、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四是下派幫扶工作成效顯著。3年累計投入資金110萬元,協助幫扶村建成養殖小區、文化廣場、學生候車室,硬化道路1200米,安裝路燈41盞,村容村貌顯著改觀,村集體收入大幅增加,高質量完成薄家嘴村幫扶工作。同時選派2名優秀干部脫崗,駐梅家村開展幫扶工作。五是全面推進統戰工作。深化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加大黨外干部培養力度,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全面凝聚發展力量。
加強領導,強化教育,黨風廉政建設呈現新氣象
一是嚴格落實廉政制度。認真執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黨務政務公開等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嚴格決策程序,凡屬“三重一大”事項,均由派駐紀檢組監督,經黨工委班子會議集體討論作出決策,形成了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規范工作的良性機制。二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廉政教育常態化,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定期組織干部職工觀看廉政教育片,赴東營廉政教育中心等進行現場教育3次,邀請專家舉辦廉政專題講座4次,開展廉政征文、廉政演講等活動,在各級刊物發表廉政文章100余篇,營造了一種崇廉、思廉、倡廉的廉政文化,進一步筑牢了干部職工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三是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堅持問題導向,把開展專題教育與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相結合,黨工委書記及班子成員上黨課8次,邀請專家舉辦講座4次,開展集中學習15次,集中研討5次,查找整改“不嚴不實”問題22個、即知即改事項35項,領導干部的黨性原則、紀律意識和干事創業激情明顯增強。
突出特色,豐富載體,宣傳文化建設展現新面貌
一是持續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開發區網站、企業宣傳欄、《河口開發區》報等宣傳載體作用,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道德講堂”,深化四德工程建設,組織開展“四德榜”榜上有名評選、“我們的節日”、“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活動,有效提升了干部職工的道德修養。二是深化學習型機關建設。科學制定學習計劃,充分發揮黨工委中心組的示范帶頭作用,嚴格落實周五下午集中學習制度,引導黨員干部優化知識結構,提升履職能力。三是宣傳報道成效顯著。在《大眾日報》、《東營日報》等報刊發表稿件72篇,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開發區網等省級以上網站采用稿件1248篇,在東營電視臺、河口電視臺、河口電臺播報新聞84條,在黃河口網站、開發區網站發布各類信息380余條。四是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為契機,組織開展了第四屆“開發區杯”籃球賽、環湖健步走、演講比賽、廣場文化晚會等一系列文體活動,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生活,展示了開發區良好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