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開發區全力打造新興材料發展集群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4-22 點擊:次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建設“開放、活力、高效、發展”的示范開發區為目標,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朝著打造國內不可或缺的戰略新興材料基地的目標而努力。目前,在已經形成的“光、石、智、服”產業優勢基礎上,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占領了晶體材料制高點,建成世界最大的單晶硅棒生產基地,并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單晶硅切片基地、中國最大的工業藍寶石生產基地。
轉型升級打造經濟增長極
“建設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集聚地、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先行區和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的新標志。”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定位要求,圍繞“產業發展集群化、產城融合一體化、城市功能高端化”,深入實施轉型升級工程,做大做強第二產業,做高做優第三產業,加快現代化生態化新城區建設,正在逐步展現出實力和魅力。
然而,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產業難以為繼,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調整與轉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13年,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出:要以拉伸主導產業鏈條為抓手,推動產業轉型。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和產品,確定了“光、石、智、服”的產業發展路徑,不斷讓技術優勢向集聚優勢擴展,不斷提升園區產業競爭力。
光,就是依托“世界最大的單晶硅棒生產基地”這一優勢,做全包括光伏發電工程設計、安裝、維護等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在內的產業鏈條,形成光伏產業聚集效應。在未來,要利用三到五年時間,做全包括光伏發電電池片生產、電池片組裝、光伏發電工程設計、安裝、維護等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在內的產業鏈條,形成光伏產業聚群效應,讓太陽之光照亮全世界,把開發區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單晶硅切片及光伏組件基地。
石,就是圍繞建成“國內最大的工業藍寶石晶棒生產基地”這一目標。發展藍寶石生產,要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將藍寶石由現有的原料生產延伸到LED、智能終端等衍生品方面,讓昔日的工業奢侈品變成大眾消費的生活品。目前,開發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浙江天通股份有限公司和臺灣佳晶公司。并加快關聯產業聚集,將藍寶石應用衍生向LED、智能終端、高級手表、首飾類等的產品發展,實施一批藍寶石深加工項目,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藍寶石晶棒生產基地。
智,就是依托“部分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這一優勢,引進發展工業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化的裝備制造示范項目,在裝備制造業的研發、設計、制造、營銷等全過程中開展智能軟件、智能機器人和智能網絡“三大應用”,利用技術創新手段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服,就是依托銀川市作為首府城市的區位優勢,推進信息、科技與文化融合再創新發展,打造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現代服務業,培育高產出、高效能的經濟聚合體。特別是以銀川iBi育成中心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其產業集群優勢已初步顯現。
三年來,銀川開發區將國家戰略性新興材料產業發展方向與寧夏電力供應充足的比較優勢和銀川首府城市環境要求相結合,找準了以單晶硅、工業藍寶石為基礎的晶體材料主攻方向,加快了產業聚集。
建成國內不可或缺的晶體材料基地
材料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近年來,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定不移地把戰略新興材料作為推動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重點來抓,以單晶硅、工業藍寶石作為突破口,發展新材料產業。寧夏作為中國第一個實現光伏全產業鏈的省區,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功不可沒。
在單晶硅市場普遍低迷的形勢下,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支持隆基硅公司捕捉機遇,迅速占領市場,奠定了目前該公司單晶硅棒在國際、國內單晶硅行業的龍頭地位。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領導帶隊赴西安敲定總投資30億元的單晶硅棒及切片項目,將形成年產3GW單晶硅棒和3GW單晶硅切片的生產能力。
在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單晶硅棒生產基地的基礎上,銀川開發區將建成世界最大的單晶硅切片生產基地。2015年開始引進建設的電子級單晶硅、半導體材料項目,確保開發區在硅材料的規模、技術上始終保持在國際、國內一流水平。
截至目前,銀川開發區已擁有光伏材料企業14家。特別是以銀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寧夏銀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為依托,2015年單晶硅棒生產能力達15000噸,成為世界最大的單晶硅棒生產基地。今年,銀川開發區在現有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在建項目投產達效;同時,加快隆基硅3GW切片,銀和新能源大尺寸半導體碳化硅等大項目建設。
與光伏產業同樣耀眼的還有工業藍寶石。作為一種重要的晶體材料,已被廣泛地應用于科學技術、國防與民用工業的許多領域。藍寶石晶體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能、機械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在民用領域廣泛應用于半導體照明行業,如新一代LED光源,能使發光效率提高近10倍,壽命是傳統燈具的20倍以上,兼有綠色、環保等優點。目前世界各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制定LED技術與產業發展計劃,如永不磨損手表蒙、照相機外護鏡頭、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照明、手機顯示器的背光源。特別是在蘋果等高端手機逐步使用藍寶石面板的示范效應下,其他消費電子產品巨頭有望更多使用藍寶石材料。僅根據LED襯底和消費電子需求,預計到2018年,全球藍寶石材料市場平均每年復合增長速度達到57%。
為此,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緊盯目前增長潛力最大、發展空間最廣闊的工業藍寶石產業,先后引進了臺灣佳晶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共安裝長晶爐700臺,達產后藍寶石晶體晶棒年生產能力達到1500噸。屆時,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工業藍寶石晶體晶棒生產基地。
今年,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推進藍寶石生產企業達產達效,完善長晶、掏棒、切片、研磨、拋光等工藝流程;積極籌備二期項目設備采購、安裝,盡早投產,形成規模化生產。繼續加大項目招商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藍寶石晶體行業領軍企業及其下游的各類LED照明、消費電子產品、飾品等衍生品企業到銀川開發區投資發展,進一步拓展藍寶石晶體產業鏈空間,形成聚集效應。
項目支撐建設增速
去年,浙江天通公司投資5.46億元建設的工業藍寶石生產項目,已完成110臺長晶爐的安裝并投產,年內完成240臺長晶爐的全部安裝,成功生產出200公斤級國內單晶重量最大的工業藍寶石。
晶明科技公司投資2.5億元建設的年產5000噸高純氧化鋁項目,已于去年8月底投產;東夢科技公司投資2.3億元建設的3000噸太陽能級多晶硅及1000噸晶硅方棒項目等一批投資規模大,拉動能力強,附加值高的超億、超10億元大項目搶灘落地,讓新興晶體材料產業鏈條在銀川經濟開發區這片土地上變粗變寬,迅速集聚成為可能。
今年,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實施年產3GW單晶硅片建設項目全面開工,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年產單晶硅片6.3億片、年產單晶硅棒12525噸。不僅有利于充分把握全球光伏市場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強化母公司作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單晶硅片制造上的戰略地位,同時,可更好地拉動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經濟發展,對擴大園區經濟增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4月12日,寧夏銀和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30億元,一期項目投資15億元的年產360萬片8英寸半導體級單晶硅片及年產120萬片12英寸半導體級單晶硅片項目開工奠基。該項目全面建成后可以填補國內大硅片生產空白……
“打造了一批優勢產業、涌現了一批優勢企業、積累了一批領先技術、形成了一批有效投入”,業界用“四個一批”勾勒出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尋常的軌跡。目前,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聚集了隆基、天通、佳晶、銀和新能源、晶明科技等企業,已經成為國內不可或缺的戰略新興材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