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經開區:接軌沿海促發展 培育工業新動能
來源:未知 日期:2018-09-30 點擊:次
秋風涼爽,正是收獲的季節,而位于獨山縣城北面的經開區,產業園遍地開花,標準廠房整齊劃一,機器轟鳴不絕于耳,工人往來忙碌不已……一座百業正興的產業新區正在崛起。
筑巢引鳳 架起新型產業大格局
2010年,為提升獨山產業發展水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引導產業集約發展,開創新型工業化產業新模式,獨山積極規劃籌建經開區,經過縣委、縣政府的不懈努力,2012年1月,麻萬鎮獲省政府批準設立為省級經濟開發區,自此,獨山經開區應運而生。
2013年2月,為解決人員專班組建難的問題,經開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創新“區鎮合一”運行機制,真正實現了“區鎮合一、以區為主、兩塊牌子、一套人員”合署辦公模式。
園區自成立以來,圍繞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保稅物流聚集區等目標,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推行“園中園”模式,科技園、電子產業園、香港產業園、拉林產業園、機電產業園等相繼形成,建環境、引資來、搶服務,獨山經開區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提供了一個發展壯大的沃土,打造產業集群發展新高地。
五年來,經開區以大格局規劃產業發展模式,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通過培育現代商貿物流、紡織服裝、生產性服務業等特色優勢產業,晶科光電、標準電機、金利達、創建玻璃、ITO靶材、力順機械、豐達軸承等一批新興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創客大廈、商務中心、劍橋皇家、山水豪庭、獨山國際汽車建材城等基礎配套正在加快建設、競相投用,“六大”產業格局基本成型。
銳意改革 內陸開放型經濟結碩果
走進創建節能玻璃(貴州)有限公司的廠房,機器轟鳴,工人忙碌,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落戶獨山經開區,我們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作為港企,經開區所建設的香港產業園是我們理想的發展之地,此外,獨山經開區對企業的服務也十分周到,從電力供應、資金、場地、廠房建設以及人力資源的招聘等,都得到了極大的幫助,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讓我們安心、放心在這里發展。”創建節能玻璃(貴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昶說道。
2016年,創建節能玻璃有限公司落戶在了獨山經開區香港產業園,經過2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一個擁有130余名職工,年生產值達兩億元的企業。在香港產業園區內,該公司只是經開區大家庭的其中一員,標準電機、創建玻璃、西格瑪納米材料、建溢機器人、德智科技、精密軸枝等37家港資企業陸續落戶產業園并相繼投產,在經開區香港產業園這個安全舒適的溫床里,不斷成長、壯大。
香港產業園是獨山經開區搶抓“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契機,為承接粵港澳產業轉移所建設的產業園,核心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總投資500億元以上。
通過加大外資招引力度,充分發揮園區區域優勢、產業優勢和香港建溢集團在資金、資源、技術、管理上的優勢合作,目前已成為貴州港資企業最多最大的聚集地,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
近年來,獨山經開區經過實踐和探索,面對“珠三角、兩廣”等區域的產業轉移,積極采取國際合作、區域合作、協會商會引領合作、PPP、融資代建、股份合作、借資扶持中小企業、補助搬遷企業、成立產業發展基金等多樣化模式,助推產業轉移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2017年,全區工業總產值172億元,其中園區轉移合作投產企業178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27億元,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凸顯。
創新服務 園企和諧共建典范基地
2018年2月,一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榮譽花落獨山經開區,讓這個原本就熠熠生輝的園區再添一彩,而獲得榮譽的秘訣,是經開區一直以來對企業的全力服務和對營商環境的大力建設。
如今,隨著獨山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加大,落戶、入駐獨山的企業也越來越多,為給企業提供最便捷快速的優質服務,經開區積極開展營商環境轉型“五一”提升,按照“三集中三到位”、“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要求,經開區積極設立部門窗口辦公區域,通過采取“簡、并、轉、調”方式,優化規范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流程,突出“互聯網+商務服務”,實施網上辦事辦結,開展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改革,全面推進市場主體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推進“多證合一”。
此外,為讓企業進一步快速發展、壯大,經開區在財政支持、人才保障、公共服務及平臺建設等方面積極加大保障措施力度,圍繞區域經濟特色和產業發展優勢,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政策資金扶持,加大對重點發展領域、具有較好發展潛力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企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同時,大力引導技術人才、研發機構、社會資金、技術成果等社會資源迅速集聚,建設高效的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共享、完善行業創新資源,成為企業茁壯成長的堅強后盾。
自經開區成立以來,先后獲批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省級“區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省級南部保稅商貿物流集聚區、省級綜合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區等稱號。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7.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89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8.1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6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4.02億美元,其中2017年進出口總額1.76億美元,占黔南州進出口總額的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