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經濟開發區:一家三口的黨員戰“疫”突擊隊
北海經濟開發區:一家三口的黨員戰“疫”突擊隊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2-20 點擊:次
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連日來,北海經濟開發區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攻克時艱。在抗“疫”隊伍里,有這么一家人,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身份,身處不同的崗位,卻有著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有著共同的行為——“面對疫情,逆行向前”,他們就是居民孫樹文、孫家豪一家。
233省道測溫點位于進入北海轄區內最重要交通路口,也是車流量、人流量最大的一個路口。這里由交通、交警、公安等部門執勤執法人員以及馬山子鎮政府工作人員聯合值守,他們負責對過往車輛進行登記,對駕乘人員測試體溫,對外來有關車輛進行勸返。在這里,值守人員直面未知人群,是北海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一個帳篷,幾把椅子,幾張桌子,在如此簡易及惡劣環境下,有一個穿著“紅馬夾”跑前跑后給行人登記的工作人員格外顯眼。
“大學生志愿者叫孫家豪,大三,來好幾天了,每天都過來幫忙,有眼力勁,自己找活干。”工作人員介紹:“人家是山東科技大學的,放寒假了,過來幫忙,現在主要負責給駕乘人員登記,發放明白紙、宣傳頁,以及協助行人填登記表格。”
當別人問起為什么不在家學習,跑來當志愿者挨凍受餓時,孫家豪表示:“我爸媽現在也在防控疫情一線工作,幾乎沒空回家。現在抗疫一線工作人員比較辛苦,人手也不夠,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就想替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活。與他們肩并肩、共戰疫情,感覺挺有意義的。”話語很質樸,信息量卻很大,他們一家三口都在疫情防控一線。這個一家三口組成的黨員“突擊隊”,在抗擊疫情的路上形成了一道父子齊上陣、伉儷戰“疫”情的亮麗風景線。
孫家豪的父親孫樹文也是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主要負責玉泰花園監督摸排工作,最近,因為工作需要又被安排到科技孵化器防護組。其母親在馬山子鎮工作,自疫情發生以來更是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面對的都是父老鄉親。看到父母都在一線工作,孫家豪主動“請戰”,讓父親孫樹文聯系交通聯防專班負責人,申請到北海抗疫工作的最前沿,開展志愿服務。對于孩子的請求,孫樹文夫婦也很擔心,畢竟孩子沒有走上社會,不懂得保護自己。
對于疫情期間兒子在路口當志愿者,孫樹文表示:“對于他主動申請到一線參加志愿服務,我們感到很欣慰,也都很支持,我們都為他的成長感到很自豪。但是,當爹媽的其實一點都不放心啊,他媽媽天天打電話叮囑他。”
雖然都在疫情防控一線,一家三口人,卻分在三個崗位,一個在路口,一個在鎮上,一個在園區,幾天難見一次面,吃團圓飯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的是一家人在電話、微信互相關心、互相問候。
孫樹文介紹,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他所在的科技孵化器本身就是疫情防控前沿,現在引進復產企業有四家,其中三家已經生產,一直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員不需要隔離,新復工的人員必須按要求隔離。隔離點的每一個房間、樓道都安排了專人24小時盯崗服務,加上攝像頭的監控,做到了24小時雙保險。
少了一份團聚的溫馨,卻多了一份責任的堅守。他們舍“小團圓”保“大平安”組成的這個特別“突擊隊”,是北海經濟開發區疫情防控各個崗位上的小小縮影,是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奮戰一線的真實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