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區域經濟研究 >

范恒山:關于“十三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基本思路的思考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2-01 點擊: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重大的發展理念,促進協調發展特別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家也都知道,區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直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因此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也就一直成為了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面對著不斷拉大的地區差距,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央下決心推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戰略和方針政策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比較突出的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提出推進西部大開發;到2003年,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到2006年,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加上改革開放一直推行的使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即鼓勵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形成了我國促進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通常稱為“四大板塊”戰略。在這個戰略指導下,我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績,區域差距在一些方面開始縮小。
  
  但“四大板塊”戰略從地域空間上看,其劃分仍然是偏大的。比如說,西部大開發覆蓋的地域包括12個省份,所涉及到的國土達到全國總面積的70%以上。在這么大的區塊上實施好開發開放,我們需要做一些更為深入和具體的工作。所以,從“十一五”開始的近10年來,圍繞貫徹落實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以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為基本出發點,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區域規劃、政策、方案和指導性文件,推動四大板塊戰略貫徹實施進一步細化、實化和深化。正是有了這10年的努力,區域發展格局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
  
  革命性的轉變體現在多個方面,最重要的有兩點,其一,促進了我國區域增長格局的重大轉變,扭轉了長期以來東部地區發展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慢這一狀態。2007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首次超過東部;從2008年開始,中西部地區增長速度全面超過東部。在今天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環境下,這個勢頭仍然保持住了。其二,推動形成了一大批經濟極,它們成為了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主要支撐。一方面,在區域發展戰略的指導和推動下,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三大引擎進一步煥發活力,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培育了一批地處中西部的重要的增長極,如長株潭地區、武漢城市圈、鄱陽湖經濟區、皖江城市帶、成渝地區、廣西北部灣地區、關中天水地區、西咸地區等等。這些重要地區的發展,使我們有效抵御了世界嚴重的金融危機的侵擾,保障了中國經濟平衡向前發展。即便在今天,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經濟增長降到了6.9%,但這個增速在世界范圍看仍然是很高的。
  
  但是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面臨的問題仍然較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任務相當艱巨。盡管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區域差距在縮小,但在地區間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擁有財富水平、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關鍵指標上,區域差距并沒有實質性的縮?。幌喾矗幸恍┓矫孢€有所拉開。對于即將進入的“十三五”時期而言,促進協調區域發展的任務依然繁重。“十三五”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怎么走?如何鞏固我們已經取得的良好成果?對于這些問題,十八屆五中全會給我們指明了方向。關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五中全會《建議》強調,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這是未來5年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和奮斗方向。為此,我們要繼續貫徹和落實好“四大板塊”的區域發展總戰略,同時我們要貫徹落實好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在中央的直接推動下,這三大戰略已分別出臺了指導性文件和規劃,形成了頂層設計,實質性的推進工作也陸續展開。“十三五”期間的基本操作取向應當是,把促進發展與促進協調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發展作為協調發展的基礎,同時按照協調發展的思路和要求促進發展。
  
  我們認為,貫徹中央的要求,體現發展的取向,把四大板塊戰略和三大重大戰略實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突破,在路徑選擇上既要認真總結過去、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又要深入分析新的形勢、與時俱進采取新舉措。概括地說,要把握好如下五個方面:
  
  第一,堅持兩頭推進。這些年來,我們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的一個成功經驗就是“抓兩頭,帶中間”。一頭抓條件較好地區的率先開發、開放,加速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另一頭抓欠發展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跨越發展,采取特殊手段,解決其發展中面臨的特殊障礙,不斷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所謂堅持“兩頭”推進,除了繼續抓好新的增長點的培育和貧困地區的趕超外,以區域板塊而言,還要把握一個方面,就是一頭抓發展好的地區,一頭抓困難地區,根據各自實際設置不同的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并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發展較好的地區往往是支撐,是穩定大盤的基石,是旗幟不倒的保障。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在全國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等重要指標方面所占的比重很高;東部沿海地區排在前幾位的省更是如此,這個大盤穩住了,中國經濟就不會出大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所以這一塊一定要抓好。當前,東部增長速度不如中西部,但所體現的經濟總量卻遠遠大于中西部,因此我們要繼續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東部地區的率先發展,特別是繼續賦予其先行先試的政策,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和能動性。如國家在上海搞的自貿區試點,在擴展到天津、廣東和福建等地的基礎上,可以在一些發達地區擇機推廣。上海的試點已經進行了兩年時間了,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可以把它逐步推向整個長三角地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基礎,形成促進發展的正能量。與此同時,還要抓困難地區的脫困增力。當前,在四大板塊中間,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已滑出了合理區間,所以需要通過體制創新、結構調整和市場拓展,更進一步說要通過思想意識的革新和工作方式的轉變來推動這一地區重振雄風,實現第二次飛躍。在這方面,國家已經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舉措,在“十三五”期間,政策支持力度還會進一步增強。
  
  第二,強化紐帶支撐。要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發揮沿大江大河和沿海、沿重要交通干線的紐帶作用,形成縱向橫向經濟軸帶,促進區域互動,帶動全局發展。例如在沿江沿海方面,長江經濟帶有11個省區市,橫跨東中西。如果這個經濟帶發展起來了,就能有效促進長江黃金水道在促進資源要素流動、地區間優勢互補等方面的支撐紐帶作用,促進東中西地區的合作互動和協調發展,進而就能帶動中國經濟實現新的跨越;還有珠江西江經濟帶、淮河經濟帶等,也都能成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整體經濟跨越的重要紐帶。至于沿海地區,我們已經制訂了從北到南的一整套發展規劃,覆蓋了全部海岸線帶,把這些戰略規劃落實好,將不僅大大推動這些沿海地區率先發展,也將有力地促進內陸地區加快發展。
  
  第三,擴大統籌空間。努力擴大統籌資源配置的空間,以空間擴展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這方面,我們在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向縱深拓展,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更要下力氣繼續推進。先是從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到逐漸拓展到促進中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緊接著進一步推動從陸域開發走向海洋開發。“十一五”以來也是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跨越發展的時期。今天,海洋經濟總量已經占到GDP全國總量的9.4%。下一步要利用好已經開展的一些試點,貫徹好中央經略海洋的要求,拓展海洋發展的空間,特別是提升海洋產業發展的水準。再進一步,是從陸海走向空中。國家已在鄭州打造了全國第一個臨空經濟區,實施效果良好。下一步還要根據發展要求陸續建立一批臨空經濟區,從海洋拓展到空中,形成海陸空一體聯動。與此同時,還要在過去取得明顯成就的基礎上,推進區域合作,深化對外開放,特別是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造福世界的同時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發揮功能優勢。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主體功能區的思想,即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各地區的功能定位。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塑造“主體功能約束有效”的格局。要把優化空間格局、發揮區域功能優勢作為“十三五”時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在操作中,有兩點需要特別重視:其一,要立足于自身實際,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揮了比較優勢,也就凸顯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就能獲得比較效益;發揮了比較優勢,也就能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地區間的合理分工,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惡性競爭,進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總體效益。其二,不能脫離自身實際,盲目地去追求產業發展的“高精尖”。從產業發展看,目前無論是整體還是區域,第三產業發展都有較大空間,所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必要的。但現在很多地區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把第三產業的比重大小看作是產業結構是否高端化的標志,似乎第三產業比重越高越好,并且往往與西方特別是美國相比較。這是不對的。一則中國跟美國不一樣,美國有軍事經濟實力,可以依靠霸權在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例如,它可以不種糧食但能在世界其他地方弄到糧食吃。中國則不行,我們人口眾多,不搞霸權也不能搞霸權,所以要養活自己,還得自己種糧食。也就是說,中國不可能取消農業第一產業,相反,第一產業要保持一個較大的比重。二則所謂的產業結構提升,并不是說第三產業比重高了就提升了,而是要把各類產業做強、做精、做優。即農業應是往現代農業方面發展;工業是要做強高新技術產業,做強智能制造、精密制造、高端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第三產業是服務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第一、二產業是皮,第三產業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本末倒置。退一步說,某個地區可以脫離第一、二產業去發展第三產業,但全國則不能做,全國還是要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軸,特別是要把第二產業做強、做大、做優。所以區域協調發展一定要發揮主體功能的定位優勢,抓住優化開發、重點開發的機遇,發展壯大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做強做大實體經濟。
  
  第五,健全促進機制。歸根結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體系。這一制度體系能為不斷縮小區域差距、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日益均等化、增強經濟和其他方面關系的協調性提供激勵和保障。在這一制度體系建設中,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很重要。一個是經濟機制建設。我們要探索建立稀缺資源、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和補償機制,有效平衡輸出地與輸入地的利益關系。比如剛才談到的糧食問題,像黑龍江、河南都是主要糧食產區,產量都超過了1000億斤。類似這樣的一些地區,是全國人民的飯碗,為中國的糧食生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生產糧食與制造機器、發展高科技產業等相比,前者的附加值是很低的。所以必須建立起適宜的補償機制,使生產糧食的地區既積極承擔起國家交付的重任,又能夠實現跨越發展。我們要探索建立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比鄰地區和重點流域上下游地區之間建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制度體系。我們還要探索建立跨地區投資、產業轉移等重大事項的利益分享機制,促進區域間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良性互動。另一個就是法律法規建設。要依靠較為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打破地區封鎖,推進區域合作;打破區域壟斷,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打破市場分割,推動解決重復建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等頑疾。
  

 ?。ㄗ髡邽閲野l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


相關文章推薦:

主頁 > 新聞中心 > 區域經濟研究 >

范恒山:關于“十三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基本思路的思考

2016-02-01 來源:未知 點擊: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重大的發展理念,促進協調發展特別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家也都知道,區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直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因此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也就一直成為了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面對著不斷拉大的地區差距,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央下決心推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戰略和方針政策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比較突出的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提出推進西部大開發;到2003年,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到2006年,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加上改革開放一直推行的使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即鼓勵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形成了我國促進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通常稱為“四大板塊”戰略。在這個戰略指導下,我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績,區域差距在一些方面開始縮小。
  
  但“四大板塊”戰略從地域空間上看,其劃分仍然是偏大的。比如說,西部大開發覆蓋的地域包括12個省份,所涉及到的國土達到全國總面積的70%以上。在這么大的區塊上實施好開發開放,我們需要做一些更為深入和具體的工作。所以,從“十一五”開始的近10年來,圍繞貫徹落實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以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為基本出發點,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區域規劃、政策、方案和指導性文件,推動四大板塊戰略貫徹實施進一步細化、實化和深化。正是有了這10年的努力,區域發展格局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
  
  革命性的轉變體現在多個方面,最重要的有兩點,其一,促進了我國區域增長格局的重大轉變,扭轉了長期以來東部地區發展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慢這一狀態。2007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首次超過東部;從2008年開始,中西部地區增長速度全面超過東部。在今天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環境下,這個勢頭仍然保持住了。其二,推動形成了一大批經濟極,它們成為了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主要支撐。一方面,在區域發展戰略的指導和推動下,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三大引擎進一步煥發活力,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培育了一批地處中西部的重要的增長極,如長株潭地區、武漢城市圈、鄱陽湖經濟區、皖江城市帶、成渝地區、廣西北部灣地區、關中天水地區、西咸地區等等。這些重要地區的發展,使我們有效抵御了世界嚴重的金融危機的侵擾,保障了中國經濟平衡向前發展。即便在今天,經濟面臨著下行的壓力,經濟增長降到了6.9%,但這個增速在世界范圍看仍然是很高的。
  
  但是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面臨的問題仍然較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任務相當艱巨。盡管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區域差距在縮小,但在地區間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擁有財富水平、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關鍵指標上,區域差距并沒有實質性的縮小;相反,有一些方面還有所拉開。對于即將進入的“十三五”時期而言,促進協調區域發展的任務依然繁重。“十三五”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怎么走?如何鞏固我們已經取得的良好成果?對于這些問題,十八屆五中全會給我們指明了方向。關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五中全會《建議》強調,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這是未來5年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和奮斗方向。為此,我們要繼續貫徹和落實好“四大板塊”的區域發展總戰略,同時我們要貫徹落實好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三大區域發展戰略。在中央的直接推動下,這三大戰略已分別出臺了指導性文件和規劃,形成了頂層設計,實質性的推進工作也陸續展開。“十三五”期間的基本操作取向應當是,把促進發展與促進協調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發展作為協調發展的基礎,同時按照協調發展的思路和要求促進發展。
  
  我們認為,貫徹中央的要求,體現發展的取向,把四大板塊戰略和三大重大戰略實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突破,在路徑選擇上既要認真總結過去、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又要深入分析新的形勢、與時俱進采取新舉措。概括地說,要把握好如下五個方面:
  
  第一,堅持兩頭推進。這些年來,我們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的一個成功經驗就是“抓兩頭,帶中間”。一頭抓條件較好地區的率先開發、開放,加速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另一頭抓欠發展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跨越發展,采取特殊手段,解決其發展中面臨的特殊障礙,不斷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所謂堅持“兩頭”推進,除了繼續抓好新的增長點的培育和貧困地區的趕超外,以區域板塊而言,還要把握一個方面,就是一頭抓發展好的地區,一頭抓困難地區,根據各自實際設置不同的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并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發展較好的地區往往是支撐,是穩定大盤的基石,是旗幟不倒的保障。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在全國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等重要指標方面所占的比重很高;東部沿海地區排在前幾位的省更是如此,這個大盤穩住了,中國經濟就不會出大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所以這一塊一定要抓好。當前,東部增長速度不如中西部,但所體現的經濟總量卻遠遠大于中西部,因此我們要繼續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東部地區的率先發展,特別是繼續賦予其先行先試的政策,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和能動性。如國家在上海搞的自貿區試點,在擴展到天津、廣東和福建等地的基礎上,可以在一些發達地區擇機推廣。上海的試點已經進行了兩年時間了,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可以把它逐步推向整個長三角地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基礎,形成促進發展的正能量。與此同時,還要抓困難地區的脫困增力。當前,在四大板塊中間,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已滑出了合理區間,所以需要通過體制創新、結構調整和市場拓展,更進一步說要通過思想意識的革新和工作方式的轉變來推動這一地區重振雄風,實現第二次飛躍。在這方面,國家已經采取了一些重要的舉措,在“十三五”期間,政策支持力度還會進一步增強。
  
  第二,強化紐帶支撐。要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發揮沿大江大河和沿海、沿重要交通干線的紐帶作用,形成縱向橫向經濟軸帶,促進區域互動,帶動全局發展。例如在沿江沿海方面,長江經濟帶有11個省區市,橫跨東中西。如果這個經濟帶發展起來了,就能有效促進長江黃金水道在促進資源要素流動、地區間優勢互補等方面的支撐紐帶作用,促進東中西地區的合作互動和協調發展,進而就能帶動中國經濟實現新的跨越;還有珠江西江經濟帶、淮河經濟帶等,也都能成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整體經濟跨越的重要紐帶。至于沿海地區,我們已經制訂了從北到南的一整套發展規劃,覆蓋了全部海岸線帶,把這些戰略規劃落實好,將不僅大大推動這些沿海地區率先發展,也將有力地促進內陸地區加快發展。
  
  第三,擴大統籌空間。努力擴大統籌資源配置的空間,以空間擴展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這方面,我們在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向縱深拓展,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更要下力氣繼續推進。先是從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到逐漸拓展到促進中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緊接著進一步推動從陸域開發走向海洋開發。“十一五”以來也是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跨越發展的時期。今天,海洋經濟總量已經占到GDP全國總量的9.4%。下一步要利用好已經開展的一些試點,貫徹好中央經略海洋的要求,拓展海洋發展的空間,特別是提升海洋產業發展的水準。再進一步,是從陸海走向空中。國家已在鄭州打造了全國第一個臨空經濟區,實施效果良好。下一步還要根據發展要求陸續建立一批臨空經濟區,從海洋拓展到空中,形成海陸空一體聯動。與此同時,還要在過去取得明顯成就的基礎上,推進區域合作,深化對外開放,特別是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造福世界的同時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發揮功能優勢。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主體功能區的思想,即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各地區的功能定位。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塑造“主體功能約束有效”的格局。要把優化空間格局、發揮區域功能優勢作為“十三五”時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在操作中,有兩點需要特別重視:其一,要立足于自身實際,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發揮了比較優勢,也就凸顯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就能獲得比較效益;發揮了比較優勢,也就能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地區間的合理分工,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惡性競爭,進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總體效益。其二,不能脫離自身實際,盲目地去追求產業發展的“高精尖”。從產業發展看,目前無論是整體還是區域,第三產業發展都有較大空間,所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必要的。但現在很多地區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把第三產業的比重大小看作是產業結構是否高端化的標志,似乎第三產業比重越高越好,并且往往與西方特別是美國相比較。這是不對的。一則中國跟美國不一樣,美國有軍事經濟實力,可以依靠霸權在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例如,它可以不種糧食但能在世界其他地方弄到糧食吃。中國則不行,我們人口眾多,不搞霸權也不能搞霸權,所以要養活自己,還得自己種糧食。也就是說,中國不可能取消農業第一產業,相反,第一產業要保持一個較大的比重。二則所謂的產業結構提升,并不是說第三產業比重高了就提升了,而是要把各類產業做強、做精、做優。即農業應是往現代農業方面發展;工業是要做強高新技術產業,做強智能制造、精密制造、高端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第三產業是服務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第一、二產業是皮,第三產業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本末倒置。退一步說,某個地區可以脫離第一、二產業去發展第三產業,但全國則不能做,全國還是要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軸,特別是要把第二產業做強、做大、做優。所以區域協調發展一定要發揮主體功能的定位優勢,抓住優化開發、重點開發的機遇,發展壯大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做強做大實體經濟。
  
  第五,健全促進機制。歸根結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體系。這一制度體系能為不斷縮小區域差距、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日益均等化、增強經濟和其他方面關系的協調性提供激勵和保障。在這一制度體系建設中,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很重要。一個是經濟機制建設。我們要探索建立稀缺資源、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和補償機制,有效平衡輸出地與輸入地的利益關系。比如剛才談到的糧食問題,像黑龍江、河南都是主要糧食產區,產量都超過了1000億斤。類似這樣的一些地區,是全國人民的飯碗,為中國的糧食生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生產糧食與制造機器、發展高科技產業等相比,前者的附加值是很低的。所以必須建立起適宜的補償機制,使生產糧食的地區既積極承擔起國家交付的重任,又能夠實現跨越發展。我們要探索建立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比鄰地區和重點流域上下游地區之間建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制度體系。我們還要探索建立跨地區投資、產業轉移等重大事項的利益分享機制,促進區域間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良性互動。另一個就是法律法規建設。要依靠較為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打破地區封鎖,推進區域合作;打破區域壟斷,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打破市場分割,推動解決重復建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等頑疾。
  
  (作者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拍拍央视网出文|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欧美艳星nikki激情办公室|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轻点好疼好大好爽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 亚洲色拍拍噜噜噜最新网站| 丰满少妇呻吟高潮经历|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无套内谢老熟女| 亚洲欧美精品aaaaaa片| 伊人色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曰韩无码av一区二区免费| 丁香五香天堂网|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少妇张开双腿自慰流白奖|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性色欲网站人妻丰满中文久久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免费中文熟妇在线影片|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 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国产视频|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天天射寡妇射|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骚妇内射中岀黑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gl视频|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曰本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