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結構性分化 未來將形成新增長帶增長極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9-28 點擊:次
近年來,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和國內經濟轉型調整的影響,我國區域經濟分化加劇。區域經濟增長格局仍延續“西快東慢”格局,但東部回穩態勢明顯,西部三省和天津增長速度位列第一方陣。區域經濟總量格局繼續呈“東部過半、中西部小”態勢,且東部比重再度上升,中部持平,西部略有下滑,東北明顯下降。資源型、重工業大省受“去產能”沖擊十分明顯,部分資源型城市出現負增長。
那些經濟增速較低地區的共性是: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市場高度壟斷。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傳統動力弱化而新動力生成的轉換期,可以預計,重工業大省增速下滑,資源型城市出現負增長,這種趨勢可能會在一定時期持續;東部地區率先復蘇,部分省份新興產業已有了引領經濟發展的跡象。而“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戰略實施,將構建新的增長帶和增長極,未來有望形成“4+3”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和國內經濟轉型調整的影響,中國區域經濟分化加劇。一些結構調整步伐快、新經濟發展好、民營經濟活躍、產業競爭優勢強的省份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一些重工業、資源型產品比重較高,產業結構單一的省份下行壓力加大。尤其是東北和少數中西部省份經濟持續下滑,人才、資金等要素資源從困難地區流出較多。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遇到了什么困難和挑戰?未來幾年將向何種格局和走勢演變?本文擬就此進行剖析。
1.區域經濟增長格局仍延續“西快東慢”格局,但東部回穩態勢明顯,西部三省和天津增長速度最快
截至2016年6月末,從四大板塊看,與2015年末相比,東部地區GDP增速上升1.1個百分點,呈現明顯的企穩回升態勢。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仍高于東部但差距收窄,分別僅超出0.2和0.4個百分點(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劃分方法,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省份,西部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12個省市自治區,東北包括遼寧、黑龍江、吉林3個省份)。其中,天津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增速處于東部地區領先水平。福建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3%,外貿出口實現逆勢增長,月出口值連續3個月同比、環比“雙增長”。上海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三產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中西部地區經濟基本平穩。重慶、西藏、貴州三省市仍居第一增長方陣。其中,重慶已經連續十個季度列全國省市增速首位。這三個省份經濟發展起步低是一個客觀原因,但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投入的帶動,以及新型業態布局下產業的升級和結構的優化(重慶GDP的增長主要來自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其中,房地產行業回暖起到了重要作用。貴州主要受益于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和外貿回暖);除云南(6.6%)外,西部地區其他省市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7%)。除山西(3.4%)外,中部地區其他省市增速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東北經濟塌陷現象十分嚴重。2016年上半年,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投資分別下降了1.5%和32%,財政收入同比下降8%。其中,遼寧增速已連續六個季度列全國最后一位,顯示資源大省受能源價格下行和重工業衰退因素影響較為嚴重。對比2005年以來我國四大板塊經濟增速,可以清晰看出2012年之后東北地區急劇下滑,而中西部降幅收窄,東部2013年少量反彈后又出現小幅下降。
各省市增速排序變化較大。與2015年末相比,升位省份12個,海南升幅最大,上升12位,增加了0.3個百分點;降位省份8個,云南降幅最大,下降了18位,下滑2.1個百分點;位次未變省份6個,黑龍江、山西、遼寧三省繼續墊底。
2.區域經濟總量格局繼續呈“東部過半、中西部小”態勢,且東部比重再度上升,中部持平,西部略有下滑,東北明顯下降
從近十年數據分析,東部地區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2015年逆轉2007年以來持續下滑的態勢,從2014年的51.16%增至2016年6月的54.02%;中部地區呈穩步上升態勢,2016年6月較2005年上升了1.4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則在多年持續上升之后,延續2015年的小幅下降態勢,2016年上半年較2015年底下降1.3個百分點;即使在“振興東北”的政策扶持之下,東北地區經濟下行仍十分明顯,經濟總量占比呈逐年萎縮趨勢,較十年前下降了1.69個百分點。
天津、重慶GDP總量排序在各省市中上升位次最多,內蒙古、廣西、云南下滑最快。上半年,廣東、江蘇、山東實現了3萬億元以上經濟總量,穩列第一梯隊。經濟總量介于3萬億—1萬億元之間的有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遼寧、福建、北京、安徽11省區市。與2015年末相比,河北、遼寧、福建各上移1位,上海后移2位,四川后移1位,其余排序未變。
經濟總量介于1萬億-5000億元的有天津、陜西、重慶、江西、內蒙古、廣西、云南、山西、黑龍江、吉林10省市。其中,天津較上年末位次上升4位,重慶上升3位,而內蒙古、廣西均下滑3位,云南下滑2位。經濟總量低于5000億元的有貴州、新疆、甘肅、海南、寧夏、青海、西藏7省區,排序較上年末無變化。
區域人均GDP的差異倍數進一步擴大。2015年末,天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人均GDP列全國前五位。其中,天津、北京、上海均已超十萬元。福建、廣東、遼寧、山東、重慶、吉林、湖北人均GDP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2萬元),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而人均GDP低于全國平均的省市則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上游、長江中上游和珠江中上游三大區,均屬中西部地區。我國區域人均GDP的最大最小比值為4.13倍(天津:甘肅),較2014年擴大0.15個百分點。這表明不僅是不同產業的生產率存在區域差異,更重要的是區域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存在巨大差異。
3.資源型、重工業大省受“去產能”沖擊十分明顯,部分資源型城市出現負增長
2016年上半年,共有吉林、甘肅、陜西、遼寧、新疆、黑龍江、山西等11個資源大省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為負。這些地區的利潤增速下降,主要與其依賴的一些行業利潤大降有關。比如,今年1-6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下降38.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由盈利轉為虧損。
同時,從可查到數據的280個地級以上城市來看,2016年上半年GDP增長為負的有21個。
這些負增長的城市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資源型或資源粗加工城市。朔州、陽泉、榆林、渭南、雞西、烏海、鐵嶺、阜新、臨汾、銅川、吐魯番都是以煤炭為經濟支柱,大慶、錦州和東營的經濟支柱主要是石油(德州靠近東營,主要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葫蘆島主要是煉油、鞍山是鋼鐵、嘉峪關是初級的鐵合金冶煉、金昌市是有色金屬。
一般來說,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各個地區的差異也就是增長快慢的問題,但現在中國經濟減速,就拉開如此大的差距,這是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資源型城市密集出現負增長,主要就是這一輪“去產能”沖擊的結果。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同時產業結構升級,創新驅動取代投資拉動,大規模的“鐵公基”(鐵路、公路、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減速了,對煤炭鋼鐵這些資源型產品的需求下降,簡單的資源開采和粗加工的產業結構就難以維持。這種趨勢可能會較長時期的持續下去。
1.重工業大省增速下滑,資源型城市出現負增長,這種趨勢可能會在一定時期持續
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傳統動力弱化而新動力生成的轉換期,外需疲軟、內需回落、房地產調整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對區域發展帶來了新挑戰。國家整體投資增速放緩,導致了以工業化中期階段為主的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產能過剩十分嚴重,尤其是東北地區壓力更為突出。
東北經濟素以煤油裝備等重工業為主,在經濟景氣時期,特別是2008年底“4萬億”刺激政策以后,重工業過剩產能不僅沒有及時調整,反而進行新一輪擴張,導致在本輪下行調整中,出現產能利用率低、債務費用高企、營運資金緊張等困難局面。2015年,遼寧、吉林和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分別下滑38%、16%和58%,虧損企業數量大幅增加。省會城市平均失業率已經達到7%,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3個百分點。
在市場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東北地區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等優勢傳統產業增速明顯回落,企業開工率不足,而汽車、農產品加工業、林木加工業等產業增速也出現放緩趨勢。從所有制看,優勢傳統產業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國有企業,民營經濟介入力量不夠,難以有效激發市場活力,致使行業創新力不足。無論是從區域層面還是從城市層面看,東北地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依靠少數幾家大型企業,缺少產業多樣化的活力和體制基因。
河北、山西的情況與東北地區較為類似。長期以來,山西形成了煤炭、化工、鋼鐵、水泥等主導產業,這些產業占山西經濟規模80%以上。河北則形成了以鋼鐵、水泥、玻璃等為代表的傳統優勢產業,如今這些產業也是產能壓減的主要對象。云南則自2015年以來,受煙草、房地產、水電等支柱行業下滑因素影響,經濟增長明顯降速,2016年上半年僅為6.6%,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綜合來看,這些經濟增速較低地區的共性是: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市場高度壟斷。相比沿海省份,中西部、東北資源型大省的產業結構多元化和所有制結構多元化的程度都較低,而且兩者之間有一定的正相關性,使其承受宏觀經濟沖擊和波動的能力極差。在全國宏觀經濟形勢整體向好時,上述地區尚能夠迅速發展,然而一旦出現下行沖擊,地區單一經濟結構弊端馬上顯現,短期內難以實現復蘇增長。
2.東部地區率先復蘇,部分省份新興產業已有了引領經濟發展的跡象
1978-2007年,我國區域經濟增速一直呈現“東高西低”格局,東部地區GDP增速始終領先中、西部地區,是國家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08年開始,中、西部增速不斷間或超過東部。而自2010年二季度起,長期形成的“東快西慢”區域增長格局被徹底打破,中、西部經濟增速開始持續高于東部,發展為“西高東低”格局。與2009年那一輪經濟復蘇不同,當時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外貿大幅下滑影響,東部地區增速最先下降,相比全國其他地區更加滯后。而在這一輪經濟下行中,2012年開始東部地區呈現緩慢的企穩態勢,領先于全國其他地區復蘇。
其復蘇動力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推動再工業化,布局先進制造業。
與資源型大省的遭遇不同,大部分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比較高的省份,產業集中在下游領域。如安徽(18.2%)、重慶(17.2%)、廣西(16.9%)、福建(16.6%)、廣東(16.3%)、浙江(14.3%)等。目前安徽、廣東的產業結構中家電比重較大,重慶的汽車比重較大,浙江則是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較大。這些省份新興產業已有了引領經濟發展的跡象。
2016年上半年,東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快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0.4個百分點。廣東地區制造業規模以上增加值增速為7.5%,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7個百分點,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江蘇、浙江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7.2%、8.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8和2個百分點。
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在傳統產業轉移、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積極布局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裝備、精品鋼材等先進制造業,如今效應已逐步顯現。上半年,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607.12億元,同比增長15.7%;優勢傳統工業技術改造投資492.87億元,同比增長33.0%;家具制造、建筑材料、金屬制品業技改投資最為活躍,分別增長74.8%、42.5%和54.5%。
第二,民間投資活躍,民營經濟表現出較強活力。
2016年上半年江蘇民營工業增速達10.3%;廣東民間投資增長19.6%,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對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90%,除了房地產領域較為活躍外,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都是民間投資的重要領域。與民間投資活躍對應的是,民營經濟表現出較強的活力。廣東規模以上民營工業表現出較強活力,同比增長13.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高7.1個百分點。
第三,房地產業開始復蘇。
2015年,無論是全國層面還是地區層面,商品房新開工面積處于負增長區間(其中全國同比增速為-15.98%,東部為-17.7%,中部為-12.56%,西部為-16.14%),但進入2016 年,全國、東部和中部地區新開工面積增速便開始“由負轉正”,2016年1月,分別為13.66%(全國)、18.80%(東部)、19.55%(中部),西部雖然還在下降,但降幅縮小至-3.04%。此后,全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均保持了不斷上升的勢頭,其中東部上漲最快,月均同比增速達到了22.09%,中部次之,為21.52%,西部為3.04%。
總體來看,在經濟下行期,部分省份和城市依靠創新驅動和政策支持,仍保持了較高速增長。以“科技創新+金融創新”,加之高端制造業、智能制造業為代表的一批城市牢牢占據了發展的排頭兵。例如,2016年上半年,下列城市實現了10%以上的增長:廈門,15.23%;福州,13.6%;深圳,14.02%;杭州,11.61%;重慶,10.54%;長沙,10.41%;海口,10.38%。而以組建“八大投”投融資平臺為代表(2002年,重慶市長牽頭整合各類分散的政府資源,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重慶“八大投”,即重慶城投公司、高發公司、高投公司、地產集團、建投公司、開投公司、水務控股和水投公司。“八大投”由重慶政府擁有,授權經營,目前已經成為重慶市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公共領域重大項目主要的投融資平臺),重慶建立了完整的政府主導的新型投融資體系,推動PPP項目融資模式的落地。
3.“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戰略實施,將構建新的增長帶和增長極,未來形成“4+3”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隨著國家新三大區域戰略和諸多區域規劃的頒布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地區”對國內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引領作用將進一步凸顯。通過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打造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經濟走廊,推進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擴大內陸邊疆地區開放;以循環產業和生態產業為主導,探索構建長江經濟生態產業示范帶,推進長三角地區生態產業梯度轉移,使長三角地區對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
總之,區域改革探索將覆蓋方方面面,并逐步形成縱橫結合的“4+3”區域發展新格局。
2016年上半年各省市GDP增速
同比增速 同比增速
同比增速
東部 | GDP | 中部 | GDP | 西部 |
GDP
同比增速 |
天津 | 9.20 | 江西 | 9.10 | 重慶 | 10.60 |
山東 | 7.30 | 安徽 | 8.60 | 貴州 | 10.50 |
北京 | 6.70 | 湖北 | 8.20 | 四川 | 7.50 |
河北 | 6.60 | 河南 | 8.00 | 廣西 | 7.20 |
江蘇 | 8.20 | 湖南 | 7.60 | 云南 | 6.60 |
浙江 | 7.70 | 山西 | 3.40 | 西藏 | 10.60 |
上海 | 6.70 | 中部地區 | 7.80 | 青海 | 8.30 |
福建 | 8.30 | 新疆 | 8.00 | ||
海南 | 8.10 | 東北 | GDP | 寧夏 | 7.90 |
廣東 | 7.40 | 吉林 | 6.70 | 甘肅 | 7.80 |
東部地區 | 7.60 | 黑龍江 | 5.70 | 陜西 | 7.20 |
遼寧 | -1.00 | 內蒙古 | 7.10 | ||
東北地區 | 2.20 | 西部地區 | 8.0 |
資料來源:WIND數據庫,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整理。東、中、西、東北地區根據各省市GDP數據匯總計算。東部又可細化為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西部又可細化為大西南、大西北地區。
2005-2016年上半年
四大板塊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
占全國比重 占全國比重 占全國比重
年份 | 東部地區生產總值 | 中部地區生產總值 | 西部地區生產總值 |
東北地區生產總值
占全國比重 |
2005 | 55.49% | 18.78% | 17.11% | 8.62% |
2006 | 55.50% | 18.67% | 17.33% | 8.50% |
2007 | 55.06% | 18.94% | 17.58% | 8.42% |
2008 | 54.13% | 19.21% | 18.14% | 8.52% |
2009 | 53.84% | 19.32% | 18.33% | 8.51% |
2010 | 53.09% | 19.70% | 18.63% | 8.58% |
2011 | 52.04% | 20.04% | 19.22% | 8.70% |
2012 | 51.32% | 20.17% | 19.76% | 8.76% |
2013 | 51.20% | 20.16% | 20.01% | 8.63% |
2014 | 51.16% | 20.26% | 20.18% | 8.40% |
2015 | 51.52% | 20.34% | 20.11% | 8.03% |
2016.06 | 54.02% | 20.23% | 18.82% | 6.93% |
資料來源:WIND數據庫,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整理,全國GDP為地區加總數。下同。
2016年上半年GDP負增長地級市
(據可查數據)
區域 | 地級市 |
山東: | 德州,-1.91%;東營,-2.2% |
遼寧: | 鞍山,-4.27%;錦州,-6.44%;本溪,-1.64%;葫蘆島,-0.53%;鐵嶺,-0.29%;阜新,-17% |
黑龍江: | 大慶,-14.01%;雞西市,-2.3% |
山西: | 臨汾,-0.88%;朔州,-6.07%;陽泉,-2.45% |
陜西: | 榆林,-11.21%;渭南,-1.55%;延安,-12.44%;銅川,-5.34% |
內蒙古: | 烏海市,-5.09% |
甘肅: | 嘉峪關市,-31%;金昌市,-11.79% |
新疆: | 吐魯番,-4.2% |